一、 檢查預習,指導寫字
師:同學們,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理想嗎?
生: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軍人,如果能當上特種兵就更棒了,那一定很神奇。
生:我想當舞蹈演員,我在電視上看到楊麗萍阿姨跳的孔雀舞,真是太令人羨慕了,我也想和她一樣。
師:你們的理想不但美好,而且遠大。這節(jié)課,周老師要送給大家一把神奇的鑰匙,它可以幫助你們打開理想之門。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2課,去尋找這把鑰匙。(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課前,大家預習了課文,文中有10個生字,其中6個一類字要求大家會寫。請翻開書,看看在這6個生字所組成的詞語中,如果讓你選擇一個詞報給大家聽寫,你會選擇哪個詞語?(指名報詞)
【點評】教者把聽寫詞語的選擇權交還給了學生,新穎別致,給學生一種陌生新鮮的感覺。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對這6個生字新詞必然要進行一番觀察、比較和遴選,從中挑選出自己認為最值得報給同學們聽寫的詞語。其實,這種選擇就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學習和鞏固。如此來聽寫詞語,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增強了聽寫詞語的趣味性。
(生分別報小販,專利權、自勉、迷戀、綱目、自謀生計,然后全班集體校對、訂正)
師:這些生字,不僅要寫正確,還要寫美觀。請你對照生字表,把你覺得寫得好的字,在下面畫上五角星。(生自評、師巡視)
師:剛才老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大家都沒有在“勉”字下面畫五角星??磥恚蠹叶加X得這個字比較難寫。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這個字,誰來說說寫“勉”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生:應該把“免”寫大一點,里面的“力”寫小一點。
生:“免”字的豎彎鉤要寫長一些,“力”字才能站得穩(wěn)。
師:關于這個豎彎鉤的寫法,老師這兒有一個口訣:“豎彎鉤,寬而平,‘力字靠里邊?!笨蠢蠋焷韺懸粚戇@個字。(師范寫,生再練,反饋)
【點評】雖為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但對于學生普遍認為不易寫好的“勉”字,教者能夠舍得花時間進行細致入微地指導,且教之有方。足以見得,教者尤為重視寫字教學,能夠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練好寫字這項“童子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打好基礎。
二、 把握中心,理清結構
師:這篇課文的課題是《滴水穿石的啟示》,那么,“滴水穿石”到底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畫出有關的語句。
生: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這就是“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
師:這是“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是這篇說明性課文所要說明的道理。(板書:說明道理)
師:作者是怎么把這個道理講清楚的呢?請大家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圈畫出相關的語句。(生默讀后交流)
生:作者在課文中舉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三位名人的例子。(板書:舉例說明)
師:課文除了舉三位名人的事例,還舉了什么例子?
生:還舉了雨水的例子。(板書:雨水)
師:你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看來作者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不僅舉了正面的事例,還舉了反面的事例,這樣就更有說服力了。還有要補充的么?
