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在二十多年前我小的時候,家鄉(xiāng)人管中秋不叫“中秋”,叫“八月中”。
雖然八月中不像過年那樣隆重,但小時候八月中還是大人比較重視的節(jié)日。那些年,月餅是稀罕的東西,得用錢買,所以吃到的機(jī)會并不多。一般到了中秋節(jié),大人們會買點(diǎn)肉和糖果回來就算過節(jié)了。
那一年的中秋節(jié),二哥8歲,我6歲,家里剛剛蓋新房不久,欠了外面不少債,一家人都盡量節(jié)衣縮食擠出錢來還債,媽媽也是沒日沒夜地在田地里干活,想多點(diǎn)收成快點(diǎn)還債。
小孩子平時沒啥吃頭,就特別地盼望過節(jié)。可是中秋節(jié)那天很失望,媽媽大清早就上田里干活去了,家里什么也沒買。媽媽中午是不回家的,她早上出門時帶了一搪瓷缸飯菜,中飯就在田里吃。
我和哥哥吃了冷冰冰的中飯之后,就覺得嘴里淡得要飛得出鳥兒來,尋思著要找點(diǎn)什么東西解解饞??墒欠瓉矸?,家里什么好吃的也沒有。自從蓋房子后,媽媽炒菜放油恨不得用筷子蘸,怎么可能會花閑錢買零嘴兒給我們吃。
正在我們悵然若失的時候,忽然聽到“叮叮當(dāng),叮叮當(dāng)”的聲音,哥哥拉起我拔腿就往外跑,說“換糖粑的來了,趕快去看!”
所謂糖粑,就是凝固了的麥芽糖。
換糖小販挑著的籮筐里,是一塊方形木板,木板上平鋪著薄薄的一層麥芽糖。金黃色的,有著微微的波浪形花紋,麥芽糖表面還有一層若有似無的薄粉。
小販的擔(dān)子已經(jīng)被許多孩子圍住了,孩子們都盯著金黃的麥芽糖,眼里閃著渴望的光。麥芽糖不是拿錢買的,可以拿廢舊東西換,塑料紙、穿破了的涼鞋、廢鐵絲等都可以。小販知道孩子們口袋里是不太會有錢的,但廢舊物品孩子們卻可以找得到。
隔壁的孩子馬紅拿來了一把生了銹的鐵絲,還有一些塑料紙來了,只見那個小販?zhǔn)蘸民R紅的東西之后,拿出一把小薄刀,一把小釘錘,薄刀對準(zhǔn)糖粑,小釘錘當(dāng)當(dāng)當(dāng)敲幾下,一小塊糖粑就敲下來了,然后把敲下的糖粑遞到馬紅的手上。
馬紅捏著那一小塊糖粑,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炫耀似地咂巴著嘴:“真脆真甜啊!”
6歲的我哪里經(jīng)得了這種誘惑,我哼哼著搖著哥哥的手,哥哥,我也要吃糖粑。哥哥的喉嚨也在一聳一聳,他也想吃了。可是家里沒有廢東西啊。涼鞋帶斷了幾次了,媽媽拿一根小鋼鋸在火里燒一會兒,往鞋帶斷裂處一熔,哧,冒起一小股焦煙,鞋帶就粘好了。雖然結(jié)縫處一點(diǎn)黑黑的印子,但還是可以再穿的。
好容易盼到鞋帶斷的次數(shù)多了,不好粘,心想這下可以拿去換吃的了吧,可是媽媽干脆拿剪刀把鞋帶剪掉,給我們當(dāng)拖鞋穿。
可是那金黃的糖粑……又有幾個人從家里拿來廢東西換糖了,眼看木板上的糖粑越來越少了,我生怕等會都換光了,就哼得更大聲,更加使勁地?fù)u哥哥的手臂。
哥哥帶我回到家中,翻箱倒柜地找。最后哥哥墊著板凳終于在五斗櫥那個最高的抽屜里找到了一把很重的大鎖。哥哥說,我們家門上都有鎖,這鎖也沒見媽媽用過,一定是沒用的。
換糖小販接過哥哥遞來的大鎖,臉上閃過瞬間的驚喜,既而還鬼祟地四下張望了一下。但那時我和哥哥都不能理解這些,我們都專注地盯著金黃的麥芽糖了。小販拿起薄刀和釘錘,敲下一大塊糖粑遞給哥哥,比馬紅的那塊大多了。旁邊的孩子們看得都瞪圓了眼睛,我和哥哥得意地捧著糖粑趕緊往家跑。我們換過糖粑后,小販也挑起擔(dān)子急急忙忙走了。
那一天,我和哥哥好好過了把糖粑癮,糖粑很甜,甜得我糇了嗓子。
天擦黑時,媽媽從田里回來了,媽媽問我們,餓了吧。我脆生生地說,不餓,媽媽,我和哥哥吃了老多糖粑,一點(diǎn)都不餓。
哪來的糖粑?媽媽突然看到打開的五斗櫥抽屜,仿佛猛地意識到什么,趕緊查看,我聽到媽媽驚叫一聲:家里那個大銅鎖呢?!
哥哥挨了媽媽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一頓打,我的腦門上也挨了媽媽一巴掌——那個大鎖是個十足的大銅鎖,是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很珍貴。
媽媽那天晚上躺在床上,晚飯也沒做。我和哥哥知道犯了大錯,害怕得縮在墻角不敢動。后來夜深了,我靠在哥哥身上睡著了。
這么多年,還記得媽媽當(dāng)時心痛失望的眼神。而我們,為了一塊糖粑的甜,卻受了挨打和害怕的苦。
想起那時候的小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嘴里一塊水果硬糖,就會央求道,咬一小塊給我吧。吃糖的孩子很不情愿地用手從嘴里拿出糖,咬一小小塊,送進(jìn)對方嘴里,說,只能給你這么多了,我也就這么一小塊。討糖的孩子一臉陶醉地小心享受著那絲絲的甜。
這樣的場景,也許如今的孩子難以想象,也永遠(yuǎn)不會出現(xiàn)在如今的孩子身上。就算大白兔奶糖,現(xiàn)在的孩子也是不屑一顧。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童年。但是誰又能說,那種缺乏甜味的童年不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呢?希望集團(tuán)創(chuàng)始人劉永好在20歲之前,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子,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他童年與少年時的夢想就是什么時候可以一周吃一次回鍋肉,兩天吃一次麻婆豆腐。這樣的日子真是太美了!
當(dāng)日后擁有數(shù)百億身家的劉永好,被人問及秘訣時,他不假思索地說:“其實(shí)沒什么秘訣,很簡單,就兩個字——吃苦。我在20歲之前的經(jīng)歷,感受最深的就是吃苦教育,這是人生最大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這些苦難,給了我信念、力量,同時也賦予我雄視天下,克服困難與坎坷的毅力與勇氣。”
因此,20多年前中秋節(jié)的那次挨打的“苦”,以及其后在人生歷程中遇到的諸種“苦”,我都不再刻意回避。
因?yàn)?,我懂得——甜苦相融,才是人生?/p>
(摘自《少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