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嬌芬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而當代高中生普遍對古文缺少興趣。筆者嘗試將《赤壁賦》作為劇本的來源,將之變成有聲、有色、可看、可感的電影,給經(jīng)典古文穿上時髦的外套。
一、活動準備
學生一聽“拍電影”,馬上就來勁了,但要把傳統(tǒng)篇目上成時髦的活動體驗課,課前的功夫可不能少下。在提出認真預習課文,熟悉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要求之外,筆者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
外景組。拍攝地盡量選師生都熟悉的地方,可以是名勝之地,也可以是當?shù)氐木坝^。上課時要做選景闡述。
演員組。要把自己當成無所不能的組織者,
只有想不到,沒有請不到。上課時要做選人闡述。
導演組。吃透課文,揣摩文中人物,并且設計好微電影的開頭鏡頭和結尾鏡頭。上課時將邀請導演說戲并準備回答各組提出的疑問,做出最后定奪。
后期制作組。考慮影片色調(diào)、配樂及主題曲的選用問題,如有必要,可加入影片尾聲環(huán)節(jié)。上課時要做選用闡述。
二、課堂展示
1外景組闡述
我們選擇的外景地就是不遠處的“新湖岙水庫”,拍攝時間為初秋時節(jié)的月圓之夜。文中景物有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蘇軾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美麗。我們選的水庫景區(qū)澗谷幽深,湖光山色,風景宜人。
第一段中寫道:“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笔沟脑铝辆従徤穑谌岷投嵉脑鹿庹找?,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交相輝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第三段又提到“羨長江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第四段中蘇軾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
文中景物提到最多的是水和月,因此我們認為選擇明月照耀下的新湖岙水庫,就地取材,符合文章意境。
2演員組闡述
對于蘇軾這一人物的扮演者,我們考慮過臺灣演員趙文瑄,因為他外型好,但我們最終否定了此想法,因為蘇東坡并非偶像派,而是實力派,我們以為趙過于外型化了,他帥氣的外形反而會喧賓奪主。我們還考慮了唐國強、鮑國安、陳道明還有香港的梁朝偉。最終我們認定讓陳道明來飾演蘇軾,蘇東坡一生多舛,然而終能豁達樂天,其胸襟才是最光彩照人的。陳道明身上有一股沉穩(wěn)的大氣,又夠儒雅,有那種落拓而不羈的氣質(zhì),比較符合名士風骨。
為了營造文中第二段簫聲的凄楚憂傷,我們打算加入一名女演員,只需一個側(cè)影或背影就行了。
我們還要選用一位男演員來飾演文中的“客”,選用陳坤來演。因為陳坤的憂郁氣質(zhì)是與生俱來的,而且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可以看出“客”心生悲意,表露出內(nèi)心對人生短暫的感慨和對長江永恒的羨慕。
但是我們組在探討“客”這個角色時有了分歧。當我們定下讓陳坤來演“客”一角色后,有人提出其實“客”是不存在的,是蘇軾虛擬出來的另一個自我。我們組內(nèi)意見不一致,需要導演及大家來定奪。
3導演組說戲
①說人物
蘇東坡是一個全才,他曾有過風光的日子,在嘉祐二年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墒窃邳h爭中,被誣入獄,屢遭貶謫。在黃州,對一個傳統(tǒng)士大夫來說,生活之地變了,所任之職變了,政治前途沒了,使他陷入苦悶與迷惘,有的只有赤壁的水與月。雖飽經(jīng)憂患,卻始終不失其赤子之心。他的“赤子之心”表現(xiàn)在對“客”的開導上。
我們先得來看看這位“客”。正當主人與客陶醉于美景“飲酒樂甚,扣弦而歌”,卻引出了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客的情緒轉(zhuǎn)向了惆悵。想到了當年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和周瑜,隨后又發(fā)出“而今安在哉”的感慨,風云人物尚且不能長留于世,更何況平常人,又談什么理想與功業(yè)呢?眼下現(xiàn)實與理想的懸殊,想長生不老而不能,于是心生悲意,長嘆:“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那么蘇軾是如何開導客的呢?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界萬物和人生既變又不變。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tài)度。
客人轉(zhuǎn)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實際上是一種對人生遭遇的抗議。我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吧。
對于“‘客是否真實存在”這一問題,我們是這樣考慮的:他無姓無名,從文章一開始就有了;而且他又去向不明,等到東方既白,他又無影無蹤了,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但他又博古通今,悲、嘆、喜、笑,絕非尋常人物,所以“客”應該是虛實相間之人。謫居在黃州的蘇軾正處于內(nèi)心激蕩、思想矛盾的特殊時期,這個“客”不是別人,很可能是一個悲觀的蘇軾,而第四段則寫出了一個超然物外的曠達蘇軾。
②說開篇鏡頭
文章開頭展現(xiàn)了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遺世”、“羽化”之樂油然而生,不禁飄飄欲仙。所以,開篇鏡頭應該從景物拍攝開始,風、水、月、波要有唯美之感,從而為影片定下一個優(yōu)美和諧的基調(diào)。
③說結尾鏡頭
整部影片應該在微明的天色、船中杯盤狼藉的環(huán)境以及熟睡的主客等鏡頭切換中結束,讓人感受到那種超然曠達的精神境界,“客”與蘇子又合二為一,那個不愉快的自己已經(jīng)消散殆盡。所以結尾鏡頭讓“客”那個模糊的身影在視線中漸漸遠去且散去;或者也可以借鑒蘇軾《后赤壁賦》的“仙鶴”意象,讓“客”的身影伴隨著仙鶴的展翅遠去而漸漸消散。
4后期制作組闡述
①影片色調(diào)
故事發(fā)生于初秋、月夜,主客二人泛舟江上,心情舒暢飄逸??呻S著簫聲嗚咽,聽者憑吊古人,心情由樂轉(zhuǎn)悲。再因蘇子的開導,使人豁然開朗、感悟人生,頓時心胸開闊,心情則轉(zhuǎn)悲為喜。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悲喜轉(zhuǎn)變,如果從色調(diào)上選,我們會選用偏暗的冷色調(diào)來處理畫面。
②配樂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應選用簫聲作為背景配樂。簫聲的特點是悲切、凄婉動人。所以才會有文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的效果,簫聲起,悲意生。
③主題曲
我們覺得蘇軾的《定風波》一詞很適合唱出他當時的境遇與心情。同是被貶黃州之時,同是現(xiàn)實苦悶之境,又同是曠達樂觀之心。詞末“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詞人回到真我,體悟到生命真諦的表達。
④尾聲
影片的尾聲,我們想借鑒《中國合伙人》,加入與影片中人物有相似經(jīng)歷相同精神的人物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現(xiàn)。我們設想放入屈原、柳宗元、李白、杜甫等人的畫像,讓觀眾明白這些傳統(tǒng)士大夫都有著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及火熱的赤子之心。
三、課后反思
學生表現(xiàn)出色,課堂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的串講課文。學生的鑒賞貫穿始終。對文本意義的解讀和對意境的感悟,都由主體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
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yǎng)。曾顧慮把教材規(guī)定的“文本研習”課上成“活動體驗”課,會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想不到學生說得頭頭是道。
強調(diào)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據(jù)材料,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
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人思想,通過互相探討化為切合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