生:作者在一開始就寫了太極洞內,水滴滴穿石塊的奇觀,自然地引入滴水穿石的啟示。(板書:奇觀引入)
師:(指著板書)這篇說明文就是先用奇觀引入,接著舉例說明,最后說明道理,結構非常嚴謹、清楚。
【點評】“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葉圣陶語)這就意味著閱讀理解要從理清作者的思路入手,因為只有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學生才能循著思路正確理解作者對事物的真切認識,體驗作者所表達的真誠情感,領會作者寫文章的真實意圖。教者深諳此道,所以,在教學中,能夠用精當?shù)膯栴}驅動學生的思維,通過瀏覽、默讀、圈畫等方式,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進而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結構。
三、 品味語言,揣摩表達
師: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太極洞內的這個獨特的奇觀。(出示并指名讀)
生: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師:作者一開始就寫了“滴水穿石”這個奇觀,目的就是為了——引出自己的觀點。(板書:目標專一 持之以恒)
師:你能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嗎?(指導朗讀)
師:如果大自然的奇觀還不足以讓我們領會“滴水穿石”的精神,那么,課文的第3自然段又給我們舉了三個成功者的事例。自已讀一讀這三個事例,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他們都是一直在努力著,不斷地克服了困難。
生:他們都具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師:的確,他們都是靠著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戰(zhàn)勝了困難,取得了成功,都是緊緊圍繞“滴水穿石”的啟示來舉例說明的。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他們的職業(yè)不同有的是畫家,有的是醫(yī)生,有的是發(fā)明家。
生:他們的目標不同,李時珍是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愛迪生發(fā)明了很多東西,齊白石是要讓自己的繪畫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師:雖然他們的職業(yè)不同,目標不同,但都是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
生: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李時珍是古代的,愛迪生是近代的,齊白石是現(xiàn)代的。
生:他們有的是中國的,有的是外國的。
師:你們的發(fā)現(xiàn)都很了不起。同學們,李時珍出生在醫(yī)學世家,爸爸和爺爺都是醫(yī)生;愛迪生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后來一直都是靠自學;而齊白石則是在快五十歲的時候才專攻繪畫的。
生: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三個人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但是最終都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
師:是的,他們的起點不同。作者列舉了古今中外、三個行業(yè)的成功者的事例,就是為了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有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這也是說理性文章列舉事例的一大特點——選取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事例。
【點評】教者只用了“自已讀一讀這三個事例,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就開啟了學生的思維,自然而巧妙地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探尋、發(fā)現(xiàn)文本的秘妙,快樂地分享自己的收獲。如此教學,簡約靈動,給人的啟迪是——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就會演繹出精彩的課堂。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奧秘就在于:一是要有極具開放性的問題;二是要給以學生自由探究的時空;三是要讓學生體會到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快樂。
師:誰來讀一讀描寫李時珍的語句,大家仔細聽,認真想,這段話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生:先寫了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yī);接著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最后寫他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師:你的表達很有條理,如果能夠再簡潔一點,就更好了,誰愿意再來試試看?
生:先寫了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yī),接著寫他二十幾年不懈努力,最后寫他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出示:立志學醫(yī)——不懈努力——寫成巨著)
師:同學們概括得非常好。請同學們拿起筆,自學后面兩個事例,提煉事例中的關鍵詞或尋找文中詞語來概括事例內容,揣摩遣詞造句的獨特之處。
生:我對愛迪生故事的概括是:迷戀電學、孜孜不倦、千項發(fā)明。
師:你提煉了文中的關鍵詞,概括得準確、精煉。
(出示:愛迪生迷戀電學 孜孜不倦 千項發(fā)明)
生:我的概括前面兩個跟他是一樣的,第三個我寫的是“發(fā)明大王”。
師:你沒有用文中的詞語,而是用上了課外積累的詞語,同樣概括出了愛迪生一生偉大的成就。很好!
