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梅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人本化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的踐行,閱讀教學則更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一時間,關乎教與學關系的研討已經成為當下閱讀教學的焦點問題。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常常因為無法確定以學定教的內容致使教學停留于不切實際的層面。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談談自己如何依照學情定“教”的。
聚焦核心內容,起點設在關鍵處
教師的藝術不是要傳授學生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的,而在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閱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在整個以學定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緊扣文本的重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意蘊的重點,與作者進行意識的深度對話,共同體驗感受文本精彩的世界。
如在教學《史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課時,教師緊緊抓住課文中描寫史馬遷內心感受的語句引導學生從文本人物的內心世界,說說自己從課文語言的內容感受到了司馬遷怎樣的內心世界?從“悲憤交加”感受司馬遷深受酷刑折磨后的悲愴和憤怒,從“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對比中感受司馬遷為繼承父親遺志、追求人生價值的高貴情操。在教學中,教師始終以學生認知能力和文本特質的認知為基礎,從課文中精選需要學生精讀、細讀的內容,引領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精心取舍、詳略分明的閱讀,讓學生在內容的感悟理解、價值意蘊的熏陶感染、文本語言的感悟和習得上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益。
關注生本關聯(lián),起點設在疑惑處
對學生學習起點的考量最重要的內容在預設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要能夠將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和文本重難點進行對接,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條簡約而有效的學習渠道,讓學生獲取最佳的學習效益。將學生的難點視為教學的起點,能夠讓學生在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路徑中盡量少走彎路,讓教學真正做到為學生釋疑解惑。例如,《牛郎織女》一文以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為基礎,謳歌了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生活的無限向往。一位教師在解讀文本時,覺得這是一篇樹立學生正確愛情觀的典型案例,但這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于是教師引領學生從牛郎織女從相識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愛、到相守的相愛過程出發(fā),以此幫助學生感悟提煉正確愛情觀下的雙方應該承擔著怎樣的義務和職責。學生在經歷故事的同時體驗著文本中的情感意蘊,獲取了有益的心靈滋養(yǎng)。這種基于文本與學生實際的教學,契合了文本特質的教學需要,更滿足了學生自身的內在訴求,在精神領域和生命意識中領悟文本的內在氣韻。
關照方法轉變,起點設在提升處
隨著年級的升高,教材中課文的內容無論在思想深度,還是在篇幅結構上都有了較大的轉變。相應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也隨之提升。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質已經不能滿足語文學習的要求。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尤其是思維模式向理性深度邁進的引導。而這種貼合學生學情方式變化的轉折過程,正需要教師的悉心指導與幫助。
如在執(zhí)教《廣玉蘭》一課時,為了踐行新課標對高年級提出的感知文本篇章結構、合理選擇材料表現主題的要求,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緊扣文本最后一個自然段,通過這一自然段中對“愛廣玉蘭的高潔”與“更愛廣玉蘭無比旺盛的生命力”這兩點在表現事物層次上的順序安排,然后引領學生從文本的謀篇布局與最后自然段這兩點的對應關系入手,從而幫助學生感受到文本中材料的呈現順序與總結話語的內容有著緊密的對應聯(lián)系,讓學生真正感受作者構建課文結構的藝術方法,為學生積累更為科學有效地習作方法。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從中低年級關注字詞、句式逐漸向文本的整體結構、材料選擇等維度邁進,但學生并沒有能夠完全適應這種學習內容的轉變,而教師在學生思維認知的轉折處巧妙自然地介入其中,以疑導學,相得益彰,提升了閱讀教學的境界。
捕捉爭鳴資源,起點設在辯論處
以學定教的核心思想在于以人為本,即把學生最大程度地發(fā)展與提升作為教學中的終極目標。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智力水平、思維習慣不盡相同,對課文的理解出現偏差,甚至大相徑庭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走調偏音”的現象,甚至是爭鳴辯論的場景。對此,教師應該緊急調整預案,將學生的爭議轉化為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從而迎合學生認知的差異,促進學生在自我反思中通過悅納吸收豐盈對文本的自主解讀。
例如,《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中對“愛因斯坦是不是個偉大的人物?”這個問題,學生之間存在著嚴重鮮明的認知分歧,每個學生都能從文本的語言入手探尋到自己認知的佐證內容,學生的辯論爭執(zhí)不下。教師則引導學生從個人儀表和對人類社會作出的貢獻兩個維度引領學生再次走進課文,從而引領學生從更深的層面入手感知愛因斯坦為了人類的科學事業(yè)以致于不修邊幅,引導學生從愛因斯坦的表象入手探尋人物內在的形象本質,幫助學生修正自我認知的偏差,為學生生命的發(fā)展與完善奠定了基礎。“學”是“教”的基礎,“教”是“學”的提升,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把握教材的內容特質,凸顯課標的精神理念,就能促進“教”與“學”的和諧共生,構建簡約有效的理想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岔河鎮(zhèn)岔東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