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杰++++++孫光裕++++++曾培燦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采用神經節(jié)苷脂靜滴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胞二磷膽堿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 (MMSE) 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評分。 結果 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 神經節(jié)苷脂;血管性癡呆;MMSE;ADL
[中圖分類號] R7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a)-0009-02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等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均受到明顯影響,因此探討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有效方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為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該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30例,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68.2±3.8)歲,排除嚴重心臟、肝腎功能不全及遺傳性糖代謝異常等,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
1.2 診斷標準
采用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會議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1]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篩選:①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證據,腦部重要部位出現單發(fā)、多發(fā)性或腔隙性腦梗癥狀;②排除譫妄、意識障礙、嚴重失語、神經病、全身疾病腦源性疾?。ò柎暮DV呆等)引起的癡呆[2]。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給予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神經節(jié)苷脂鈉注射液40 m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對照組患者則予胞二磷膽堿注射液0.5 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4 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分別使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評估其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x±s)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MMSE評分\&ADL評分\&MMSE評分\&ADL評分\&觀察組(n=32)
參考組(n=32)
t
χ2\&13.88±3.74
15.63±3.96
6.541 2
2.86\&40.23±9.65
36.54±9.65
7.021 6
3.21\&24.63±4.62
18.69±4.32
10.624 5
4.68\&66.19±13.62
51.06±13.75
11.269 4
5.07\&]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所有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病人治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 肝腎功能、尿便常規(guī)、心電圖等未見明顯異常。
3 討論
臨床根據累及血管、病因、神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特征等將疾病分為急性血管性癡呆及慢性、亞急性血管性癡呆。疾病發(fā)病機制與缺氧、缺血組織引起鈣離子過量流入細胞內,釋放興奮性氨基酸從而導致自由基連鎖反應有著直接關系。因此臨床治療主要以保護腦組織及抑制自由基為主要目的。神經節(jié)苷脂是含唾液酸的糖神經鞘脂類物質,是細胞膜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對細胞膜形成穩(wěn)定,促進細胞膜多種酶活性的恢復,從而降低腦組織中神經細胞的含水量,同時對自由基的神經毒性及興奮性氨基酸的毒性產生抵抗能力,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及損傷,促進神經生長及神經功能的恢復。在缺血性腦卒中、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腦出血、腦和脊髓損傷等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急性腦血管病變時,會導致系列病理變化,鈣離子超載、NO升高等均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傷[3]。臨床研究顯示,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穿過并鑲嵌在神經元細胞膜中,從而發(fā)揮神經結苷脂的功能對細胞產生作用,并刺激他們做出應答,促進受損神經組織的修復,藥物能夠保持細胞膜結構完整性,保護細胞膜上Nae-K+-ATP酶和Ca2+-Mg2+-ATP 泵的生物活性,同時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組織脂質過氧化,對細胞功能形成保護,降低細胞內鈣超載的發(fā)生、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作用及水腫組織中AQP4-mRNA表達[4]。該次研究中,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給予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患者MMSE及ADL評分有明顯改善,說明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有效促進神經索生長,對神經營養(yǎng)因子進行激活,從而避免神經元受到毒性產物的損傷,減少由于興奮性氨基酸引起的大腦皮質神經元、小腦神經元、海馬椎體細胞死亡,保護神經細胞,對患者神經傳導功能進行修復,有效減少患者神經后遺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左朋等在對10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治療中對患者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數進行觀察,其所得MMSE評分與該次研究基本一致。而大量臨床研究中在對患者治療后均采用MMSE評分對患者治療后效果進行評價,說明MMSE評分在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效果評價中具有重要意義[5]。
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MMSE和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而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顯著,有助于促進患者腦功能的恢復,提高臨床治愈率,值得推廣使用[6]。
[參考文獻]
[1] 蔣國鋒.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jié)苷脂聯(lián)合康復治療老年患者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128-129.
[2] 羅宇.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顱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1(1):134-135.
[3] 鐘瑾.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6):32-33.
[4] 劉偉, 孫寶瑩, 屈紅.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治療血管性癡呆22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33):90-91.
[5] 孟凱.早期應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急性期顱腦損傷臨床觀察脂治療[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63-64.
[6] 易磊,曹娟.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在急性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應用[J].宜春學院學報,2012,34(8):159.
