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林業(yè)廳
竹橋村森林面積約占106.7公頃,占竹橋村總面積的一半,水面面積約3.5公頃。村前一溪如帶,良田萬頃。村口老樟一株,下有“錫福廟”,略遠處有“紫瀾閣”遺址,村后樹竹繁茂,鳥鳴林幽。村旁風景林面積達13.33余公頃,主要樹種為苦櫧、櫟樹、楓香、樟樹等,白鷺、水鴨、野兔、錦雞出沒于林間田野。
竹橋村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明清時代的房屋建筑保存良好,現(xiàn)存完整的有109幢,其中有明代民居7幢,明代祠堂1幢,均為青磚黛瓦。這些建筑中,文林第、十家弄和八家弄3組建筑群甚為出色,均設有3門,即總門、巷門、大門,各有并排四五棟式樣相同的房屋,房屋有耳門相通,雨天來往,不用濕腳。
村有總門樓,遠案崇麓嶺,近案黃婆崗,始建于明初,為風水師廖禹先生所定。門樓前有古井3口,“品”字形排列,寓含為人、為學、經商都要講究品德之意。門樓內房舍儼然,宅櫛鄰比,戶近兩百,人近千丁。且有水塘七方,中間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俯瞰全村,似一柄巨扇。
竹橋村房屋為清一色板石墻裙,一般高1.5米,最高的2米,據(jù)說可有效防止盜賊打洞。房子排水通暢,每條巷子都有下水道。青石板鋪成的巷子有的僅2尺寬,縱橫交錯,組成內環(huán)、外環(huán),彎彎曲曲如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