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喜文
提起劉三大名,濱州老一輩人都知道。
為啥?劉三是數一數二的盜墓高手。
雖說挖先人祖墳是個折壽的行當,可在民國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笑貧不笑娼,當官的都忙著往自己的腰包里摟錢,作為平頭百姓,為了活計,誰又在乎折不折壽呢。
劉三有一拿手絕活,到一個墓地,來回逡巡幾圈,就知道哪個墳里有好東西,即使墳頭被鏟平丁,變成了光滑的大道,劉三也能第一時間嗅出味道,知道好東西埋在地下的啥地方。
劉三的鼻子比狼狗還靈哩。劉三盜墓,從來都是滿載而歸。
劉三還有一手絕活,就是盜洞打得好,能繞開巖層,筆直的一條道兒,直通主墓室。這活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打歪了,重復勞動,打得不好還有塌方的危險。行內有句話,盜洞打好了,就成功了一大半兒。馬虎不得。
相傳,劉三年輕時曾是一個當鋪的伙計,那時,不時有人拿來從棺材里挖出的東西換取銀兩,時間長了,劉三對從墓室挖出的東西敏感起來,以至于三天聞不到腐爛氣息,渾身上下不熨帖。后來,劉三干脆干起了盜墳掘墓的勾當。
劉三憑著一手絕活,生活過得著實有滋有味,蓋了大宅子,請了管家,娶了三房姨太太。
可姨太太的肚子就是不爭氣,直到劉三四十歲,三姨太才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心肝寶貝似的寵著。
兒子十二歲時,劉三基本不再盜墓了。整天守著兒子,享受天倫之樂。
誰也沒想到,災難來得悄無聲息。
那天,“盜友”李四鬼鬼祟祟找到劉三,說西郊老龍山發(fā)現了滿洲勇士鰲青的墓地。據濱州史料記載,鰲青是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的堂弟,生前功名顯赫,無奈英年早逝,葬在濱州。相傳,光陪葬的金銀珠寶就十幾車。幾十年來,盜墓賊翻遍了濱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沒找到鰲青的墓。原來在老龍山呀!好—個鰲青,真會選地方。
劉三聽說找到了鰲青墓,心里直癢癢,誰還怕錢多燒手呢?劉三二話不說,拎上工具就走。
劉三的兒子得到消息,非得鬧著跟劉三一起去。劉三的兒子嬌寵慣了,不讓去就翻跟斗打把勢,哭天抹淚,最后干脆賴在地上不起來,無奈,劉三只好讓他跟著。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劉三和李四等人終于打好了盜洞,晾了三天三宿,等里面的氧氣積蓄得差不多了,劉三一行人亮著火把,小心翼翼地進到了主墓室。
哇,盜了這么多年墓,劉三還是張大了嘴巴,墓室里的東西用琳瑯滿目來形容,一點兒不過。有成箱的金銀珠寶,大堆的古玩玉器,還有好幾只高可過人的大鼎……
爹,這是啥呀?劉三身后,一個稚嫩的童音響起。
劉三回頭,發(fā)現兒子不知啥時候悄無聲息地站在了自己身后。劉三氣哼哼地說,不是讓你在外面把風玩嗎?你咋進來了?
兒子沒理劉三,徑直走到一個箱子前,拿起一串珍珠項鏈,比比劃劃就戴在了自己脖子上。劉三劈手奪下,說,別亂動,不吉利。
兒子滿不在乎,扁扁嘴,蹦蹦跳跳地到別處去了。
爹,你來看,這還有一扇門!兒子說著,伸出小手推了幾下。
別動!劉三喊著,可一切都晚了,只見門上一塊巨石嘩啦一聲砸了下來,兒子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就被砸倒在地,血肉模糊。
此時,嘩啦啦,墓室頂部整個塌了下來,劉三離盜洞口最近。一個箭步,閃身躲進了洞里,回頭再看,整個墓室連同李四等人都淹沒在滾滾石流下。
頃刻間,老龍山整個下沉了二十幾米。
鰲青的墓設置了機關哪!
報應啊,真是報應??!氣喘吁吁爬到地面的劉三頓足捶胸,嚎啕大哭。一夜之間仿佛老了十歲。
回到家中,劉三越想越覺得難受,揮刀斬斷了自己左手小指,發(fā)誓再也不挖洞,再也不盜墓了……
劉三的悲傷還沒散盡,轉年,日本人的鐵蹄踏進了濱州。
各路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以一支叫“十三省”的義軍最猛。
十三省義軍在攻打芬城時需要先炸掉日本人的軍火庫。軍火庫有重兵把守,幾次強攻,損兵折將,傷亡慘重。這時,有人提議,挖地道。──把地道挖到敵人的軍火庫下面,出其不意,克敵制勝。
十三省義軍挖了幾天,不是挖偏了,就是挖到了巖層。
一籌莫展之際,有人想到了劉三。
曉之以理,動之以民族大義。
劉三一拍桌子說,俺一輩子沒干過一件靠譜的事兒,這回俺要看著這些狗娘養(yǎng)的上西天!
地道打通那天,劉三異常興奮,還喝了二兩白酒,十三省義軍跟著劉三魚貫進入地道,順利地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安裝好了炸藥,撤退的時候,卻不見了劉三。
指揮員派人回去尋找,卻發(fā)現地道被堵死了……
郊外,一處高聳的墳頭,墓碑上寫著:義士劉三之墓。
日本人投降后,每逢清明,來掃墓的人絡繹不絕。
選自《短小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