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薛政超
[摘 要]東晉邵陵周崎所生活之年代,正值晉室南渡,國家政局從早期的“王與馬,共天下”,到后期演變?yōu)椤巴跖c馬,爭天下”,由此導致“王敦之難”。作為這一歷史事件的一個側面反映,時任湘州從事的邵陵人周崎成為了雙方斗爭的犧牲品,而在另一面也展示了當時邵陽人敢擔大任、臨危不懼和勇而有謀,而且忠誠朝廷、義信官長和至死不屈的忠義精神。這種精神歷來受到史家與儒家學者的推崇,影響深遠。
[關鍵詞]東晉;周崎;邵陽;忠義;正史
邵陽地區(qū)歷來為多民族雜居,位列南蠻之域。在文明待開之先秦時代,擁有文化自豪感的中原史家對南方蠻夷之載筆往往粗略而模糊,更不會著墨于特定的人物加以特寫。而自漢代史學大家——司馬遷所撰《史記》的出現(xiàn),在以紀傳體的形式創(chuàng)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成就的同時,也就確立了中國官修史學——正史的基本體例,自此以后,后朝修前朝之正史成為了一種學術或政治慣例,二千多年的王朝史被濃縮于所謂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二十六史之中。歷史時期邵陽風氣的開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使它與正統(tǒng)王朝的關系愈來愈近并逐漸融為一體,官方史家對其相關歷史事件的記載也越來越多,人物形象也越來越豐富,但為其正式立傳者仍然非常罕見。據(jù)有關學者的統(tǒng)計,中國古代正史為邵陽人物立傳者總計僅有2人[1](228),其中一人即為東晉邵陵周崎,列《晉書·忠義傳》。清道光《寶慶府志》云,“郡賢見史傳記載灼然可紀者,自周崎始”,其言當為不謬。本文就周崎生活之年代背景和相關之事實略談其忠義之精神及影響,以為當代邵陽精神之反思與借鑒。
一
《晉書》將周崎列為忠義人物傳,案其史實,主要與“王敦之難”有關。王敦(266-324)者,字處仲,出身于當時的著名門閥士族瑯琊王氏。王敦為后來位至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永嘉之亂時,二人一同協(xié)助瑯邪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并掌握朝廷軍政大權,當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2](2554)可見王氏兄弟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隨著地位的鞏固,以及建康東晉政權的統(tǒng)治范圍不斷擴大,晉元帝司馬睿就不太愿意王氏兄弟把持朝政了。而此時自恃有功的王敦,居長江中上游建瓴水之勢,手握重兵,仰仗著強大的宗族勢力,越來越驕橫跋扈,不大把元帝放在眼里,于是性格張揚又目中無人的王敦就成了“出頭鳥”。元帝為打擊王敦,抑制大族,加強皇權,改變強枝弱干、強臣弱主的局面,前后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三項重要措施。
首先,冷落王氏兄弟,起用舊人。重用瑯邪王幕府中的兩個舊臣劉隗和刁協(xié),執(zhí)行“以法御下”的“刻碎之政”,對違反封建禮教、不遵法度和上侵皇權的行為堅決予以參劾處決,一開始就處置了王敦的親信桂陽太守等一批違法的官吏,力挫王氏兄弟的威風。稱帝之后的元帝,雖然繼續(xù)對王導、王敦加封進爵,但是在態(tài)度上漸趨冷淡,凡是重要的軍國大計,均不再與其商議。
其次,實行化“客”為兵。元帝采用刁協(xié)的建議,下詔將中原南遷百姓在揚州各郡淪落為大族僮客(即家奴)的人免除其僮客身份,讓這些人恢復平民百姓的地位。這樣做并不是為僮客著想,而是要與大族爭奪勞動力,使朝廷獲得更多的稅役來源。這一措施使許多大族蒙受損失,招致他們的怨憤,以至后來在王敦兵犯宮闕之時,這些人大多持默許縱容的態(tài)度。
再次,任用心腹掌握重要地區(qū)的軍權。由于東晉政府的絕大部分軍隊都掌握在各地外藩手中,元帝迫切需要擴建能為自己所用的軍隊,以對付王敦。太興三年(320),梁州刺史周訪去世,元帝調(diào)湘州刺史甘卓到梁州,同時拒絕王敦以沈充為湘州刺史的請求,派遣自己的叔父譙王司馬承出鎮(zhèn)湘州。湘州據(jù)長江上游,控馭荊、交、廣三州,位置十分重要??刂葡嬷荩瑹o疑等于在王敦勢力范圍內(nèi)打進一個楔子。第二年,晉元帝又任命戴淵為司州刺史、征西將軍,鎮(zhèn)合肥;劉隗為青州刺史、鎮(zhèn)北將軍,鎮(zhèn)淮陰。這表面上是要加強北部邊防,實際上卻是針對王敦而來。
