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烏云漏洞平臺發(fā)布消息稱,攜程系統(tǒng)存技術漏洞,可導致用戶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等泄露。攜程當日晚間表示,已進行技術排查和修復。如用戶因此產生損失,攜程將賠償。(3月23日《新京報》)
如今,大多數人都離不開網絡支付,我們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網站打交道。在此過程中,我們曾經留下過多少信息?這些網站會不會濫用抑或不慎泄露這些信息?這次攜程也許只是不慎開啟了信息可能被泄露的“潘多拉之盒”,可是,如果有些網站故意為之甚至盜用這些信息,豈不是輕而易舉?這些信息被泄露后,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損失?
不得不說,各種網絡平臺的蓬勃發(fā)展改變了傳統(tǒng)消費模式,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更把我們逼迫到了和網絡安全息息相關的角落,這個過程,我們無從選擇。而另一方面,我們又對網絡安全專業(yè)性知識極度“無知”。這種“無知”不僅可能被不良網站所利用,使用戶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也可能讓人們產生恐懼,從而盡量拒而遠之。
我國是不折不扣的“網絡大國”,更是名副其實的“網絡消費大國”。網絡安全中和群眾最密切的正是網絡消費安全。打造網絡強國,離不開網絡安全,而網絡安全更離不了網絡消費安全。
通過攜程事件,我們有必要反思,相關法律是否能夠合理界定網絡安全中的刑事、行政、民事等各類法律關系?執(zhí)法主體本身是否明確,同時,是否確立了明確、有效的執(zhí)法尺度,是否為相關主體提供了公平、安全的行為準則?相關行業(yè)是否形成了充分保障用戶安全和知情權的最低行業(yè)標準?司法者對于相關類型的新型犯罪和糾紛,是否有了最起碼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和司法準繩?誰有責任向用戶普及最基本的網絡安全常識?可見,“攜程安全門”已經給各方敲響了警鐘,網絡安全門需要引起各方更多的關注。(北京 舒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