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琨
作文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工程,同時也是一個老大難課題,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面對作文,老師怕教,學生怕寫,很多學生甚至發(fā)出“作文難,作文難,遇到作文就心煩”的感嘆。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筆者結(jié)合切身體會,總結(jié)出了優(yōu)化作文教學的四個步驟。
一、多讀會讀,重積累
學生要會寫作,除了“留心周圍事物”之外,還要有一定的閱讀積累。正所謂厚積才能薄發(fā)。因此,筆者非常注重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鼓勵學生每天堅持課外閱讀,或積累名言警句,或摘錄精彩片段,或吟誦詩詞小說,為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利用開展班級讀書會活動,指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并相機傳授作批注、作摘抄、多朗讀、勤發(fā)問等讀書方法和技巧。在布置學生閱讀時,筆者要求他們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摘下好詞好句,進行朗讀背誦,形成積累。同時,對發(fā)人深省的語句加上自己的批注,對不善領會處試著提問并記錄下來。這樣就彌補了學生們看書“不動腦筋”的問題,以“寫”促思,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閱讀效率。如我班一學生在采蜜本上摘錄了這么一段:“下雨了,我伸出雙手,頓時感到一陣涼爽,雨珠已經(jīng)把我干燥的雙手濕潤了。一陣風吹來,雨花飛濺,一粒更小的水珠飛進我的嘴里,一舔,涼絲絲的,甜蜜蜜的,一直沁入我的心脾?!比缓笏谙旅媾⒌溃骸耙话闳嗽趯懹昃皶r,都只寫視覺感受到的景物,而作者在寫雨景時,不但寫出了視覺感受到的雨景之美,還寫了觸覺、味覺,這樣去寫雨,給我們的印象是豐富的?!睂W生能夠這么全面深入地去思考一篇文章,其本身就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通過這樣的消化積累,相信學生已經(jīng)習得其法,何愁今后不會靈活運用?
二、從臨到創(chuàng),巧遷移
學生寫文章就像練書法,是需要有一個“從臨到創(chuàng)”的過程的。“仿”絕不是抄襲。較好的“仿”,其實是學生對范文學習體會而后內(nèi)化、繼而再外化成文的過程。這種“仿”包含了篇章結(jié)構的“仿”,文句表達技巧的“仿”,甚至也包含了人生價值觀、世界觀的“仿”。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筆者很注重對學生模仿能力的訓練,小至一個句子一個題目,大至一段一整篇,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模仿學習。如學了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后,筆者引導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模仿。學生有模仿課文題目的,擬出了《桃花·眉毛·剃須刀》;有模仿課文語言的,寫下了這樣的段落“我急忙跑到甘蔗地,充滿好奇心的我用稚嫩的聲音問:‘你們在干嗎,好好的怎么把甘蔗埋起來了?‘呵呵!你猜呢?爺爺神秘地笑了笑。‘哦,我知道了,你們一定是知道甘蔗怕冷,所以給甘蔗蓋上一床厚厚的被子,對吧?‘你真聰明!爸爸笑呵呵地說”。(《甘蔗地》)也有模仿課文結(jié)尾的,如“突然,妹妹叫了我一聲,叫我也去玩,我慢慢爬上了滑梯,滑了下去。??!在滑下去的那一瞬間,我仿佛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學生的模仿可謂精彩紛呈。
訓練久了,學生漸漸能夠自主模仿了;而模仿的文章多了,寫起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了。從臨到創(chuàng),集百家之長,最后融會貫通,這既是書法之道,亦是習作之道。
三、自批自評,善修改
寫成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修改。所謂“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習作的方法通常有自我修改、同桌互改、小組交流等,筆者要求學生在每次習作時都寫上批注,比如哪一句、哪一段寫得特別好,然后寫出好在哪里,美其名曰“自我欣賞”。既然強調(diào)要作批注,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在修辭、文法、細節(jié)上下功夫了,從開始的字詞到后來的句段,乃至最后的整篇。加批注的方法激發(fā)了他們寫出文采飛揚的文章的熱情。比如班上有一位同學在一篇習作中寫道:“花兒都耷拉著腦袋,像一個孩子被老師批評后一樣,垂頭喪氣的?!彼谂赃吪⒌溃骸拔野鸦▋恨抢X袋比喻成為一個受批評的孩子,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了。”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通過小作者的描寫,一個鮮活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其實她哪里知道,“花兒都耷拉著腦袋”這句話本身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
在“自批自評”“自我欣賞”的刺激下,學生交上來的習作不但錯別字少了,語句通順了,而且還出現(xiàn)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重視引導學生的“自批自評”“自我欣賞”,不但使學生感受到了習作的樂趣,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習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四、少改重評,多鼓勵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在《教海漫記》一書中寫道:“在作文教學中,我第一抓‘大典型——作文優(yōu)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只是用得恰當?shù)囊粋€詞,只是寫得漂亮的一句話或一個好的開頭、一個好的結(jié)尾,我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鼓吹?!边@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在習作評改中,我們也可以采用于永正老師的做法。
那又如何評分呢?一般教師都會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的方法,無論哪一種方法,其最后都是教師的一種“綜合評定”。筆者以為,我們需要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一個總體和細致的評價,“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過程”。比如這篇文章層次清晰,語句通順,筆者先評定一個總體分(可以是百分制或等級制),然后根據(jù)文中某幾處寫得特別精彩的地方,一處加一顆星,兩處加兩顆星,這兩類分相加就是學生本次習作的分數(shù)。
對于小學高段年級的學生來說,把文章寫得文通句順應該是沒問題的,他們所欠缺的是對語言較為細致的把握,而“星級獎勵制”正好能夠激勵他們在語言、細節(jié)上下功夫。經(jīng)過多次實踐,“星級獎勵制”大大促進了學生寫作的熱情,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