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莊
話說孫二娘和張青在孟州道十字坡開客店,婦唱夫隨,潛心經(jīng)營,生意倒也興隆。
十字坡客店最出名的菜肴,乃是“孫氏大包”,號稱“孟州名吃”。采用老孫家獨家祖?zhèn)髅胤?,精心烹制,鄉(xiāng)人贊譽“頂風十里香,聞味醉倒人”。每天十字坡客店門前,買包子的人排成一條長龍。
老百姓嘴饞,地方官一個個也都是吃貨。知縣、縣丞、縣尉、主簿、典史、驛丞、提轄、都頭、押司、里正、保長……但凡有些職權(quán)的官員首腦,天天安排公差來買孫氏大包。說是買,其實既不排隊,也不給錢,公差們打上白條,吆喝一聲年底一起結(jié)算,或者用賦稅抵扣,就提起包子揚長而去。
客店是小本生意,經(jīng)不起賒欠。欠到三百兩紋銀的時候,孫二娘撐不住了,銀牙一咬,要到縣衙里去討賬。
張青慌忙攔住孫二娘:“娘子,去不得。那些官差老爺們說了,年底一起結(jié)算,人家還能不講信用?現(xiàn)在還不到年底,惹惱了官差老爺們,我們可是吃不了兜著走?!?/p>
孫二娘啐了張青一口:“看你那膽小的慫樣!吃我的包子給我銀子,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他們還能吃了老娘不成!也罷,我們先去借些本錢,且到年底一起找官差老爺們要吧?!?/p>
轉(zhuǎn)眼到了年底,雪花飄,爆竹響,年味漸濃。
孫二娘盤點了一下,官府的欠賬已經(jīng)達到七百兩紋銀?;镉媯兊戎ゅX,肉店面店的老板也來要賬。孫二娘連忙打發(fā)張青去縣衙討賬。
張青抱著一大包白條,興沖沖地去了。半晌工夫,張青耷拉著腦袋回來了。
孫二娘喝問張青怎么回事。張青咕噥道:“衙門說年底工作忙,檢查多,經(jīng)費緊張,讓我們在店里等著。我去要賬,我看人家煩著呢,對我呼來喝去的?!?/p>
孫二娘大怒:“真是混帳!世道反了,欠債的倒成了大爺。老娘我親自去討?!?/p>
好一個母夜叉,換一身輕便裝束,薄施粉黛,風情裊裊,徑奔縣衙而去。
那主簿見了孫二娘,雙眼瞇成一條線,在二娘的俏臉和豐胸之間繞梁三匝,滿臉堆下笑來:“些微欠賬,早就想還,驚動美女老板娘親動嬌軀,倒顯得我不憐香惜玉了?!币贿呎f著,一邊伸手來握孫二娘的玉手。
孫二娘瞪他一眼,把雙手藏在身后。
主簿低聲一笑,將老臉湊近二娘的粉腮:“此處人多喧擾,我去孟州大酒店開好房間,與二娘攏攏賬目如何?”
二娘看透了主簿的意圖,按捺不住心頭怒火,一個巴掌掄過去,主簿臉上立刻隆起五道紅印。
二娘罵道:“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你縣衙里,我客店里,哪里不能攏賬?要老娘去孟州大酒店開房做甚?你分明是個貪官淫賊!”
幾個衙役聽到喧鬧,圍攏過來要抓捕孫二娘。孫二娘本是練武出身,絲毫不懼,拉開架式,就要動手。
主簿一手捂著臉,一手揮動著制止衙役:“好男不與女斗,讓孫老板走。想要賬,等著吧!”
“欠賬不還,老娘去告你們?!睂O二娘說著,大踏步走出縣衙。
“隨你告,等著瞧!”主簿惡狠狠地說。
孫二娘回到十字坡客店,氣呼呼地動手寫訴狀。
張青愁眉不展,十分擔心:“民告官,難于上青天;官治民,狂風吹浮塵。得罪了官府,我們沒有安靜日子過了,這十字坡客店恐怕也要關(guān)門大吉了?!?/p>
孫二娘銀牙緊咬,柳眉倒豎:“你少聒噪,老娘就不信天下沒有王法!”
狀子遞了上去,卻一如石沉大海。
孫二娘令張青隔三差五地去催促打聽。知縣怒道:“本縣按法律程序正在組織調(diào)查,沒有一年半載豈能調(diào)查清楚?奸商刁民再來催問搗亂,亂棍打出!”
眼看年關(guān)迫近,孫二娘和張青愁眉不展,唉聲嘆氣。
忽一日,十字坡客店來了一位白面書生,聞聽此事,對二娘夫婦道:“我有一計,可討得欠賬。如今地方官員欺上瞞下,粉飾太平,最怕的是老百姓聚集上訪。你們可做大旗一面,寫上冤屈,多組織幾人去孟州游行,并叫嚷要去汴京上訪。知縣必懼,欠賬必還?!?/p>
孫二娘大喜,謝過白面書生,連夜做出大旗,上書:“欠包子錢七百兩,縣衙賴賬不還錢”,帶領(lǐng)廚師、服務(wù)員、家丁,浩浩蕩蕩,一路高擎大旗,徑奔孟州而去。
早有人報告知縣。二娘等一干人未及進孟州城,就被主簿領(lǐng)著二十個衙役,帶著七百兩紋銀,快馬加鞭趕上,給截了回去。
孫二娘看欠賬到手,就順水推舟,返回了十字坡客店。
不幾日,十字坡客店是賣淫嫖娼窩點、賣人肉包子、偷稅漏稅的傳言,就在街上瘋傳了開來。
捕快們開始天天光臨十字坡客店,搜查,盤問。
十字坡客店立馬門可羅雀,再也沒有人敢到客店住宿吃飯,一籠籠香噴噴的孫氏大包只有發(fā)霉、扔掉。
廚師、服務(wù)員和家丁們一個個跑得無影無蹤。
孫二娘氣得粉面血紅,提了一把菜刀,要去縣衙里拼命。
張青一把抱住二娘,央求道:“娘子且莫沖動,去縣衙拼命于事無補,反會授人把柄,無異自投羅網(wǎng)。那白面書生走時,贈我一個錦囊,囑我在走投無路時打開。我們不妨一看,再做打算?!?/p>
張青從腰間解下錦囊,抽出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吾計雖能討得回債,客店卻必會遭官府報復(fù)。走投無路時,梁山歡迎您!”落款是吳用。
孫二娘長嘆一聲,落下兩行清淚:“我老孫家數(shù)代苦心經(jīng)營的十字坡客店和孫氏大包,卻毀于一次討賬。不上梁山,還能何為?胳膊擰不過大腿,我們就去找成千上萬條胳膊,一起來擰!”
夫妻二人連夜燒了客店,投奔水泊梁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