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罡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時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顱腦外傷患者,根據(jù)治療時機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患者在傷后12~15 d給予高壓氧治療,對照組60例患者則在傷后16~30 d給予高壓氧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1個月,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GCS評分以及療效進行統(tǒng)計對比。 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58/60),高于對照組的81.7%(49/60)(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評分,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顱腦外傷;高壓氧;治療時機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b)-00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comparison of applying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in different tim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reatment time.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60) were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fter 12~15 days injury,the control group (n=60) was give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fter 16~30 days,two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a month.After treatment,GCS scor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tatistic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7% (58/6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1.7%(49/60)] (P<0.05); the GC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CS score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trauma;Hyperbaric oxygen;Treatment time
顱腦外傷是神經(jīng)外科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傷性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預后差、死亡率高的特點,隨著交通事故的增多,此類疾病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升高,如何能在患者康復期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幫助患者改善預后是臨床研究的熱點話題[1]。高壓氧是目前用于顱腦外傷患者康復期的有效治療手段,但在治療時機的選擇上,尚沒有定論[2]。筆者就不同時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顱腦外傷患者,根據(jù)患者的體征、癥狀、病史以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致傷原因包括車禍84例,高空墜落22例,鈍器擊傷14例,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顱骨骨折62例,硬膜外血腫24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19例,硬膜下血腫15例,行清除血腫術或減壓治療92例。根據(jù)兩組患者的治療時機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患者包括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29~66歲,平均(41.4±9.6)歲;對照組60例患者包括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27~66歲,平均(42.1±8.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包括降顱內(nèi)壓、抗感染、止血、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支持以及皮質激素等,需手術治療者給予急診手術,在患者情況穩(wěn)定后開始接受高壓氧治療。觀察組患者于傷后12~15 d開始治療;對照組患者則于傷后16~30 d開始治療。治療儀器為國產(chǎn)中型醫(yī)用高壓氧艙,調整艙內(nèi)壓力為0.22~0.23 MPa,加壓時間10~15 min/次,減壓時間15~25 min/次,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面罩吸氧,穩(wěn)壓吸氧保持60~70 min,間隔休息時間為5 min,休息過程中吸入空氣。兩組患者均1次/d,10 d為1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均給予相同的康復治療及訓練措施,包括四肢按摩、運動指導及中醫(yī)針灸等,治療3個療程后進行療效判定。
1.3 觀察指標endprint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GCS評分)[3]進行評定對比,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及肢體運動3方面,總分為15分,13~14分視為輕度昏迷,9~12分視為中度昏迷,3~8分為重度昏迷。
1.4 療效判定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判定[3]。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肢體功能恢復,能夠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肢體功能基本恢復,能獨立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無效:未能達到以上兩種標準,或出現(xiàn)加重者??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58/60),高于對照組的81.7%(49/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GCS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GC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蘇醒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蘇醒時間為(21.2±4.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5.4±5.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患者頭部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病情復雜,變化快,預后較差,如果不能積極治療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患者死亡。高壓氧用于顱腦外傷康復期的臨床療效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主要優(yōu)勢在于:①能夠促進腦血管收縮,改善顱內(nèi)壓,促進腦部供氧和局部血液循環(huán),恢復受傷區(qū)域的血液供應,加速受損腦組織的修復,從而達到恢復腦組織正常代謝的目的,消除缺氧導致的惡性循環(huán),加速患者機體恢復和醒覺[4];②增加腦干供血,通過提高氧分壓來促進腦干上行性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興奮性,加速對缺血組織的修復;③消除神經(jīng)細胞的水鈉潴留情況,恢復Na+-K+泵功能平衡,減少組織水腫,改善微循環(huán),促使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加速半暗帶細胞功能的恢復[5]。
在治療方案的選取上,除了治療方式,治療時機的選取也尤為重要[6]。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治療時機選取與患者的預后情況密切相關。從本文研究來看,在患者傷后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改善GCS評分,提高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7%,與王玉梅等[7-8]的研究結果相近,說明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應當在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開始,能夠有效改善預后,提高療效。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9-10],除了治療時機外,延長5~10個療程也能有效改善中重度顱腦外傷的癥狀,降低傷殘率,但由于患者主觀因素及條件所限,未能完成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評分,縮短蘇醒時間,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方如勝.神經(jīng)外科診療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168.
[2] 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79-326.
[3] Kaya RA,Türkmenoglu O,Ziyal IM,et al.The effects on prognosis of surgical Transylvanian transinsular approach[J].Surg Neurol,2003,59(3):176-183.
[4] 高春錦,楊捷云.高壓氧醫(yī)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
[5] 王冠軍.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時機、療程與療效的關系[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7,12(5):392-393.
[6] 崔大明.高壓氧治療進展[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5,32(3):371-373.
[7] 王玉梅,劉世勤.高壓氧治療在重型顱腦損傷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0):166-167.
[8] 李曉衛(wèi).高壓氧治療中重型顱腦損傷的時機及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22(9):846-847.
[9] Daousi C,Benbow SJ,MacFarlane IA.Electr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 Med,2005,22(4):393-398.
