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檔案】
蔡小平,南京市東山小學校長,江蘇省基礎教育改革先進個人,南京市“陶行知獎”獲得者。擔任學校管理工作以來,以“思考—踐行”的方式行走,他不斷追尋著“教師充實而幸福,學生生動而優(yōu)雅”這一理想的教育境界;堅持“友善至善”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推進“友善用腦”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直以來,我都奉行“與人為善”的處世原則,踏上校長工作崗位以來,就把它逐漸融入自己的管理實踐,使之不斷滲透進學校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之中,逐步形成了“友善至善”的管理哲學。
“友善”一詞,有著豐厚的倫理與哲學內(nèi)涵?!坝选蹦恕芭c人為善”,“善”即“仁愛”,從這個層面講,“友善”要求我們與人相處時彼此要真誠相待,和睦和諧?!爸辽啤?,則事理當然之極也。主張“友善至善”是希望每一位師生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周遭的一切,最終達到精神修養(yǎng)的“至善”境界,從而實現(xiàn)學校精神文化層面的根本性改變。
《老子》云:“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弊裱坝焉啤钡脑瓌t,追求“至善”的境界,我在辦學實踐中,探索提出“善治”、“善能”、“善育”三條發(fā)展學校的管理策略。
“善治”——建立以“友善”為基調(diào)的管理制度。辦好一所學校,絕不是“看臉色做事”“拍腦袋辦事”,而是規(guī)范管理,依法治校。“善治必達情,達情必近人”。“友善”制度的最大特點,在于重視教師、學生、家長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全員參與、互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常在校務會議上強調(diào)“按章辦事,真心待人”的工作原則,提高所有領導成員“知他人之所思、察他人之所慮”的服務意識。我們堅持把所有關(guān)乎師生的事,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友”“善”相輔,學校管理便能事事順利。事順則人和,人和而校治。
“善能”——欣賞、尊重教師的個性,促進教師團隊發(fā)展?;凇坝焉啤崩砟畹慕處煱l(fā)展策略,一方面是要發(fā)現(xiàn)每一位教師的閃光之處,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專業(yè)特性,堅定地相信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他們扎扎實實為學生,勤勤懇懇為教學,就能成為學生喜歡、家長信任的好老師?!靶g(shù)業(yè)有專攻”,讓教師在各自所擅長的領域內(nèi)有所攻、有所長,其意義不僅在于培養(yǎng)出一大批“一專多能”的優(yōu)秀教師,更在于讓教師在這樣的自我認同與他人認同中尋找到發(fā)展的生長點。另一方面,“一人行速,眾人行遠”,“善能”還表現(xiàn)在促進和打造教師間和諧融洽、互學互助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友善”理念的引領下,團隊合作成為教師教育行走的重要方式。
“善育”——理解兒童,適合兒童,發(fā)展兒童?!懊總€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包含著我們對“善育”深刻的理解:相信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平臺與引導,他們都能成為具有獨特生命價值的個體;相信學生并不是學不會,而是還沒有掌握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友善用腦”的課堂上,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他們運用健腦操、冥想、思維導圖等多種策略,調(diào)節(jié)學習狀態(tài),健康學習、全腦學習;他們在團隊中主動互助、善于思辨、積極展示。想要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環(huán)境,環(huán)境變了,人也就被改變了。我們積極培塑“善育”環(huán)境,使之逐漸滲入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深入每一位師生心中,時刻彌漫在孩子們周圍,實現(xiàn)培養(yǎng)“生動優(yōu)雅的夢想少年”的育人目標。
“友善至善”,究其根本,在于實現(xiàn)制度管理與人格管理的和諧相融。她既強調(diào)制度的規(guī)范作用,又強調(diào)人格對精神的感召作用;既通制度管理之要,又得文化管理之髓,是一種剛?cè)岵墓芾碚軐W。我以為她還包含著一種“順天致性”的隱喻,學校管理者就是“種樹人”、“耕地者”。培育出一方“友善”的沃土,“友善之花”便會自然綻放,“友善之果”便會掛滿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