(收稿日期:2013-12-13)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采用神經節(jié)苷脂靜滴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胞二磷膽堿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 (MMSE) 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評分。 結果 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 神經節(jié)苷脂;血管性癡呆;MMSE;ADL
[中圖分類號] R7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a)-0009-02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等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均受到明顯影響,因此探討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有效方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為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該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30例,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68.2±3.8)歲,排除嚴重心臟、肝腎功能不全及遺傳性糖代謝異常等,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
1.2 診斷標準
采用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會議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1]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篩選:①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證據,腦部重要部位出現單發(fā)、多發(fā)性或腔隙性腦梗癥狀;②排除譫妄、意識障礙、嚴重失語、神經病、全身疾病腦源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癡呆等)引起的癡呆[2]。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給予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神經節(jié)苷脂鈉注射液40 m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對照組患者則予胞二磷膽堿注射液0.5 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4 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分別使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評估其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x±s)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MMSE評分\&ADL評分\&MMSE評分\&ADL評分\&觀察組(n=32)
參考組(n=32)
t
χ2\&13.88±3.74
15.63±3.96
6.541 2
2.86\&40.23±9.65
36.54±9.65
7.021 6
3.21\&24.63±4.62
18.69±4.32
10.624 5
4.68\&66.19±13.62
51.06±13.75
11.269 4
5.07\&]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所有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病人治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 肝腎功能、尿便常規(guī)、心電圖等未見明顯異常。
3 討論
臨床根據累及血管、病因、神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特征等將疾病分為急性血管性癡呆及慢性、亞急性血管性癡呆。疾病發(fā)病機制與缺氧、缺血組織引起鈣離子過量流入細胞內,釋放興奮性氨基酸從而導致自由基連鎖反應有著直接關系。因此臨床治療主要以保護腦組織及抑制自由基為主要目的。神經節(jié)苷脂是含唾液酸的糖神經鞘脂類物質,是細胞膜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對細胞膜形成穩(wěn)定,促進細胞膜多種酶活性的恢復,從而降低腦組織中神經細胞的含水量,同時對自由基的神經毒性及興奮性氨基酸的毒性產生抵抗能力,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及損傷,促進神經生長及神經功能的恢復。在缺血性腦卒中、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腦出血、腦和脊髓損傷等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急性腦血管病變時,會導致系列病理變化,鈣離子超載、NO升高等均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傷[3]。臨床研究顯示,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穿過并鑲嵌在神經元細胞膜中,從而發(fā)揮神經結苷脂的功能對細胞產生作用,并刺激他們做出應答,促進受損神經組織的修復,藥物能夠保持細胞膜結構完整性,保護細胞膜上Nae-K+-ATP酶和Ca2+-Mg2+-ATP 泵的生物活性,同時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組織脂質過氧化,對細胞功能形成保護,降低細胞內鈣超載的發(fā)生、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作用及水腫組織中AQP4-mRNA表達[4]。該次研究中,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給予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患者MMSE及ADL評分有明顯改善,說明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有效促進神經索生長,對神經營養(yǎng)因子進行激活,從而避免神經元受到毒性產物的損傷,減少由于興奮性氨基酸引起的大腦皮質神經元、小腦神經元、海馬椎體細胞死亡,保護神經細胞,對患者神經傳導功能進行修復,有效減少患者神經后遺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左朋等在對10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治療中對患者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數進行觀察,其所得MMSE評分與該次研究基本一致。而大量臨床研究中在對患者治療后均采用MMSE評分對患者治療后效果進行評價,說明MMSE評分在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效果評價中具有重要意義[5]。
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MMSE和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而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顯著,有助于促進患者腦功能的恢復,提高臨床治愈率,值得推廣使用[6]。
[參考文獻]
[1] 蔣國鋒.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jié)苷脂聯(lián)合康復治療老年患者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128-129.
[2] 羅宇.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顱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1(1):134-135.
[3] 鐘瑾.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6):32-33.
[4] 劉偉, 孫寶瑩, 屈紅.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治療血管性癡呆22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33):90-91.
[5] 孟凱.早期應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急性期顱腦損傷臨床觀察脂治療[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63-64.
[6] 易磊,曹娟.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在急性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應用[J].宜春學院學報,2012,34(8):159.
