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綱懷+陳燦堂
陽燧,又稱“燧”、“陽遂”、“火鏡”,這是一種古代的取火用具,亦有人認為,這是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類特殊的“凹面銅鏡”。
2000余年來,歷朝歷代的文獻著作,給我們留下了諸多關(guān)于陽燧的文字記錄。
《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睗h鄭玄注:“夫遂,陽遂也?!辟Z公彥疏:“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睂O詒讓正義:“古陽遂蓋用窐鏡,故《鳧氏》注云:‘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吨芏Y·考工記·輈人》:“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编嵭ⅲ骸拌b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p>
《禮記·內(nèi)則》:“子事父母……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婦事舅姑,如事父母……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大觿、木燧?!?/p>
《論衡·率性》:“陽遂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p>
《淮南子·天文訓》:“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p>
《抱樸子·對俗》:“抱樸子曰:……余數(shù)見人以方諸求水于夕月,陽燧引火于朝日?!蓖瑫包S白篇”:“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諸燧?!?/p>
《魏志》卷二九“管輅傳”裴松之注:“輅言,君不見陰陽燧在掌握之中,形不出于手,乃上引太陽之火,下引太陰之水?!薄稌x書·天文志》:“今火出于陽燧,陽燧圓而火不圓也。水出于方諸,方諸方而水不方也?!睍x干寶《搜神記》卷十三:“夫金錫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鑄,為陽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鑄,為陰燧?!?/p>
《舊唐書》卷二二“禮儀志”:“今司宰有陽燧,形如圓鏡,以取明火;陰鑒形如方鏡,以取明水。但比年祠祭皆用陽燧,取火應時得,以陰鑒取水未有得者?!蓖瑫衷疲骸芭f儀:光祿欲為祭饌,將陽燧望日取火,謂之明火。”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nèi),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fā),此則腰鼓最細處也。”
高去尋先生認為:“我國古鏡之起源問題尚屬一謎。”何堂坤先生提出:“我國的古鏡起源于什么,它是怎樣發(fā)展和演變來的,這是學術(shù)界甚為關(guān)心的事,也有不少學者作過研究,但我感到問題仍是沒有解決?!?/p>
在玻璃鏡問世以前,中國的“鏡”或“鑒”在宏觀形態(tài)上,可統(tǒng)稱其為“青銅具鈕平板”。一般而言,將符合“金錫半”標準的青銅表面打磨并拋光后,才能成為鏡或鑒的日常生活用品。依據(jù)目前的共識,由于“青銅具鈕平板”表面曲率的不同,它們的功能、命名各不相同。詳見表一。
何堂坤先生提出:“陽燧者,取火于太陽之器也?!惫P者認為,這個提法既科學又簡明。在我國的考古發(fā)掘(1997年統(tǒng)計數(shù)字)中,計有10余件出土陽燧,何堂坤《中國古代銅鏡的技術(shù)研究》第280頁:“今見之凹面鏡最早屬西周時,計約5枚……。春秋戰(zhàn)國陽燧大家提到過的計約7枚……。漢代的陽燧亦報導過多枚,西漢南越王墓出土2枚……?!焙蜗壬y(tǒng)計了其中2例有曲率半徑的數(shù)據(jù)。詳見表二。
什么尺度才合適
陽燧承接太陽光線后,會反射并集聚至焦點(詳見圖A),以達到取火之目的。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焦距正是曲率半徑的一半。陽燧表面越凹,表示其曲率半徑越小。如果燧面過凹,曲率半徑太小,會失去取火的目的;若是燧面的凹度不夠,曲率半徑太大,也會失去取火之功能。究竟怎樣一個尺度才是合適?有沒有一個大致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成俗約定?因為需要實測與分析,我們在收藏家的支持下,歸納了包括1面凹面鏡在內(nèi)的18個陽燧資料,并對此18件實物逐一進行了測量、計算。詳見表三。