[10] Peric Z.Influence of low-intensity laser therapy on spatial perception threshold and electroneurographic find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Srp Arh Celok Lek,2007,135(5-6):257-263.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GCS評分)[3]進行評定對比,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及肢體運動3方面,總分為15分,13~14分視為輕度昏迷,9~12分視為中度昏迷,3~8分為重度昏迷。
1.4 療效判定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判定[3]。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肢體功能恢復,能夠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肢體功能基本恢復,能獨立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無效:未能達到以上兩種標準,或出現(xiàn)加重者??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58/60),高于對照組的81.7%(49/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GCS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GC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蘇醒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蘇醒時間為(21.2±4.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5.4±5.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患者頭部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病情復雜,變化快,預后較差,如果不能積極治療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患者死亡。高壓氧用于顱腦外傷康復期的臨床療效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主要優(yōu)勢在于:①能夠促進腦血管收縮,改善顱內(nèi)壓,促進腦部供氧和局部血液循環(huán),恢復受傷區(qū)域的血液供應,加速受損腦組織的修復,從而達到恢復腦組織正常代謝的目的,消除缺氧導致的惡性循環(huán),加速患者機體恢復和醒覺[4];②增加腦干供血,通過提高氧分壓來促進腦干上行性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興奮性,加速對缺血組織的修復;③消除神經(jīng)細胞的水鈉潴留情況,恢復Na+-K+泵功能平衡,減少組織水腫,改善微循環(huán),促使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加速半暗帶細胞功能的恢復[5]。
在治療方案的選取上,除了治療方式,治療時機的選取也尤為重要[6]。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治療時機選取與患者的預后情況密切相關。從本文研究來看,在患者傷后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改善GCS評分,提高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7%,與王玉梅等[7-8]的研究結果相近,說明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應當在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開始,能夠有效改善預后,提高療效。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9-10],除了治療時機外,延長5~10個療程也能有效改善中重度顱腦外傷的癥狀,降低傷殘率,但由于患者主觀因素及條件所限,未能完成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評分,縮短蘇醒時間,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方如勝.神經(jīng)外科診療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168.
[2] 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79-326.
[3] Kaya RA,Türkmenoglu O,Ziyal IM,et al.The effects on prognosis of surgical Transylvanian transinsular approach[J].Surg Neurol,2003,59(3):176-183.
[4] 高春錦,楊捷云.高壓氧醫(yī)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
[5] 王冠軍.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時機、療程與療效的關系[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7,12(5):392-393.
[6] 崔大明.高壓氧治療進展[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5,32(3):371-373.
[7] 王玉梅,劉世勤.高壓氧治療在重型顱腦損傷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0):166-167.
[8] 李曉衛(wèi).高壓氧治療中重型顱腦損傷的時機及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22(9):846-847.
[9] Daousi C,Benbow SJ,MacFarlane IA.Electr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 Med,2005,22(4):393-398.
[10] Peric Z.Influence of low-intensity laser therapy on spatial perception threshold and electroneurographic find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Srp Arh Celok Lek,2007,135(5-6):257-263.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數(shù)(GCS評分)[3]進行評定對比,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及肢體運動3方面,總分為15分,13~14分視為輕度昏迷,9~12分視為中度昏迷,3~8分為重度昏迷。
1.4 療效判定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判定[3]。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肢體功能恢復,能夠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肢體功能基本恢復,能獨立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無效:未能達到以上兩種標準,或出現(xiàn)加重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58/60),高于對照組的81.7%(49/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GCS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GC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 兩組蘇醒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蘇醒時間為(21.2±4.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5.4±5.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外傷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患者頭部所造成的創(chuàng)傷,病情復雜,變化快,預后較差,如果不能積極治療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患者死亡。高壓氧用于顱腦外傷康復期的臨床療效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主要優(yōu)勢在于:①能夠促進腦血管收縮,改善顱內(nèi)壓,促進腦部供氧和局部血液循環(huán),恢復受傷區(qū)域的血液供應,加速受損腦組織的修復,從而達到恢復腦組織正常代謝的目的,消除缺氧導致的惡性循環(huán),加速患者機體恢復和醒覺[4];②增加腦干供血,通過提高氧分壓來促進腦干上行性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興奮性,加速對缺血組織的修復;③消除神經(jīng)細胞的水鈉潴留情況,恢復Na+-K+泵功能平衡,減少組織水腫,改善微循環(huán),促使側支循環(huán)的形成,加速半暗帶細胞功能的恢復[5]。
在治療方案的選取上,除了治療方式,治療時機的選取也尤為重要[6]。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治療時機選取與患者的預后情況密切相關。從本文研究來看,在患者傷后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改善GCS評分,提高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7%,與王玉梅等[7-8]的研究結果相近,說明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應當在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開始,能夠有效改善預后,提高療效。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9-10],除了治療時機外,延長5~10個療程也能有效改善中重度顱腦外傷的癥狀,降低傷殘率,但由于患者主觀因素及條件所限,未能完成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評分,縮短蘇醒時間,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方如勝.神經(jīng)外科診療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168.
[2] 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79-326.
[3] Kaya RA,Türkmenoglu O,Ziyal IM,et al.The effects on prognosis of surgical Transylvanian transinsular approach[J].Surg Neurol,2003,59(3):176-183.
[4] 高春錦,楊捷云.高壓氧醫(yī)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5.
[5] 王冠軍.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時機、療程與療效的關系[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7,12(5):392-393.
[6] 崔大明.高壓氧治療進展[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5,32(3):371-373.
[7] 王玉梅,劉世勤.高壓氧治療在重型顱腦損傷康復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0):166-167.
[8] 李曉衛(wèi).高壓氧治療中重型顱腦損傷的時機及并發(fā)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22(9):846-847.
[9] Daousi C,Benbow SJ,MacFarlane IA.Electric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 Med,2005,22(4):393-398.
[10] Peric Z.Influence of low-intensity laser therapy on spatial perception threshold and electroneurographic find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Srp Arh Celok Lek,2007,135(5-6):257-263.
(收稿日期:2014-06-26 本文編輯:許俊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