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
摘要: 本文為解決切絲工序生產過程中,在煙葉暫存與切絲工序間暫存與緩沖作用時發(fā)生的堵料事件,根據精益管理思路,追蹤末端因素,在現有產品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從經濟性、適用性出發(fā),針對不同特性煙葉的來料含水率數據及堵料事件分析統計,運用非線性回歸分析模型,根據不同來料含水率制定相適應的喂料機底帶出料頻率,規(guī)范操作方式,最終減少堵料事件的發(fā)生頻次,提升切絲前流量控制的穩(wěn)定性,節(jié)約生產時間,降低堵料發(fā)生時煙葉消耗,節(jié)約設備改造時間與金錢成本,保障產品質量。
關鍵詞:柜式喂料機;流量穩(wěn)定性;非線性回歸分析;規(guī)范操作
引言
切絲工序作為制葉絲的轉序點,物料流量的控制對于產品的品質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柜式喂料機在煙葉暫存與切絲工序之間,與計量管配合,通過固定撥輥頻率,調整底帶頻率給下道工序定量喂料,起到穩(wěn)定煙草物料流量的作用。
而切絲前喂料機的堵料發(fā)生導致切絲機進料流量波動甚至中斷,在生產連續(xù)性上影響生產進度,在產品質量上造成切絲不均、跑片、碎絲等產品質量下降情況,從而對產品的品質產生不可彌補的影響。
1.問題現狀與原因分析
1.1數據分析
根據2013年10月到2013年12月生產期間的C線各牌號切絲前的堵料頻次調查結果:10月份到12月份之間,主要生產牌號為豪情、藍狼、軟紅, 堵料批次占生產批次比重分別為10月:21.95%;11月:13.04%;12月:7.85%。
堵料頻次最高的牌號為豪情。
通過對上述三個月現場堵料情況統計,切絲前的堵料情況主要發(fā)生在出口振槽與提升帶交匯處(如圖1所示)。
3.3無形效益
①數據分析能力提升
操作人員在工藝和設備方面的常識有所提高的同時,對質量分析工具的學習與實際運用,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
②統一操作手法,形成操作規(guī)范
操作手法根據不同牌號質量特性進行實踐,以符合實際生產需求,形成標準有利于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的指導與教學,并有效保證質量穩(wěn)定性。
4.結論
本文針對不同牌號的煙葉質量特性與工藝要求差異性,通過數據回歸分析與操作方法規(guī)范,尋找不同物料在同一設備上的適用性,無需通過高成本設備改造,而是以規(guī)范操作的方式,小成本改善生產過程中降低影響產品質量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是目前企業(yè)追求“精益生產”、“精益成本”、“精益質量”所極力倡導與易于推進的,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對人才培養(yǎng)與生產管理上皆具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耿修林.商務經濟統計學[M].科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2]龔江,石培春,李春燕.巧用EXCEL解決多元非線性回歸分析[期刊論文]-農業(yè)網絡信息2011,27(9)
[3]蓋均鎰.試驗統計方法[M].中國農業(yè)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