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園
寫作訓練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一直以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蘇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的使用給了教師解決這些問題的契機。寫作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而實際上也是很多學生的大難題。下面筆者就如何用好語文教材資源,提高寫作能力進行簡要闡述。
一、逐步提出要求,落實必修課程目標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表達與交流”部分對必修寫作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目標要求。由于必修學習主要是在高一年級完成的,因此,高一的目標就是務實寫作的基礎,高二則要著眼于提高。
事實上,依據(jù)課標提出的目標,蘇教版語文教材的訓練也相應設置了逐級提高的要求。比如敘事能力,高一的八次訓練中有四次指向敘事,并且要求步步提高。模塊一的寫作實踐一要求給父母寫封信,說說自己的喜樂煩惱;實踐二要求敘述一個“喜歡的詞”選擇的過程和原因,回答“為什么”,意味著難度有所提高;實踐三要求“夾敘夾議”,寫成散文,是兩種手法的結合。模塊二實踐一要求敘述有“評略”,實踐二則要求敘述有“角度”。比如議論能力,模塊一、二、三都只有一次,而模塊四幾乎都是議論要求。與敘事相比,議論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無論是某一點上,還是點與點之間,布局上都是先易后難。
二、營造自由狀態(tài),激活寫作內在需求
“自由”是一種寫作狀態(tài),它應該有這樣一些基本的特點:學生是愿意寫的,有表達的愿望;表達的對象與形式(文體、語言)由學生選擇,寫多少字由學生決定。寫作成為個體生命的活動,學生才能享受到創(chuàng)作的愉悅,才能得到發(fā)展。為了營造這樣的空間,教科書的訓練體系已經做了安排。寫作題既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又不指向唯一方向。
除了教科書體系的開放空間外,語文教師還應當運用其他形式營造自由狀態(tài),比如允許選擇實踐活動的范圍與方式等等。按照第一輪教學嘗試的經驗,隨筆的形式頗受師生的青睞。語文教師可以建議學生觀察社會,撰寫時評;記錄自己的生活,反思自我;表達閱讀的感想,陶冶性情。當然,為了更有計劃性、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可以為隨筆制定一個過程評價標推,使學生建立任務意識與專題意識。比如每周規(guī)定完成多少文字量;規(guī)定不同專題,或人物,或時評,或課外閱讀隨想。當然,教師也可以就某一點規(guī)定寫作,只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就都可以進行嘗試。
三、建立角度意識,圍繞寫作觀規(guī)劃訓練
寫作觀是對寫作的看法與認識。在不同時期,人對寫作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教材編排了五個方面的寫作觀,各自指向一個方面,試圖對中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寫作觀起導向作用。作文與生活,啟示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作文與思想,啟示學生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價值,善于發(fā)現(xiàn),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作文與生命,啟示學生認識到寫作是一種真誠、平等的心靈溝通。是個體心靈的陶冶;作文與做人,啟示學生關注社會,尊重他人,敢愛敢恨,會愛會恨;作文與語言,啟發(fā)學生學會表達。向生活與經典學習語言,善于運用修辭并彰顯自己的個性特點。這個安排基本上是由淺入深的,從自身出發(fā),以學生個體與社會的關系結尾。因此,必修階段的訓練安排可以按照教材的現(xiàn)有順序進行。
“寫作指導”與“寫作實踐”應該圍繞“寫作觀”進行,“寫作指導”應該穿插于指導、講評過程中。以第一模塊為例。實踐一可以說是用來講述學生成長的喜悅與煩惱,技法上側重指導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詩情;實踐二定位于感悟經典,技法上側重于指導如何使觀點鮮明;實踐三定位于故土的記憶與心靈的回歸,技法上側重指導如何運用夾敘夾議的方法;實踐四定位于感悟自然,技法上側重指導如何繪景狀物。這四個角度基本覆蓋了“寫作觀”闡述的主要觀點,由于是起點,“寫作觀”要求的國家、社會的大話題可在后面模塊中進行,也可以通過自由寫作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皩懽髦笇А敝猩婕暗募挤ú灰藱C械地讀或講授,可以要求學生在重讀經典時自主閱讀,可以在講評學生作文時對照,重新體會。
由于新的課程實施不久,新的教材使用還只有一個輪次,基于這樣的背景我們提出—些使用教材的建議。其實,寫作訓練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一直以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新教材的使用給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契機。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品質、人生品質,讓寫作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需求與生存意義;為學生營造一個說真話、用真情的平臺,讓學生可以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的喜怒哀樂,記錄內心成長的過程,張揚個性,想笑就放聲地笑,想哭就盡情地哭,從而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