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維
〔關(guān)鍵詞〕兒童;恐懼心理;對策分析
“媽媽,我怕黑,對面窗口有大灰狼?!薄拔液ε码x開爸爸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薄拔遗伦约阂粋€人睡,因為小偷每天晚上都會來?!薄皳Q了新環(huán)境,我害怕同學不和我玩,我不去學校了?!痹谛睦碜稍冎?,經(jīng)常有家長詢問為什么孩子如此膽小,行動上畏畏縮縮,遇到困難又哭又鬧,是不自信,天生膽???還是得了“恐怖癥”?
一、兒童恐懼心理現(xiàn)狀
理論上,恐怖癥(Phobia)是指接觸到特定事物或處境時具有的強烈的恐懼情緒,個體采取回避行為,并有焦慮癥狀和植物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的一類心理障礙。個體所害怕的物體或處境是外在的(個體身體以外的),盡管當時并沒有真正的危險,但個體仍然極力回避所害怕的物體或處境。個體知道自己的害怕是過分的或不應(yīng)該、不合理的,但這種認知并不能阻止恐怖發(fā)作。簡而言之,就是個體害怕某種東西,這種“害怕”情緒已經(jīng)泛化或影響正常生活。
恐懼(fear)或恐怖是人類基本的原始情緒。它在日常生活中廣為存在,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給人的刺激也有深有淺??謶执嬖谥煌某潭群桶l(fā)展階段,如不安、擔心、害怕、恐怖等,恐懼的發(fā)展有著正常和異常的表現(xiàn)狀態(tài)?!翱謶帧辈煌凇翱植腊Y”,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們常常被混淆使用。事實上,恐懼是一種情緒體驗,即對某種事物或者情景產(chǎn)生焦慮和害怕??謶忠彩莾和0l(fā)展中普遍具有的一種情緒體驗,是兒童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一種必要的、健康的反應(yīng)。例如,一般兒童對某些物體或情境,如黑暗、動物、傳說中的鬼怪、死亡、登高、雷電等會產(chǎn)生恐懼,但這類恐懼程度輕、時間短,為正常情緒反應(yīng)。若恐怖的表現(xiàn)較為嚴重而持久,并且恐怖情緒已經(jīng)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生活,這種恐怖情緒便成了一種心理障礙或病理癥狀。在日常生活中,兒童恐怖癥的患病率目前尚無確切報道,但存有較明顯恐懼心理的孩子卻為數(shù)不少。
存在恐懼情緒的兒童,遇到的事物與情境并無危險或僅有一定的危險,但其表現(xiàn)的恐懼大大超過了客觀存在的危險程度,并由此產(chǎn)生回避、退縮行為而嚴重影響兒童的正常學習、生活和社交等。且這些兒童個性比較內(nèi)向、膽小、被動、羞怯、依賴性強,遇事易焦慮不安。因此,緩解兒童恐懼心理對兒童人格的發(fā)展與塑造有積極作用。
二、兒童恐懼心理來自哪里?
