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任免
中央:
何立峰 任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
胡靜林 任財政部副部長
張沁榮 任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
吳尚之 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
馮巍 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慎海雄、于紹良 任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彭樹杰 任新華通訊社副總編輯
周濟 任中國工程院院長,王玉普、樊代明、陳左寧、徐德龍、劉旭 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鄒銘 任中國老齡協(xié)會會長
鐘自然 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
杜淵泉 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è)監(jiān)事會主席
地方:
應勇 任上海市委副書記
(來源:人民網)
基層聲音
如何做到授人以“漁”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領導干部究竟給廣大老百姓送去了什么。是“魚”,還是“漁”?抑或二者兼有?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在元旦、春節(jié)等節(jié)慶假日中為困難群眾送上一點生活用品和慰問金,的確能解一時之急,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贊譽。然而,授人以“魚”等形式的慰問活動,其內容幾乎只停留在米面油鹽衣被上,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真正的貧困問題。眾所周知,貧困山村之所以貧困,貧困戶之所以貧困,最重要的是缺乏穩(wěn)定可靠的經濟來源,缺信息、少門路、無點子,沒有真正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徑和辦法。
因此,為廣大群眾謀利益,做農民朋友貼心人,就必須和人民群眾一起研究發(fā)展問題,找致富門路,謀增收良方。
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平日里開展好調查研究,做好“民情日記”和幫扶“臺賬”,認真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捕捉第一線信息,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憂、所盼,有針對性地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找出貧困癥結,制定出脫貧方案,給他們送致富“點子”、送脫貧技術、送創(chuàng)業(yè)貸款,謀劃、協(xié)調和幫助他們尋找到一個適合自身實際條件需要的發(fā)展空間,切實做到授人以“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
“授人以漁”,一個重要的思想前提就是領導干部要淡化“官念”。在基層的實際工作中,有的領導干部公仆意識日漸淡薄,官老爺意識日益滋長:在群眾面前板著面孔、擺著架子,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與群眾談話不是平等交流、協(xié)商互動,而是疾言厲色、發(fā)號施令……這樣的態(tài)度和做法會自覺不自覺地在自己與人民群眾之間筑起一道思想和感情的藩籬,使群眾因心生畏懼而不敢說實話、道實情,因心懷抵觸而疏遠之、厭惡之。以這樣的態(tài)度和做法聯系群眾,自然事與愿違,不可能得到群眾的認同。
我們黨始終強調,黨員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黨的干部無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公務員,與群眾只有分工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領導干部只有淡化“官念”, 與群眾交朋友,不僅要“沉”下身去,更需要“誠”下心去,以平等的態(tài)度、平和的心態(tài)與群眾接觸和交流,聯系群眾才能直接、有效。
貞豐縣長田鄉(xiāng)姜仕貴
領導箴言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引導干部打消顧慮、放下包袱,開出一個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切實做到洗完澡后精神足、照完鏡子敢擔當。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扎實搞好整改落實,切實防止“四風”問題反彈。
——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到黔西南州興義、安龍、冊亨等地調研時強調
在當前環(huán)境下,領導干部更應打起十二分精神,主動承擔職責,幫助企業(yè)用好用足政策、渡過難關;不能紙上談兵,讓企業(yè)傷心失望。要研究制定有關不作為的責任追究機制,督促各級政府和部門為企業(yè)、為群眾服好務。
——遼寧省委書記王珉在全省企業(yè)家大會上指出
在困難面前,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在現狀面前,要有直面問題的決心,改革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面對未來,要有踏石留印的務實行動,真抓實干、揚帆遠航。
——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在昆明與部分重化企業(yè)負責人座談時提出明確要求
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都要經常地反思自己、檢查自己,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站在了群眾的立場上,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真正把群眾當成了親人,看一看自己對待群眾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甚至虛情假意。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紀念建黨93周年暨“爭當百姓喜愛的好官”座談會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