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鑫
2013年,盤錦廣播電視臺與盤錦文化廣電局聯(lián)合制作大型電視系列紀錄片《非遺盤錦》,這是對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和傳承盤錦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它對提升盤錦文化形象,宣傳文化歷史,填補盤錦文化項目的空白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22集盤錦“非遺”系列紀錄片是將盤錦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漁雁文化、上口子高蹺、滿族民間刺繡、老胡家燒雞、新開舞獅、盤錦葦畫等二十二個項目的歷史起源、特點、發(fā)展、代表性傳承人和經典故事以及對“非遺”項目的文化、藝術價值等做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紀錄和闡述。
非遺紀錄片是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之一。作為人類學紀錄片的非遺紀錄片,在拍攝制作上需要恪守人類學紀錄片的科學性準則;作為文化傳播的非遺紀錄片,還需要堅持藝術化表達和商業(yè)化運作才能夠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化,進而實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文化只有在廣泛傳播的基礎上才能充滿活力,生生不息,塵封在資料館里的文化注定落落寡歡,逐漸走向消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大意義上在于使其得以廣泛傳播。非遺紀錄片無疑是當今技術條件下保存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非遺盤錦》反映了盤錦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承載著盤錦地區(qū)多種文化的交融性、接納性和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也演繹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到今天還完好地保留著祖輩流傳下來的珍貴、豐富的文化藝術,蘊含著盤錦人對這塊熱土的真誠、熱情和自強不息。
影像的記錄和展示功能使紀錄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手段。與單純供專業(yè)學者進行學術研究的影像留存不同,非遺紀錄片通過媒體傳播給大眾,因此,非遺紀錄片融合了科學和藝術兩大因素,既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同時還具有藝術審美價值。《非遺盤錦》歷經半年的精心打造和制作,攝制組深入盤錦22個鄉(xiāng)鎮(zhèn),付出了許多艱辛和努力,挖掘、拍攝、制作和整理了非常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文字資料,圓滿完成了盤錦“非遺”22集系列紀錄片的錄制。該系列片是盤錦廣播電視臺第一次用電視紀錄片的形式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將22個“非遺”地方文化項目搬上熒屏,該系列片還將經過整理加工,制作成對外宣傳、對外交流的短系列片,成為盤錦歷史文化的一張名片。
如果恪守科學性原則進行界定的話,非遺紀錄片屬于人類學紀錄片的一種,所以在拍攝制作規(guī)范上,應該遵循人類學紀錄片拍攝的原則。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莊孔韶教授認為,人類學紀錄片拍攝應該具有如下一些重要因素:1.人類學紀錄片用于學術研究的目的是首要的;2.人類學紀錄片由人類學者拍攝或由人類學者主持的攝制組拍攝,其攝制思想不受制片人的非學術的要求、條件(如商業(yè)的或娛樂的等)所限;3.遵循人類學的原則;4.在參與觀察與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再拍攝。《非遺盤錦》的制作促使人們去認真審視、解析,盤錦地域文化的個性、特點和它的豐富性,以及深刻的文化思想內涵,使人們真正感受到今天盤錦歷史文化的厚重和它的繁榮與燦爛。
以“非遺”作為拍攝題材,通過紀錄片的形式,把盤錦民間技藝的影像資料完整地保存下來,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利用影像也開辟了新的傳承思路,更好地發(fā)揚和傳承地方優(yōu)秀文化,很多傳統(tǒng)的民間技藝藝術都是老一輩藝人在支撐著,缺少年輕的力量,那么,也希望通過這樣的片子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多一些了解,然后傳播給更多的人?!斗沁z盤錦》講述的都是傳承人的故事,紀錄片的生命是真實,紀錄片的魅力也是真實。在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時,我們更注重展現(xiàn)民間藝人的真實存在方式,揭示藝術與自然的樸素關系,通過老一輩藝人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傳承人的努力開拓來講述一段故事,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也喚醒民眾保護“非遺”意識,對于盤錦這些民間技術、藝術品的保護和宣傳,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傳統(tǒng)是一條流淌著的大河,積累成為經典,供一代代人學習借鑒。在傳統(tǒng)的大河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是珍貴而美麗的鵝卵石。通過總結梳理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特點、狀貌,探究其產生、流變的根源,揭示蘊藏其中的文化內涵和生成規(guī)律,可以為民族的文化傳承提供重要指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成果,可以轉化為民族的、世界的、人類的共同的文化寶藏,這種轉換,也改變了原先民間文化藝術研究的局限,紀錄片《非遺盤錦》正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的一次有效探索。
(作者單位:盤錦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