有的孩子害怕黑夜、黑影等黑的東西,這可能與其知識欠缺、生活經(jīng)驗貧乏有關(guān)。孩子因為沒有生活經(jīng)驗,不知道天黑了會發(fā)生什么事,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釋黑暗這個概念,因此越想越害怕。
恐懼感也會受他人恐懼情緒的感染。孩子在看到或聽到別人處于恐懼狀態(tài)時,即使自身處境并無任何引起恐懼的因素也會坐立不安。例如看到其他人見到蟑螂后的恐懼反應(yīng),孩子以后見到蟑螂也會大喊大叫。
恐懼心理的形成與父母的教育不當也有關(guān),例如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講一些鬼怪故事,或是當孩子看了帶有恐怖色彩的影視片和圖書時,進行種種消極暗示,讓其內(nèi)心產(chǎn)生恐懼感。最為典型的例子是,有的孩子不肯睡覺或者貪玩,家長便威脅“再不停止,妖怪(壞人)就回來抓你”。
最常見的恐懼心理來自外在強刺激。如果孩子幼時受到過強烈的刺激,以后碰到類似的事物,甚至碰到比較輕微的刺激,也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反應(yīng)。例如,有的小孩被車門夾過,帶來身體上的巨大疼痛,他或許就會對車門,甚至是門產(chǎn)生恐懼和排斥感。
恐懼、害怕是人類為了躲避傷害而表現(xiàn)出的自我防御反應(yīng),它不是一種可怕的不良行為習慣,相反有其積極的一面。因此,當孩子表現(xiàn)出膽小畏懼時,父母不用過于擔心。許多時候,隨著年齡增長,恐懼會逐漸消失,并不影響孩子的生活、行為與社會活動。但如果孩子的恐懼心理過度強烈,以致影響到他正常的發(fā)展,就需要進行必要的干預(yù)了。如何干預(yù)又或是用什么辦法進行干預(yù),需要視具體情況。在日常咨詢中有幾種典型的“恐懼情緒”例子,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三、兒童恐懼心理分析
【案例一】
童某,男,九歲。其媽媽傾訴,童某從一年級開始就畏畏縮縮,害怕自己一個人待著,有時候在學校被老師單獨留下,不管是留下來幫忙為班級做好事,還是訂正作業(yè),如果時間過長便開始哭泣,有時候還會大吵大鬧要找媽媽。平時出門一定要跟著媽媽,不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大大方方地和他人交往。家長一度懷疑孩子得了社交恐怖癥,但找專業(yè)機構(gòu)做心理測驗仍不能確診,因此想通過心理咨詢的途徑,緩解孩子的恐懼情緒。
在通過前兩次以建立信任感為目的的咨詢后,童某開始敢自己一個人與我相處了(之前都是媽媽帶著,擺沙盤及聊一些學校的趣事等)。在咨詢過程中,我了解到,原來孩子害怕,害怕自己一個人待著,主要原因在于,其幼兒時期是由奶奶帶著住在鄉(xiāng)下,和爸爸媽媽相處比較少。因為是住在鄉(xiāng)下,據(jù)說治安不是很好,又是男孩子,奶奶很看重,所以經(jīng)常告訴他外面有很多壞人會把他抓走,除了奶奶,不要和其他人說話,不要和其他小孩子玩,不然哪天掉水里就沒命了。因此,孩子顯得非常膽小,什么事都粘著奶奶。后來到了城市,奶奶沒有跟來,他還大哭大鬧了一場?,F(xiàn)在情況比較好轉(zhuǎn),但外出時還是要和大人緊緊粘著,不敢自己一個人行動。
這類恐懼情緒的產(chǎn)生來源于外界的信息。家長把外界的不安全因素過分擴大,將“外面有很多壞人”這種恐懼信念不斷傳遞給孩子。對于心智尚處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兒童青少年而言,恐懼信息所造成的恐懼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往往會禁錮其智力的發(fā)育,阻礙其人格的正常發(fā)展,影響其身心健康。針對這樣的情況,在第四次咨詢時,我開始有意識地以理性情緒療法對其進行干預(yù)。
“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是艾利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中的一項技術(shù),對兒童恐懼心理的緩解有積極的作用。艾利斯認為,這一方法使得咨詢師得以用科學的方式向兒童所持有的關(guān)于他們自己的、關(guān)于他人的以及關(guān)于他們周圍世界的不合理信念進行挑戰(zhàn)和質(zhì)疑,以動搖他們的這些信念。在咨詢中,咨詢師可以采用辯論的方法向兒童積極主動地不斷發(fā)問。提問一般分為質(zhì)疑和夸張兩種形式。
