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梅
社會新聞是指涉及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社會事件、社會問題、社會風貌的報道,尤以社會道德倫理為基礎反映社會風尚的新聞為主。與政經、軍事、社科類報道相比,社會新聞題材更“草根”,報道語言更“通俗”,更容易成為普通百姓“街頭巷議”的熱點。
在消息傳播碎片化、自媒體初現(xiàn)萌芽、網絡輿情呈多元化趨勢的當下,傳統(tǒng)媒體的社會新聞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然而大浪淘沙始見金,在移動互聯(lián)技術沖擊波中,什么樣的社會新聞傳播力更強?優(yōu)秀的社會新聞具有哪些特點?移動互聯(lián)時代,社會新聞怎樣保持主流傳播力?接下來本文將進一步挖掘社會新聞的本質特點,尋找社會新聞的生命本源,探討媒介新環(huán)境下的應對之策。
一、“人”是社會新聞的圓心
直觀地講,社會新聞是社會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社會新聞就是不同形態(tài)的人性展示,社會新聞是不同的人生形態(tài)對生命的詮釋。正因如此,社會新聞往往引起廣泛的社會興趣,引發(fā)深入的社會探討。
1.大容量方有大空間
在地方性新聞報道中,記者大多依賴“熱線”爆料,被動等待“硬題材”的到來。事實上,隨著國家經濟、文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意義上的輿論監(jiān)督類硬題材,會逐漸減少,就像在歐美等國家,很少見到為了食品過期等問題到媒體投訴的新聞。事實上,社會新聞包羅萬象,除了突發(fā)事件、投訴曝光等內容外,更多需要記者去多發(fā)現(xiàn),多分析,多提煉。即便是在電視收視率總體下滑的當下,美國老牌調查類新聞專題《60分鐘》,依舊保持了相對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這種具有深度調查特性的新聞雜志節(jié)目,成為了人們觀察這個世界一個非常便利的“鏡子”,也是人們整理社會熱點的收納箱,更是能夠與人們內心對話的一位“智者”。
2.社會新聞需要“主流聲音”
從2013年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中,我們不難看到好的社會新聞標準:《向網絡謠言“亮劍”》、《臨沂大學八位處長辭職當教授》、《農民“被上樓”癥結在于“被”》、《“富豪相親”濁化社會空氣》、《一天陪洗八次澡,迎來送往該改了》、《三問焦三?!粋€清華畢業(yè)生的人生選擇》、《企業(yè)注冊磨難記》、《兩母親換肝救子,無私的愛奏響生命之曲》、《一場不談成績,只談問題的座談會》、《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行業(yè)協(xié)會》。
以上這些題目,既關注了社會熱點,又關注了生活在社會不同角落的人在不同的時空中的所遇、所感、所思。更重要的是,在紛繁復雜的遭遇背后,記者經過實地調查、縱橫分析,發(fā)出了主流聲音,實現(xiàn)了主流引導,此舉既便于傳遞百姓心聲,解決百姓困難,更有效引導社會道德,弘揚正能量。
二、百姓視角:“好新聞”的根本標準
與經濟類報道、時政類報道不同,社會新聞往往需要自下而上的視角,需要從微觀到宏觀,從個案到社會現(xiàn)象的邏輯規(guī)則。在這其中,百姓視角是出發(fā)點。以下僅以大連廣播電視臺《法制新天地》節(jié)目為證,簡要分析什么樣的報道是“好”的社會新聞,要做一篇好的社會新聞報道,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1.社會新聞,無限迫近真實人生
《法制新天地》是大連電視臺主打的“法制民生”節(jié)目,所有具有法制內涵的民生“事件”,所有標注法律底線的道德觀察,所有理性規(guī)則下的情感訴求,都將是《法制新天地》的關注所在。進一步解讀來看,該節(jié)目定位,是將法制與民生進行了有機融合,節(jié)目的出發(fā)點是“百姓視角”,并且力求“熱鬧背后有說道”,亦即是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引導。
該節(jié)目的核心定位語是“無限迫近真實人生”。在解讀嚴肅法律話題背后,節(jié)目組關注的是真實的人生,是人與法律的交匯,是人與社會的互動。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法制新天地》要求記者必須深入現(xiàn)場,成為參與者、調查者和推動者。也就是說,記者要融入當事人的生活,把自己還原成一個“普通人”,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這正是“百姓視角”的正解。
