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蓉
摘 要:基礎英語作為師范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課,其對培養(yǎng)師范生綜合素質至關重要。但是由于目前師范院?;A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導致其重要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阻礙了復合型師范人才的培養(yǎng)。本文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人際關系和教育信息技術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為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師范生 師范院校 公共外語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c)-0153-01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的推進,公共英語教學越發(fā)成為師范生教育培養(yǎng)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針對目前師范生公共外語教學的現(xiàn)狀,即教材單一,模式古板;缺乏學習目標,積極性低下;班級偏大,課時少;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以及聽說能力差等現(xiàn)狀。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 轉變教學理念
從古自今,任何改革都是從思想上的轉變開始的,教學改革也不例外,想要從根本上改變師范院校外語教學現(xiàn)狀,首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目前的教學理念來看,是無法在大學期間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因此,為了培育出具有綜合英語運用能力的學生,校方應在課程設置時將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將學生置于主體位置,通過情景模擬等方式,讓學生處于真實、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 改善教學內容
師范院校的公共外語課程想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改善教學內容的是核心。我國各大師范院校在職業(yè)技能方面的課程設置各不相同,但最終目標都是要培養(yǎng)全技能、高素質的人才,讓他們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最大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然而,不同的工作崗位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的,例如,高中教師和小學教師對于英語水平的要求和標準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學校在設置專業(yè)課程以及公共課程時切實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能力和就業(yè)的需求,通過改善教學內容,讓所有的學生能夠獲得最多的收獲,在工作能夠學以致用,只有這樣,課程才會實現(xiàn)其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3 改善人際關系
3.1 培養(yǎng)教師個人的情感品質
教師個人的情感品質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情感起到感染和動力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要保持對學生的熱情和理解。面對一個班級的學生,應平等對待,絕不能因為與個人的關系遠近而區(qū)別對待。同樣地,面對不同程度班級學生,也不能因為整體成績差就疏于對此班級學生的管理和教學,這樣會妨礙長期教學效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除了對學生的愛和熱情,教師還需要對學生持有長久的理解。教師不能因學生一時的懈怠就對其否定或拋棄,面對偶爾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教師應嘗試從其他方面關心學生,找出原因并對其進行鼓勵。
3.2 構建和諧的師生情感關系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外語課堂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而言,學生喜歡具有親和力的、能夠與學生平等相處的教師。對教師而言,教師希望能夠與學生建立默契。首先,多年來固定形成的以教師為權威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具有自身性格特點,一般不太可能讓全班七八十個學生都對其非常滿意,只有靠教師長久的人格魅力的渲染,持久耐心地與學生溝通,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最后,過于頻繁地更換教師也不利于師生之間建立情感聯(lián)系。
3.3 注重學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也要注重學習者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如果學習者之間的情感是冷漠的、疏遠的,英語課堂上就很難使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得不到有效練習,就會妨礙學習效果。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之間彼此不熟悉,自然也談不上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由此教師成了關鍵人物,教師一定要協(xié)調好班級學生關系,組織一些活動促使學生之間盡快熟悉,另外還可以專門用一節(jié)課時間請學生談談他對其他同學的看法和評價。英語課堂是語言交流的場所,只有將英語課堂組織得親切溫暖,學生才會被這種氣氛感染,自然會激發(fā)出語言交流的愿望。
4 承認差異性,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智能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針對不同專業(yè)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開發(fā)、利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程資源,這是大學生公共英語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可以通過選修課的設置,集中培養(yǎng)具有相同智能優(yōu)勢的學生。建立多元形成性評價體系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大學生公共英語教學內容極其豐富和多樣化,教學過程也極其復雜,并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要強調評估主體多元化,評估內容多元化,評估方法多元化,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特別是學習過程中多元智能發(fā)展的評估和評判。因此,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觀察、收集學生日常學習的信息,整理、分析學生的能力、興趣、需求和認知水平,關注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內心發(fā)展,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情感及行為能力的評價。
5 基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在師范院校公共外語教學中使用,其原因有:其一,公共外語教學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歸納能力培養(yǎng)方式,強調學習和實踐運用過程,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學習模式;其二,任務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用中學,與師范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完全匹配。
師范院校在不斷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師范生為本的個性化教學任務。以師范生為本的個性化教學任務實施要點主要在于確定任務小組以及任務形式并且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任務評價體系。(1)任務小組。師范院校在進行公共外語教學的時候不僅要設置個人任務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還需要有相應的小組任務。(2)任務形式。在師范院校的公共外語課中可以選擇的教學任務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針對聽說讀寫不同能力的訓練都有不同的任務形式。例如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讓學生從句子填空開始訓練。(3)任務評價。師范院校的公共外語課的任務評價體系在評價方法上不能過于單一,而是要追求全面化和多樣化,從各個方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觀察學生是否真正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余明洋.英語教學中的改革創(chuàng)新思路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3] 程志華,鐘志斌.英語教學中進行英語思維訓練的一次嘗試[J].外語刊,199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