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金
梅花燈
□陳柳金
那位身家?guī)浊f的老板硬是被梅鶴老人用掃帚趕出門,村長梅宗心里氣憤,這老古董,一輩子就知道修族譜、扎花燈、喝米酒,眼球長了銹,看誰都不順眼。
梅鶴老人頗有長者風(fēng)范,這晚翻著族譜對院子里一群小腳丫說,我們梅州客家人從中原南遷而來,經(jīng)歷了幾次大遷徙,第一次是西晉末年,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亂”后,第三次是南宋王朝時期,第四次……過去先祖雖四處流蕩,但我們每個人都有“根”,這“根”就長在良心上!
最后一句梅鶴老人說得頗有力道,梅宗聽得一顫,但他卻撇著嘴,不開竅的老古董!小腳丫們踩著狗吠聲隱遁在夜色中,院里恢復(fù)了平靜,梅鶴老人又扎起了梅花燈。
梅宗悄悄進(jìn)了屋,掀開被子,那枕頭仍沒見著。一個小時后,爹打著哈欠入了房。半個小時后,如雷的鼾聲響起。梅宗又一次潛進(jìn)去,看到爹頭下墊著一個梅花枕。輕輕一摸,硬硬的,想抽出換上一個備好的枕頭,爹轉(zhuǎn)了個身,嘴里噴出濃烈的酒味。這老古董,睡前還喝米酒,醉過去就別醒來了!
梅宗早就估摸爹的枕是個值錢的古董,裹在外面的那層布繡著“喜鵲登梅圖”,至于里面,從沒見過。白天偷偷去找,總不見蹤影。晚上墊在爹頭下,誰也動不了歪心思。
沒辦法,近水解不了渴,只能汲遠(yuǎn)水。那年元宵,電視臺記者扛著攝像機(jī)在潁川村的陳氏圍龍祖屋拍一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節(jié)目。人們圍個水泄不通,上廳一盞華美碩大的梅花燈在梅鶴老人的唱喏聲中緩緩升起,攝像機(jī)和眾人的眼睛流光回轉(zhuǎn)。梅鶴老人講開了一個老掌故:上古洪荒,先祖拖家?guī)Э谳氜D(zhuǎn)南遷,跋山涉水途經(jīng)潁川村。疲累的先祖在一株老梅樹下歇息,剛好飛來喜鵲歡欣鳴唱。一先祖說,喜上眉梢,我們就在這里安家吧!眾人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便放下行李在潁川村開基肇業(yè)!
村里每有年輕人出村闖蕩,梅鶴老人必定要送他一盞小梅花燈,說,記著,先祖歷經(jīng)千辛萬苦開天辟地,梅花燈照著你闖出一條路來!在年輕人眼里,梅鶴老人是灑滿陽光的老古董。
節(jié)目播出后據(jù)說很轟動。那位幾千萬的饒老板就是懷著虔敬之心出現(xiàn)在梅鶴老人家門口的。他提著貴重禮品,說,老人家,你的梅花燈讓我大開眼界啊,這是民間藝術(shù)精品,幫我扎一個掛家里,讓子孫們永遠(yuǎn)銘記客家精神!梅鶴老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人別有用心。果然,饒老板曲里拐彎地說,我請人勘探過了,祖屋后面那座山富含稀土,開個礦轉(zhuǎn)眼就能變金山,一噸稀土賣三四十萬吶,一座山少說也有幾千噸稀土!開了礦,全村就得搬遷,窮山溝沒啥留戀的,我出一千萬在城郊建個移民村,你們就成半個城里人了!
饒老板知道,潁川村里的大事村長說了不算,得他老子點頭。梅宗也在旁邊攛掇,爹,山空著是一堆土,開發(fā)了就是一堆金!梅鶴老人吼道,你知道那土能長多少綠樹嗎?能蔭庇多少子孫嗎?那座山是我們的祖山,誰也別想動!
說著把饒老板的XO禮盒提到門外,饒老板沒挪步,說,生意不成情意在,你老人家就笑納吧!梅鶴老人火了,從門背攫出一把破掃帚猛趕。
梅鶴老人品咂著自釀米酒,說,什么XO,X是筷子,O是肉丸,狗日的,伸出銀筷子就想把咱潁川村的肉丸夾走,沒門!
幾年后,下游的凌江水庫加固擴(kuò)容,政府勒令地勢低洼的潁川村全村遷移。移民前,在外闖蕩的年輕人都回了村。那天凌晨卻突然傳出噩耗,梅鶴老人吃下一瓶安眠藥與世長辭!很快村民都涌進(jìn)了老人的院子。滿臉是淚的村長從爹頭下移出那個梅花枕,打開枕套,卻是兩本新修的族譜!紙上全是毛筆小楷: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村里哪位老人壽終正寢,享年多少,葬于祖山之南;哪家孩子出生,起名某某;某年哪家年輕人在深圳由打工仔發(fā)展成地產(chǎn)老板……
奠禮上,梅宗在靈位前斟了三杯XO,蠟燭猝然傾倒,杯里的酒全灑了。一村民說,你爹喜歡喝米酒!送葬隊伍排了幾里長,年輕人個個手提梅花燈,照亮了梅鶴老人去天堂的路……
(原載《南方農(nóng)村報》2014年5月17日 作者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