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淵
摘要:隨著斜交角度和寬跨比的增大,斜交橋在反力、內力及變形等方面的表現與正交橋相比差異越來越明顯,本文通過某三跨斜交45度簡支梁橋,詳細描述斜交橋梁的受力特點及橫梁對這些差異的影響。
關鍵詞:彎扭耦合;反力;變形;橫梁
隨著交通的發(fā)展,橋梁建設也迅猛發(fā)展,高等級公路上的中、小型橋梁為了服從線路的總走向,工程中往往設計成斜交的。相對于正交橋梁,隨著斜交角度的增加,斜交橋梁的受力特點也就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某三跨21+30+21m簡支梁斜交橋,橋寬34m,斜交角度45度,中跨30m梁采用預制小箱梁,橋面寬度34m,通過單梁與整體梁格分析比較,斜交橋當寬跨比及斜交角度較大時,反力、彎矩及變形都明顯區(qū)別于正交橋梁,以下將具體論述斜交橋在以上幾個方面的受力特點。
斜交橋橫梁的剛度對主梁的受力影響很大,為方便施工,本橋橫梁與支撐平行,共設兩道端橫梁,三道中橫梁,本文采用兩種橫梁剛度比較計算,橫梁厚度分別為0.35和0.5m。
圖1? 橋型布置立面圖
圖2? 橋型布置平面圖
圖3? 橫斷面布置圖
本工程斜交角45度,且寬跨比B/L=1.13,斜交梁特點鮮明,現從反力、內力、位移等方面分析不同橫梁剛度作用下斜交主梁的受力特點。
本橋施工過程為,1、吊裝預制小箱梁。2、連接橫向濕接縫。3、現澆后澆帶及二期鋪裝。
一、支座反力
運用剪力柔性梁格法理論,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Civil建立梁格模型,研究不同橫梁剛度作用下斜交45度對邊支座和中支座支撐反力的影響。
考慮到活載分布位置對邊梁反力影響較大,本文僅考慮恒載作用下斜交梁的受力特點。
圖4? 0.35m橫梁時支座反力
圖5? 0.5m橫梁時支座反力
表一? 單位(KN)
反力
斜交-橫梁0.35m
斜交-橫梁0.5m
平均反力
1153
1153
最大反力
1646
1691
計算結果表明,簡支斜交橋反力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梁特征,鈍角處反力遠大于銳角反力,且橫梁剛度對支座反力有影響,橫梁剛度越大,支座反力越不均勻,采用0.35m橫梁時,最大反力/平均反力=1.43,采用0.5m橫梁時,最大反力/平均反力=1.47。
二、邊梁內力
按照本工程的施工順序,二期荷載荷載作用前,斜交體系已經完成,因此二期荷載作用下的梁體彎矩能體現斜交梁的受力特點?,F建立斜交及正交三個模型比較二期荷載作用下主梁內力。
以下為二期荷載作用下各個體系下邊梁的內力。
圖6? 0.35m橫梁時內力
圖7? 0.35m橫梁時內力
圖8? 正交梁內力
表二:單位(KN*m)
最大內力
斜交-0.35m
斜交-0.5m
正交梁計算
彎矩
1367
1354
1586
結果表明:1、斜交梁內力小于正交邊梁內力。
2、斜交梁最大正彎矩不在跨中,而是偏向負彎矩。
3、橫梁處彎矩有突變,且梁端橫梁處為負彎矩。
4、橫梁剛度不同時,斜交邊梁內力也不同,剛度越大,正彎矩越小,負彎矩越大。
三、梁體變形
梁體在自重、整體升降溫等荷載作用下,會發(fā)生縱向變形,正交梁約束端水平位移相同,斜交梁因橫梁主梁變形方向不同,會同時發(fā)生縱向和橫向變形,且銳角和鈍角處變形量不同。
圖9? 恒載作用下梁體的縱向位移
圖10? 整體升溫作用下梁體的縱向位移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斜交梁在荷載作用下,變形有如下幾個特點:
1、恒載作用下梁體銳角處變形大于鈍角處變形,端橫梁發(fā)生扭轉。
2、溫度荷載作用下梁體變形為非線性,銳角變形大于鈍角變形,橫梁發(fā)生扭轉。
結論:通過以上比較,可以得出由于斜交橫梁的影響,斜交梁的受力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斜交梁梁端反力不均勻,負彎矩處反力最大,約為平均值的1/cos(φ),φ為斜交角度。且橫梁剛度越大,負彎矩處反力越大。2、由于彎扭耦合的影響,斜交梁主梁受力明顯減小,且隨著橫梁剛度的增大,主梁內力越小,這是因為隨著橫梁剛度增大,梁的扭矩也增大,主梁向下變形減小。3、梁體變形時梁端橫梁存在扭轉,銳角處變形大,鈍角處變形小。
基于以上受力特點,斜交梁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斜交因素,特別是斜交角大,寬跨比大的橋梁。1、支座反力應建整體梁格模型考慮,銳角處支座扭轉大,應采用較高支座。2、橫梁尺寸的選擇應綜合考慮主梁受力合理選擇界面尺寸,橫梁剛度越大,活載分配越平均,斜交梁特點越突出。3、因存在端橫梁扭轉,伸縮縫的寬度應比一般正交梁大。4、由于扭矩存在,主梁與后澆帶混凝土之間的連接應加強。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教材《橋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橋梁結構空間分析設計方法與應用》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