通過圖B,可以了解陽燧曲率半徑的計算過程:
已知:按照陽燧曲率半徑符號關(guān)系圖(圖B),可知陽燧弦長2B,陽燧凹面(即向日取火面)高度H。
求證:陽燧曲率半徑R。
證明:由圖B設定斜邊為R,長直邊為R-H,短直邊為B,依據(jù)勾股弦定律。
因為:R=(R-H)+B= R-2RH+H+B
所以:R= (H+B )/2H
通過計算,我們就可以得到表一中曲率半徑的數(shù)據(jù)。其中,圖1之曲率半徑為307毫米(焦距15.4厘米),似不可能作為陽燧之用。會不會是“凹面鏡”呢?如是,迄今為止,僅知這一例與北京昌平白浮出土器相近而無從考證。今天,我們從商場買一面可以放大面容的凹面鏡,在近距離照容時有作用,一旦遠至約90厘米(即焦點)時,影像就模糊了,再遠一些看又清晰了,然而呈現(xiàn)的卻是“倒像”。凹面鏡成像的這個現(xiàn)象,早在《墨經(jīng)》中就曾提及?!秹粝P談》說得更為清楚:“陽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按:即焦點)遂倒;其無所見處,正如窗隙,艣臬腰鼓礙之?!?/p>
根據(jù)表三,除了不計圖1外,再排除1個最大值(圖9)與1個最小值(圖13),我們將所余之15個焦距,分成小焦、中焦、大焦等3個級別,并可得到表四。
在《夢溪筆談》書中,沈括說:“離鏡(按:應為燧)一二寸,光聚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fā)……”沈括(1031年至1095年)是北宋嘉佑進士,時尺度標準為31.4厘米,其謂“離鏡一二寸”即今3.14厘米至6.28厘米。我們計算15個陽燧焦距,將其分為小焦、中焦、大焦3類,并再折合成兩宋尺度的0.91-1.28-1.66寸,正合沈括所言“一二寸”之數(shù)。
這里強調(diào)說明三點:其一,表三中的18件實物全非出土器物,不可能具備準確的問世年代,筆者只能是根據(jù)考古常識進行判別,大致認為:這些器物早在周代,晚至漢代,多在春秋戰(zhàn)國。其二,焦距越大,取火時間越長,焦距太大,就失去了取火的意義。其三,測量陽燧的凹面高度時,一定會有誤差,只能是盡力而為之。
凹面鏡兩種情況
“青銅具鈕平板”之磨光面是平面或凸面時,當謂之鏡?!扒嚆~具鈕平板”之磨光面是凹面時,有兩種情況可供討論:
一、其焦距符合沈括“一二寸”之數(shù),即3厘米至6厘米者,當稱陽燧。
二、其焦距大于沈括“一二寸”,甚至超過了10厘米之數(shù)時,不宜再作為陽燧之用,正如本文表二1(出土器物)與表三1(傳世器物)。在理論上,它們應該可以照容并有放大面容的功能;而事實上,這種例子過于稀少,只能當作“偶然形成”。這類大曲率半徑的中國早期凹面鏡還會有什么功能?高西省《中國早期銅鏡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劉學堂先生通過對……出土情況梳理,進一步認為,早期銅鏡是巫師進行宗教活動的巫具。”此外,會不會是具有古代“方諸”的功能呢?有待進一步研討。
大體符合“金錫半”
為了進一步的研究更加扎實,作為基礎(chǔ)工作之一,我們還對部分陽燧的金屬成分進行了測試,并匯總成表五。
由表五可知,所有陽燧基體部分的金屬成分,皆大體符合《周禮·考工記》中關(guān)于“金錫半”的說法。也有一小部分早期陽燧之合金成分不符合要求,甚至有紅銅、黃銅的情況出現(xiàn)。
仍有待深入研討
由上文所述可知:
一、中國早期陽燧是與中國早期銅鏡處于相同時代的“孿生兄弟”。
二、陽燧正面是內(nèi)凹的向日取火面;反面是裝飾系鈕面。作為日常生活用品,依據(jù)存世實物可知,陽燧形制主要有5個類別:單鈕蟠螭陽燧(圖2)、架鈕素背陽燧(圖3至圖7)、雙鈕素背陽燧(圖8至圖11)、側(cè)鈕素背陽燧(圖12)、單鈕素背陽燧(圖13至圖18)。
三、偶見2件“凹面鏡”(本文圖1與表二1),其曲率半徑皆在30厘米以上,應該都不是取火用的陽燧。理論上:在20厘米左右時,可以照容并放大;在30厘米左右(即焦點附近)時,影像模糊;在40厘米左右時,雖可照容,然成像顛倒。
四、沈括《夢溪筆談》:“離鏡一二寸,光聚一點?!北彼?寸為3.14厘米至6.28厘米。根據(jù)焦距的不同,本文將中國早期陽燧分成3個級別:小焦矩約為3厘米,中焦距約為4厘米,大焦距約為5厘米,這個尺寸范圍正合沈括所言之數(shù)。
五、凡曲率半徑在20厘米以上(即焦距大于10厘米)之凹面“具鈕青銅平板”,一般不再具有陽燧的功能,或為“凹面鏡”作放大照容之用?或為巫師之巫具?有待深入研討。
六、中國早期陽燧之金屬成分,皆大體符合《周禮·考工記》關(guān)于“金錫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