王敦面對晉元帝的步步緊逼,決心放手一搏,以爭取主動。永昌元年(322)正月,以誅劉隗為名向建康進兵。由于眾多不滿“征奴為兵”政策的門閥士族對王敦的支持,使得王敦進軍神速,一路上沒有遇到頑強的抵抗,一舉攻入建康,重掌朝政,然后返鎮(zhèn)武昌。不久元帝抱恨去世,繼位之晉明帝則乘王敦病重而于太寧二年(324)平之。
二
王敦起兵向晉元帝發(fā)難之時,除親率主力進攻京都建康外,還派心腹大將出攻元帝分派駐扎在各地的守將,湘州即是其中之一。時任刺史者為晉元帝所信重的叔父譙王司馬承,周崎正任湘州從事。《晉史·周崎傳》載:
周崎,邵陵人也。為湘州從事。王敦之難,譙王承使崎求救于外,與周該俱為魏乂偵人所執(zhí),乂責崎辭情,臨以白刃。崎曰:“州將使求援于外,本無定指,隨時制宜耳?!庇种^崎曰:“汝為我語城中,稱大將軍已破劉隗、戴若思,甘卓住襄陽,無復異議,三江州郡,萬里肅清,外援理絕。如是者,我當活汝?!逼閭卧S之。既到城下,大呼曰:“王敦軍敗于于湖,甘安南已克武昌,即日分遣大眾來赴此急,努力堅守,賊今散矣!”乂于是數(shù)而殺之。[2](2313-2314)
這是周崎本傳的全文,文字不多,但已將周崎的忠義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傳中所言魏乂,時任南蠻校尉,為王敦親信之一。當時王敦派他率軍二萬進攻湘州治所長沙城,因長沙城城池不穩(wěn)固而又缺乏軍需儲備,守城眾人都十分恐懼,有人更勸司馬承投靠陶侃或退守零陵或桂陽,司馬承卻堅持嬰城固守,于是派周該和周崎向外求援,但二人很快就被攻打長沙的魏乂手下捕捉。魏乂以刀相逼,要他們交待準備向何處求救,周崎以“本無定指,隨時制宜”而巧言敷衍,絕不透露任何軍情。魏■又謊稱王敦已擊敗朝廷軍隊,主掌建康朝政,而甘卓亦已回襄陽,援軍不會再來,要周崎去勸降,瓦解軍心。周崎假意答應,但卻和城中人說援軍快到,鼓勵繼續(xù)堅守,最終慘遭殺害。這些都說明他不但敢擔大任,臨危不懼,勇而有謀,而且忠誠朝廷,義信官長,至死不屈。
東晉邵陵周崎在王敦之難中所表現(xiàn)出的忠義精神,歷來受到史家與儒家學者的推崇。唐代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之時,序周崎所在之《忠義傳》云:
古人有言:“君子殺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庇衷疲骸胺撬乐y,處死之難?!毙旁账寡砸?!是知隕節(jié)茍合其宜,義夫豈吝其沒。捐軀若得其所,烈士不愛其存。故能守鐵石之深衷,厲松筠之雅操,見貞心于歲暮,標勁節(jié)于嚴風,赴鼎鑊其如歸,履危亡而不顧,書名竹帛,畫象丹青,前史以為美談,后來仰其徽烈者也。
是篇以儒家經(jīng)典與圣人之言,高度贊頌周崎等人士的所作所為,認為他們的忠義精神是成仁之美德操守,是貞心之高風亮節(jié),可名垂青史,可以為美談,亦可激勵后人。
到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著名理學大師朱熹任潭州安撫司,在長沙城北門外建五忠祠,祀奉東晉譙王司馬承等,在其周圍又以周崎等七人肖像從祀,皆因之“捐軀以殉,百折不回者”也。[3](1700)清代時,因原祠久廢,又將周崎等像附祀于長沙城南書院南軒祠前。時人認為,他們“英風毅魄,千載猶生,實自(周)崎等倡之”。[3](1700)由于歷代只在長沙城設祠祭祀周崎,道光時修《寶慶府志》的作者們呼吁說,“崎,邵人也,宜專祀于邵,以安忠魂而勵頹俗,亦守土君子之責也”。[3](1700)可見周崎忠勇義信精神影響之深遠。
參考文獻:
[1]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2](唐)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清)黃宅中等修,鄧顯鶴等纂.道光寶慶府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項目基金:2010年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