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厚瑢
【摘 要】 舉臨床兩例病案探討中醫(yī)治療水腫病的特色。中醫(yī)的治療水腫病是從辨證出發(fā),不論其屬于何種病因,只要辨證相同,所用的方藥大致類似。中醫(yī)的治法并非一病一方到底,各種方法也不是孤立應用的,臨證時必須根據(jù)病證需要互相配合使用,如利水劑中配合有溫陽之劑,或在補益劑中配合有利尿之劑,時時顧扶正氣,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關鍵詞】 水腫??;辨證論治;異病同治
【中圖分類號】R256.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130-01
體內(nèi)水液潴留、泛濫肌膚,引起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者,稱為水腫。水腫系臨床常見病證,中醫(yī)對水腫有其獨特的理論與治法[1-2],在臨床實踐中有很好的療效。現(xiàn)結合自己的治療體會,舉例探討水腫病的中醫(yī)治療。
1 案例
例一:王某,男,47歲,2013年1月14日初診。顏面四肢浮腫,反復發(fā)作已2個月?;灆z查:尿蛋白(+++),紅細胞(0~3),白細胞(0~3),診斷為慢性腎炎,建議中醫(yī)治療。初診:顏面蒼白,面部及四肢呈凹陷性水腫(重度),腹部有水波感,形寒肢冷,頭暈目眩,腰痛,大便溏,尿極少,口渴喜熱飲,舌質淡胖,舌邊有齒痕,苔白滑而潤,脈沉細。
辨證:脾腎陽虛、水邪內(nèi)停。
治法:溫腎健脾利水。
處方:真武湯加減。
附片60g,茯苓15g,干姜10g,白術10g,豬苓15g,桂枝10g,茯苓15g, 陳皮10g,澤瀉15g,補骨脂15g,甘草6g。
經(jīng)服上方加減治療一個月后,水腫消退,尿蛋白(+),一般情況好轉,無特殊不適,僅腰酸精神差,納少等現(xiàn)象,故以健脾補腎為主。
處方:黃芪20g,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5g,杞子15g,杜仲15g,陳皮10g,澤瀉15g,砂仁6g,甘草6g。
至4月20日為止,予上方隨證加減施治,實驗室各項檢查正常,后未再復發(fā)。
例二:林某,女,70歲,于2012年4月15日初診,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慢性腎盂腎炎已7年,一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近來又有復發(fā)?,F(xiàn)癥:肢腫面浮,尤以眼瞼為甚,腰酸尿少,頭昏,心悸,疲倦無力,納減眠差,脈沉滑,舌淡苔薄白。
尿常規(guī):蛋白(++),上皮細胞(0~2),白細胞(0~3),紅細胞(0~2)。
辨證:脾腎陽虛,水濕不化。
治法:溫腎健脾,益氣利尿。
處方:芪附湯、大補元煎、五苓散合方化裁。
附片30g,黨參20g,黃芪20g,白術10g,山藥10g,茯苓15g,豬苓15g,澤瀉15g,桂枝10g,木香4.5g,砂仁6g,杜仲15g,甘草4g。
二診:(4月19日)藥后肢腫、面浮、瞼腫減輕,小便增多,現(xiàn)感咳嗽、氣喘、頭昏、心悸、乏力、脈弦滑、舌淡苔白。
辨證:肺氣不利、脾濕不運。
治法:益氣利尿、健脾除濕。
處方: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湯加減。
防己15g,黃芪20g,茯苓15g,豬苓15g,陳皮10g,杏仁10g,豬棕草10g, 苡仁15g,郁李仁10g,扁蓄15g,瞿麥15g,甘草梢10g。
三診(4月25日):肢腫、面浮、瞼腫均消,以上諸證已減,胃納佳,但咳嗽、氣喘、心悸未止,宜止咳平喘,寧心安神之劑隨證加減診治三次后痊愈。
2 中醫(yī)對水腫病治療的優(yōu)勢
中醫(yī)學的特點是辨證論治,以所辨之證作為處方用藥的依據(jù),以四診八綱和臟腑辨證來辨別其寒、熱、虛、實等情況及其發(fā)病根源,從而著手治療。在《內(nèi)經(jīng)》和《金匱》中,對水腫的治療已有記載。《素問.湯液謬醴論》:“平治于權衡,去菀陳莝,開鬼門,潔凈腑”。《金匱》水氣病篇:“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吨敝浮氛f:“治法大要,身有熱者,水氣在表,可汗,身無熱著,水氣在里,可下,其間通利小便,順氣和脾?!薄镀嫘Я挤健罚骸叭羯賶殉鋵?,患此脈來浮大有力,當導去其水,年老虛弱得此,補中行濕為先,若氣下陷者,即當提之”。
治水腫病要察脈之沉浮,積水之部位,以知病在表在里,屬虛屬實,屬寒屬熱,而分別采用先攻后補,先補后攻或攻補兼施等法則。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掌握病情的輕重緩急,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處處顧及扶正而達邪。水腫的治療總離不開利水,但利水又有宣肺利水、通陽利水、健脾利水、溫腎利水的不同[3-4]。中醫(yī)的各種治法并非一病一方到底,各種方法也不是孤立應用的,臨證時必須根據(jù)病證需要互相配合使用。如利水劑中配合有溫陽之劑,或在補益劑中配合有利尿之劑,時時注意攻補兼施,顧扶正氣,才能取得更高的療效。本文中前一例為脾腎陽虛、水濕不化,治以溫腎健脾、益氣利尿,陽復則又側重健脾利濕,并隨癥加用止咳平喘、寧心安神之藥。后一例脾腎陽虛、水邪內(nèi)停,治以溫腎利水、溫中健脾而收功。
中醫(yī)治病的優(yōu)勢和特色是辨證論治,中醫(yī)的“證”是指的一群癥狀與體征的綜合,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癥狀。引起水腫的病因雖然很多,但中醫(yī)的臨床治療是從辨證出發(fā),不論其屬于何種病因,只要辨證相同,所用的方藥也大致類似,如上述腎臟性水腫病例治療的方藥,一般也常用于心臟性或肝臟性水腫,是中醫(yī)“異病同治”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劉春蘭,宋鵬,陶漢華.《傷寒雜病論》中小便不利辨治規(guī)律和特點探析.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2:79-80.
[2]欒曉文,羅志紅.白術附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陽虛水泛證療效觀察.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4:77-78.
[3]李琳.中醫(yī)辨證治療腎炎水腫45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0,2:117-118.
[4]崔淑紅.中醫(yī)診治慢性腎炎的幾點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2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