(收稿日期:2013-12-13)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將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同時采用神經節(jié)苷脂靜滴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胞二磷膽堿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 (MMSE) 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評分。 結果 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 神經節(jié)苷脂;血管性癡呆;MMSE;ADL
[中圖分類號] R7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2(a)-0009-02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等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均受到明顯影響,因此探討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有效方法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為探討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該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4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4例,女30例,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68.2±3.8)歲,排除嚴重心臟、肝腎功能不全及遺傳性糖代謝異常等,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為32例。
1.2 診斷標準
采用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會議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1]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對患者進行篩選:①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證據,腦部重要部位出現單發(fā)、多發(fā)性或腔隙性腦梗癥狀;②排除譫妄、意識障礙、嚴重失語、神經病、全身疾病腦源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癡呆等)引起的癡呆[2]。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給予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予神經節(jié)苷脂鈉注射液40 m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對照組患者則予胞二磷膽堿注射液0.5 g溶于0.9% NS 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4 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分別使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評估其認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MMSE評分、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評分、ADL評分比較(x±s)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MMSE評分\&ADL評分\&MMSE評分\&ADL評分\&觀察組(n=32)
參考組(n=32)
t
χ2\&13.88±3.74
15.63±3.96
6.541 2
2.86\&40.23±9.65
36.54±9.65
7.021 6
3.21\&24.63±4.62
18.69±4.32
10.624 5
4.68\&66.19±13.62
51.06±13.75
11.269 4
5.07\&]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所有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兩組病人治療前后查血常規(guī)、 肝腎功能、尿便常規(guī)、心電圖等未見明顯異常。
3 討論
臨床根據累及血管、病因、神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特征等將疾病分為急性血管性癡呆及慢性、亞急性血管性癡呆。疾病發(fā)病機制與缺氧、缺血組織引起鈣離子過量流入細胞內,釋放興奮性氨基酸從而導致自由基連鎖反應有著直接關系。因此臨床治療主要以保護腦組織及抑制自由基為主要目的。神經節(jié)苷脂是含唾液酸的糖神經鞘脂類物質,是細胞膜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對細胞膜形成穩(wěn)定,促進細胞膜多種酶活性的恢復,從而降低腦組織中神經細胞的含水量,同時對自由基的神經毒性及興奮性氨基酸的毒性產生抵抗能力,減少神經細胞的凋亡及損傷,促進神經生長及神經功能的恢復。在缺血性腦卒中、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腦出血、腦和脊髓損傷等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廣泛使用,急性腦血管病變時,會導致系列病理變化,鈣離子超載、NO升高等均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傷[3]。臨床研究顯示,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穿過并鑲嵌在神經元細胞膜中,從而發(fā)揮神經結苷脂的功能對細胞產生作用,并刺激他們做出應答,促進受損神經組織的修復,藥物能夠保持細胞膜結構完整性,保護細胞膜上Nae-K+-ATP酶和Ca2+-Mg2+-ATP 泵的生物活性,同時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組織脂質過氧化,對細胞功能形成保護,降低細胞內鈣超載的發(fā)生、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作用及水腫組織中AQP4-mRNA表達[4]。該次研究中,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給予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患者MMSE及ADL評分有明顯改善,說明外源性神經節(jié)苷脂能夠有效促進神經索生長,對神經營養(yǎng)因子進行激活,從而避免神經元受到毒性產物的損傷,減少由于興奮性氨基酸引起的大腦皮質神經元、小腦神經元、海馬椎體細胞死亡,保護神經細胞,對患者神經傳導功能進行修復,有效減少患者神經后遺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左朋等在對10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進行治療中對患者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數進行觀察,其所得MMSE評分與該次研究基本一致。而大量臨床研究中在對患者治療后均采用MMSE評分對患者治療后效果進行評價,說明MMSE評分在血管性癡呆患者治療效果評價中具有重要意義[5]。
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MMSE和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而治療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考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顯著,有助于促進患者腦功能的恢復,提高臨床治愈率,值得推廣使用[6]。
[參考文獻]
[1] 蔣國鋒.單唾液酸四已糖神經節(jié)苷脂聯(lián)合康復治療老年患者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128-129.
[2] 羅宇.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顱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1(1):134-135.
[3] 鐘瑾.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6):32-33.
[4] 劉偉, 孫寶瑩, 屈紅.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治療血管性癡呆22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33):90-91.
[5] 孟凱.早期應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急性期顱腦損傷臨床觀察脂治療[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63-64.
[6] 易磊,曹娟.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鈉在急性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應用[J].宜春學院學報,2012,34(8):159.
(收稿日期:2013-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