生:我對齊白石的故事是這樣概括的:揮毫作畫、堅持不懈、爐火純青。
師:老師跟你想的一樣,我們真是心有靈犀?。。ǔ鍪綪PT:齊白石揮毫作畫 堅持不懈 爐火純青)
【點評】從課文中提取關鍵詞語來概括事例內容,也是學生應練就的一項“童子功”。這里,為了培育學生的這項“童子功”,教者采用了扶放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親歷語文實踐的過程。對于李時珍的事例,教者扶得比較多,學生在教師的幫扶之下,讀文思考,嘗試概括,一步一步地逼近目標,獲得了一種語文實踐的經(jīng)驗。而對于愛迪生和齊白石這兩個事例,教者則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已經(jīng)獲得的語文實踐經(jīng)驗去閱讀,去思考,去提煉。如此教學,先扶后放,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乎兒童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
四、 比較寫法,遷移運用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四年級學習的《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課文嗎?回憶一下,想想這兩篇課文對李時珍的描寫有什么不同?(出示兩篇文章)
生:《李時珍夜宿古寺》寫得比較具體詳細,而這篇課
專家看課
文是比較簡略地介紹了李時珍的故事。
生:《李時珍夜宿古寺》中有很多對他的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而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卻沒有。
師:正如你們所說,說明性文章不必對人物的行為舉止進行細致刻畫,不必對人物的心理、語言進行具體描繪,只要敘事簡明準確,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這就是說明文在舉例說明時的特點。
【點評】通常情況下,語言文字的表達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用簡潔凝練的語言來概括事情的過程,這樣的表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種是用具體細膩的語言來描寫事情的經(jīng)過,這樣的表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教者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夠巧妙地運用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的《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敘事性課文,來讓學生比較兩篇課文對李時珍的描寫有什么不同。這一比較,學生一下子就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高度的概括性是說明性文章在列舉事例時的表達特點。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說明文列舉事例時要簡明準確這一特點,如果讓你再來寫一個事例,一定也不難。請同學們翻到第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回憶一下法布爾的故事,然后根據(jù)說明性文章的表達特點把它改寫成一個事例,添加到《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中去。(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后,指名交流)
生: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特別愛觀察昆蟲。有一次,父母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很著急,最后在田野里找到了他。原來他在田野里聽到了紡織娘的叫聲,很想看個究竟,就全神貫注在野外尋找了三天。還有一次,他在放鴨子的時候,為了撿貝殼和彩色石子,很晚才回家,父母都責罵他,說他是小傻瓜,捉小蟲子會中毒,可是還是無法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經(jīng)過很多年,最終寫成了《昆蟲記》。
師:你的介紹很有趣,但是說明文對故事的介紹要求的是簡明準確,不需要過于具體詳細,你愿意再試著說得更簡練一些嗎?
生: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特別愛觀察昆蟲,有一次,花了三天的時間在田野里找到了會唱歌的紡織娘,即使被父母責罵,可還是無法阻止他對昆蟲的癡迷,最終寫成了《昆蟲記》。
師:這一次,你對課文中介紹的兩個故事做了非常精煉的概括,真棒!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各種小蟲子非常著迷,他觀游魚、捉甲蟲、逮紡織娘……經(jīng)過幾十年的仔細觀察和研究,終于寫成了著名的《昆蟲記》。
師:“觀游魚、捉甲蟲、逮紡織娘”,這三個短語用得好,言簡意賅,讓聽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點評】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者高明之處還在于能夠再一次運用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的《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敘事性文章,讓學生把它改寫成一個事例,添加到《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中去。這樣的練筆設計,自然巧妙,落雪無痕,讓學生在實踐中對說明性文章的敘事特點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感悟。而這樣的練筆,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寫結合。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一起去欣賞了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奇觀,了解了課文中舉的事例,也感知了說明文列舉事例的特點,更被文中小水滴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動,讓我們再次讀一讀“滴水穿石”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總評】聽完周丹老師執(zhí)教的《滴水穿石的啟示》這一課,我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周老師具有很強的課程意識和生本意識,她用她的那雙語文的慧眼發(fā)掘了文本中的語文元素,并能夠巧妙地運用這些語文元素,為學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習文,練就一雙語文的慧眼。周老師的這堂課,帶給我們如下一些思考。
第一,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立足學生的實際,最大限度地調動兒童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第二,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關注語文的本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文本的例子作用,讓學生能夠透過文本這個獨特的語言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和感悟語言文字的表達秘妙,獲得語言文字的運用智慧。
第三,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注重課堂的細節(jié),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合理利用好這些細節(jié),耐心地啟發(fā)引導學生學語習文,因為教學是一種需要在細節(jié)上耐心又耐心的過程。
第四,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還得重視學習方法的習得,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能夠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打基礎。
(周丹,南京市建鄴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語文教研組長;潘文彬,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特級教師,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