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摘要】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教師如何處理。如果教師能巧妙處理學生的錯誤,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通過糾錯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意識,并利用學生改錯過程中的思維轉化,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數學課堂;錯誤利用;興趣;發(fā)現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08-01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哪個年級,也不論是哪些學生,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許多教師都認真探討了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積極思考對策以避免學生出現錯誤,同時也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對于如何充分利用學生出現的錯誤來為教學服務,卻很少見到。我想,既然學生的錯誤難以避免,一方面我們當然要力爭讓學生少犯錯;而另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錯誤來為我們的教學服務,通過它來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首先是從興趣開始的。我們必須誘發(fā)學生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從而調動其學習的內驅力,達到學習目標。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由于來自于學生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而并非是胡亂編制的,因此,它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著特殊的作用和重大的意義。我們應當及時把握學生的錯誤信息,及時反饋,不放過每一次有教育教學意義的錯誤,以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小數的減法”時,常見到學生有這樣的錯誤:10-0.2=8。針對這類常見錯誤,可能許多教師只是提示學生這題做錯了,應該怎么改正,然后給出正確答案。但也有些教師可能會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當然這樣的處理本身并沒有錯,只是它失去了一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教育時機。我在教學時做了另一種方式的處理——變換一個角度提問:本題答案錯了,請問如果要想得到0.8,那么要如何改變原題條件呢?請同學們試一試。這一反常規(guī)的提問,就把原來錯在一位學生身上的問題推廣給全班學生思考,同時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平時學生較少見到的,因此它馬上引起所有學生的興趣。他們展開積極的討論,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自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難事了。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有充分意識到答錯題的學生的錯誤所在,使一個學生的錯誤讓全班學生都吸取了教訓,并加以改正,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極為有效的。
二、利用學生的錯誤,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意識
發(fā)現意識的培養(yǎng)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千萬不能忽略。利用學生出現的錯誤來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意識的有效途徑。
在教學“帶余除法”時,學生常出現以下錯誤:0.63÷0.31=2……1。為了加強學生辨別錯誤的能力,加深印象,我把這個問題改編成判斷題:0.63÷0.31=2……1(),給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之后交由他們自由討論,最后我提問:“你們通過什么方法來判斷這個問題是錯的呢?”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探索,發(fā)現了幾種不同的判斷方法:
(1)驗證錯誤法:0.31×2+1=1.62≠0.63,所以是錯的。這是大部分學生采用的方法,也是通常的驗證方法。
(2)余數與除數比較法:余數1比除數0.31大,肯定是錯的。按照常理,余數值一定要比除數小,這是余數的基本概念。
(3)余數與被除數比較法:余數1比被除數0.64還大,肯定是錯的!雖然這只是少部分學生回答,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判斷方法。
以上例題雖只是個案,但類似的問題其實很多。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它來加強對學生發(fā)現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以上問題也可以看出,充分利用“錯誤”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本質,在糾錯的同時,更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層次地把握問題的要點,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意識。
三、利用學生的錯誤,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是貫穿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也是數學教學的落腳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多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樂于創(chuàng)新。我們應當注意發(fā)現學生的“別出心裁”,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在教學時應盡可能多地采用自由、開放的教學手段。利用學生平時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審視自己出現的錯誤,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式,進行有效的變題訓練,從而達到有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如,學生在完成如下一道練習時出現的錯誤較多:
比0.5小而比0.4大的數()。
A、沒有一個;B、有9個;C、10個;D、有無數個。
對此題能夠真正理解并正確做出解答的學生很少。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本題,完成符合題意的選擇,我在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原題進行了變化,把它分成2個問題:“要使答案A正確,應該怎樣修改原題目呢?”“要使答案B正確,又該怎樣修改原題呢?”引導學生分別從正反不同角度修正錯誤,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再如,上面我們提過的“10-2=8或8”的錯誤,教師沒有簡單就題論題,簡單改正,而是另辟蹊徑,讓學生修改條件,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很用也是很大的。
既然學生的錯誤不可避免,那么就讓我們充分利用這些錯誤,不回避錯誤,不簡單應付了事。其實只要利用得當,這些錯誤反而可以成為很好的教學素材,為我們的教學增色不少。我們千萬別小看這些錯誤,只要努力挖掘,總能有所創(chuàng)新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