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藝芬
低年級的課本常常是文字當中配有優(yōu)美生動的插圖,很明顯教材編排的用意是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走進文本、理解文本,同時也為今后的看圖寫話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可見,看圖寫話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學生在看圖寫話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一些問題,如看不懂圖、寫不出話來;寫出的話呆板、沒有生氣;表達不清、語無倫次;用詞不準確,閩南式普通話嚴重等。低年級看圖寫話要求雖然不高,但對于剛剛接觸這個新知識的學生可不是小問題。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把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課程目標”看似簡單,但卻包含了諸多要素,學生想寫清楚并不容易,寫好更是不易。教師就要耐心指導,講究方法,深入挖掘圖片信息,指導學生形象、生動地描述出圖片的內(nèi)容,讓學生的看圖寫話作文龍馬奔騰,生龍活虎,輕舞飛揚。教師在指導看圖寫話習作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仔細看圖,學會觀察
小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內(nèi)容空洞,敘述抽象的毛病,就在于不善于對寫作對象進行細節(jié)描寫。葉圣陶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以開拓兒童的想象,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圖畫的教材因素對孩子進行寫話訓練。“
1.觀察圖畫一定要仔細。當教師把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小學生都會興趣盎然地觀察圖畫,但在表達這幅畫內(nèi)容的時候,往往會片面、單調(diào)、胡言亂語、毫無目的,并且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很多學生再潦草看完畫之后,便無法集中把注意力轉(zhuǎn)到畫面的意義上來,因而老師的指導觀察非常關鍵。比如,我在教學生寫《春天來了》,先為學生獻上一幅充滿勃勃生機的春天圖畫,學生便不由自主地被畫面吸引過去,這時我問他們:圖上畫的什么,他們便七嘴八舌地告訴我有:小朋友、草地、小樹、鮮花、小溪、房子、小鳥、小山,還有蜜蜂和蝴蝶。這時候?qū)W生你一言,我一語,大家說得挺豐富的,但還不夠完整,我繼續(xù)提問:你們能用幾句話告訴老師,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圖上的人、小動物們在做什么呢?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又從部分回到整體,對于自己觀察目的、表達的意識更為清楚,寫時也能表達連貫。
2.觀察圖畫還可以按照一定順序。如果學生想要寫一篇比較生動的寫話來,教師還要善于指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細節(jié)觀察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大到小。比如,學生觀察《春天來了》這幅圖時,教師提問:遠處有什么?生答:有山、樹林、房子等。師問:那遠處呢?生答:近處有小朋友、花兒、小草、小鳥等。通過這樣的觀察,學生在言語表達上才不會東拉西扯、東拼西湊,同時還要對這些景色進行細致的展開形容,比如,師問:怎樣的春天、小草?生答:溫暖的、美麗的春天,綠油油、一望無際的小草等??梢栽诩氈掠^察上加上顏色、形狀等各方面細節(jié)的描述,學生就輕輕松松地把整個春天寫得更加完美了。
假設是多幅圖,重點是要重視圖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要先引導學生一幅一幅地觀察,看看每幅圖畫的是什么,再把每幅圖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再把多幅圖聯(lián)系起來,從而明白事情的發(fā)展變化。
二、感受生活,聯(lián)系實際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很多圖片所反映的內(nèi)容其實都是源自于生活,所以只要用心感受生活,你就能下筆如有神。我們生活中有秀美的田園風光,豐富的校園生活,純樸的人土風情,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層出不窮的新人新事等。作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留心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才能獲得新鮮豐富的好材料,才能有感于心,獲得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激情。比如,看圖寫考試:今天剛好進行考試,考完試后,及時組織學生結(jié)合圖畫進行回憶:考試前你作了哪些準備,要注意什么?拿到試卷看到題目之后,會想什么?做些什么?考完試后有什么樣的心情?也可以想想考試現(xiàn)場是怎樣的?學生紛紛議論,暢所欲言。隨后,引導學生把事情經(jīng)過寫下來,這樣學生不但受到了思想教育,還提高了從生活捕捉材料的興趣和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較為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更應注重興趣教學。在看圖寫話中,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圖畫演一演,比一比,唱一唱,找一找等活動,以此來大大增強他們的寫作欲望。比如,圖中畫了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在地,這位小朋友很傷心。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讓學生扮演摔倒的小朋友,其他學生一定要仔細觀察,并且比一比,看誰的眼睛最銳利,說一說,看誰說得最多。通過這樣的情境,學生便躍躍欲試,通過實踐,體驗更為豐富,對于畫面的描述也更為清楚、生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參與活動,鼓勵他們多看、多聽、多記、多想,不要把寫話教學局限于語文教材的寫話訓練上。
四、善于鼓勵,增強興趣
學生對作文興趣與否,還與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以來,教師在給學生評改習作時,總是打分低,批評多,表揚鼓勵少,致使很多學生失敗的感受較多,成功的體驗較少,大大挫傷了寫作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因而要注重點評形式,多表揚,多鼓勵,多多尋找學生習作上的閃光點,激起學生的習作興趣。對于不同層次的習作,我有不同的評價要求,對于習作有進步的,我會多多鼓勵,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我會在教室里的學習廣角處張?zhí)寣W生之間學會交流、學會欣賞、學生分享,讓小作家體驗到寫作的樂趣;對于習作基礎差的學生,我要善于捕捉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好詞佳句,也要給予熱情的表揚,讓他們不會失去對于寫作的信心。我還利用學校的校訊通平臺,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發(fā)表在網(wǎng)上,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鼓勵,同時還設立了手機微信,時時與班里一些習作愛好者進行交流、探討,讓他們的寫作興趣越越濃,越來越有動力。
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應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才能“寫”得生動具體、豐富多彩。有心插柳柳成蔭,在教學中只要我們能積極探索,注意引導,必能會使學生樂于表達,樂于下筆。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