在咨詢中,我直接問孩子,為什么覺得外面不安全。孩子告訴我,因為有很多壞人會把他抓走。我連續(xù)提問了幾個問題:“你有什么證據(jù)證明外面有很多壞人?”“為什么其他人不害怕壞人?”“為什么壞人只抓你不去抓別人?”“你為什么覺得壞人會抓你?”一般來說,像這樣恐懼情緒明顯的孩子不會簡單地放棄自己的信念,雖然他們往往不加批判地接受了許多現(xiàn)成的看法,但面對質(zhì)疑,他們也會想方設(shè)法為自己的信念辯解。因此,咨詢師需要不斷努力,借助辯論過程的不斷重復(fù),使對方感到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辯護變得理屈詞窮,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他們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現(xiàn)實的、不符合邏輯的,是站不住腳的。而后才能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在之后的咨詢中,我以問題形式引導(dǎo)孩子去思考,讓他明白自己想法的不合理之處。如在針對“怕被老師留”這件事中,孩子說:“老師特別喜歡留我,不讓我回家,如果不哭可能會被留到很晚甚至不能回家,所以我要哭,哭了就能回去?!蔽覇枺骸笆遣皇抢蠋熓裁词露疾挥米?,專門留你?是不是老師晚上都不回家?要不要直接告訴老師不要留你?”孩子對我的提問感到很滑稽,覺得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在這里,咨詢師在提問時要抓住對方的不合理之處發(fā)問,讓對方在這一過程中也感到自己的想法無道理甚至可笑,這樣比較容易心服口服。
咨詢中這樣的案例不少,這些孩子的恐懼情緒來源于外在不合理的信息,加上自己理解上的失誤,導(dǎo)致恐懼情緒不斷蔓延。針對這些情況,采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孩子的恐懼情緒。
【案例二】
白某,七歲女生,母親反映其最近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覺。從一年級開始,白某已經(jīng)養(yǎng)成獨立睡覺的習慣,但在寒假有一次去旅游,晚上住在民居,有小偷入門偷東西,其剛好醒過來看到,嚇了一跳,從此以后就不敢一個人睡覺了?,F(xiàn)在有時候夜里去洗手間還不敢一個人去,原因是“怕小偷”。經(jīng)常是去洗手間走了一半路,她就嚇得躲到墻角不敢動了。母親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所以求助于心理咨詢。
按照母親所言,孩子的恐懼來源于外在刺激。考慮到孩子年齡比較小,若以理性情緒療法來與之辯論,效果恐不理想,因此我選擇更多應(yīng)用于治療恐怖癥的暴露療法。該方法對治療具體的恐怖癥十分有效,讓孩子循序漸進地暴露于引起焦慮、恐懼的刺激,可使患者對恐怖性刺激的敏感性逐步降低。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其對“半夜遇到小偷”這件事印象很深,但對于具體細節(jié)沒有印象。后孩子回憶,當時迷迷糊糊中只看到一個影子跳出去,醒來才知道自己的小書包被偷走了。因此現(xiàn)在腦海中的小偷形象來源于影星“憨豆先生”。通過多方了解得知,孩子喜歡看電影《憨豆先生》,不知不覺將兩者的形象進行了重構(gòu)。因此需要判斷孩子焦慮的根源是“小偷”還是擔心“東西被偷走”,明確了焦慮來源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咨詢。
后續(xù)的幾次面談發(fā)現(xiàn),孩子擔心的是自己的東西被搶走,這也與平時父母經(jīng)常以遭遇小偷這件事教育孩子,讓孩子注意安全,有時還會特意將新聞中類似的故事夸大了告訴孩子有關(guān)。這其實是一種對負面信息強化的過程,讓不好的刺激不斷在孩子心中重現(xiàn)。因此在咨詢中,我制定計劃,逐步讓孩子接受小偷存在,但不是次次都來找你,你的東西只要看管好了就不會丟這樣類似的客觀事實,淡化對本事件的恐懼感,并建議父母減少對孩子“不安全”因素的刺激,讓孩子真正不再恐懼。
四、小結(jié)與思考
恐懼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孩子出現(xiàn)恐懼的心理是正常的,少的、弱的刺激對孩子不會構(gòu)成傷害,如果出現(xiàn)強刺激要及時給予安撫,以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對于孩子的恐懼心理,要具體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刺激源、恐懼程度等制定相應(yīng)的咨詢計劃,才有利于孩子真正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陽光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