2.實現(xiàn)“百姓視角”,記者要有“平常心”
從事新聞報道,視角是基礎;做社會新聞報道,百姓視角就是態(tài)度,就是出發(fā)點,就是報道安身立命之本。要實現(xiàn)百姓視角,需要以下三個基本坐標。
記者將自己與采訪對象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而不能是俯視;記者要實地調查并探究采訪對象的真實經歷,而不只是旁觀;記者要把目標放在推薦事件的正向解決方面,而不僅是評論。
比如《法制新天地》在4月1日播出的“記者再報告”板塊中,用大筆墨報道了一則有關工傷補貼的勞動爭議仲裁案。該報道一改傳統(tǒng)法制節(jié)目“普法”的方式,而是將立足點鎖定了百姓利益——即百姓遇到了工傷補貼糾紛,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在勞動爭議仲裁中,有哪些具體環(huán)節(jié)和措施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節(jié)目播出后,不僅有效推動了事件的解決,更為有著同樣困惑的觀眾,提供了一條解決問題之道。
又比如在《汕尾日報》中,有記者拿到通訊員提供的群眾支持辦學的線索,說當?shù)厝罕姙楫數(shù)貙W校無償提供六十多畝土地,同時也有企業(yè)捐款160萬元。那么兩件事情,誰主誰副?當時筆者選擇了以群眾無償提供土地為主線,文章見報后引起讀者廣泛共鳴。
三、移動互聯(lián)時代:社會新聞變數(shù)幾何
互聯(lián)網技術的普遍民用,是從本世紀初才剛剛開始的,然后就是這短短十幾年時間,新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對于傳媒而言,從傳播渠道到采編過程,都發(fā)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伴隨著微博、微信等帶來的傳播趨勢變化,傳統(tǒng)模式的社會新聞報道是否會因此發(fā)生變化呢?
1.社會新聞不排斥娛樂化,但要有底線
除了常規(guī)概念上的“嚴肅”社會新聞外,“娛樂化”的社會新聞如今也正逐漸擴大著比例。雖然“八卦”一詞與生俱來就難以具備中性色彩,但在微信傳播占比的前十項列表中,“八卦”內容排名靠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比如在文章、馬伊琍婚變一事上,新華網、人民網均有所涉及。對于這個“微時代”中轉載次數(shù)再創(chuàng)峰值的事件,很少有媒體能夠對此充耳不聞,當然報道的視角如何,是最終區(qū)分媒體功底和社會影響力的差別所在。
對于社會新聞的娛樂化題材,筆者認為,當下的媒體不僅無法選擇避免此類題材,而且由于其往往涉及名人、明星等熱點元素,常常是網絡化傳播中的寵兒。但不同媒體觀點不同、方式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否則即便在新聞炒作中成了贏家,也會在新聞倫理中成為輸家,進而失去讀者,失去觀眾。
2.深度報道,社會新聞的精品
“碎片化”如今已經不是新詞了,而且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碎片化在風極一時之后,開始逐漸被大眾的疲倦情緒所稀釋。周身被不知信息是否真實、幾乎沒有客觀分析、往往只是個人片面情緒宣泄的“短信息”覆蓋,人們開始期待那些經過權威媒體核實驗證的“可信任信息”,開始尋求一些客觀中立、擁有一定分析層次的“深度調查”。
《新京報》副總編劉炳路在剛剛舉辦的第四屆北大互聯(lián)網與公眾傳播論壇上指出,《新京報》以后要消滅消息,以特色報道為主。每天除了要聞之外,會有一個“雜志化”的操作,也就是要對當天重要事情進行深度報道,專題化的操作——包括深度、調查、大數(shù)據等等。事實上,《新京報》要消滅的是大批量轉載,是碎片化的轉述,他們要的是雜志化、深度化、精品化的報道。
社會新聞,報道的就是人與周遭的關系。人既是載體,也是傳統(tǒng)介質,更是社會新聞的生命所依。研究百姓的內心需求,探究百姓的訴求趨勢,解決百姓生活難題,引導百姓未來生活,這就是社會新聞的職責所在,希望所在。無論是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還是在以移動互聯(lián)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社會新聞的根本不會改變,堅持百姓視角,就找對了方向。
(作者單位:大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