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宜 輝
清華簡《良臣》篇記述了黃帝至春秋時期著名君主的良臣,其中有關(guān)于商湯及其良臣的內(nèi)容(本文采用寬式隸定):
湯有伊尹,有伊陟,有臣扈。①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研究與保護(hù)中心編:《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叄)》,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第93、157頁。
簡文中出現(xiàn)了伊尹、伊陟、臣扈這些商代的名臣,只是《尚書》、《史記》所載伊陟和臣扈是太戊之臣,與簡文所載的為商湯之臣有所不同。在這句中整理者釋作“伊”的字原簡寫作:
春秋銅器叔夷镈、叔夷鐘銘文中有一段記載商湯立國的內(nèi)容:
赫赫成湯,有嚴(yán)才帝所,溥受天命……伊小臣唯輔,咸有九州島,處禹之土。
叔夷镈、叔夷鐘銘文相同。銘文中的“伊小臣”指的就是商初的名臣伊尹②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42頁。。其中釋作“伊”的字寫作③由于叔夷鐘、镈原物現(xiàn)已不存,只有宋代學(xué)者著錄的銘文摹刻本傳世,本文所據(jù)銘文字形錄自宋代王俅的《嘯堂博古錄》。參見王俅:《嘯堂集古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60、166頁。:
清華簡《系年》篇簡102中有一個與之相關(guān)的字:
伊、洛、瀍、澗,既入于河。(《尚書·禹貢》)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國語·周語上》)
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史記·留侯世家》)
夫夏桀之國,左天門之陰,而右天溪之陽,廬、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戰(zhàn)國策·魏策一》)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上舉叔夷镈、鐘及清華簡中釋讀作“伊”之字右旁這個字形的來源。甲骨文中有一個“”字,于省吾先生認(rèn)為是一個從“幾”得聲的字,與文獻(xiàn)中訓(xùn)為“以血有所刏涂祭也”的“”是古今字關(guān)系*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3—25頁。?!啊弊株悇ο壬`定作“”,他指出“”字所從的小點,可能既非“水”也不是所謂“血滴形”,而是繁化的裝飾性小點或小橫(在“幾”形兩邊又或變?yōu)樾∝Q)。在分析了卜辭中“”字用法后,陳劍先生認(rèn)為于說不可信,他指出“”字用法與表“總括”的范圍副詞“率”和“皆”很相近,而“”字從“幾”得聲,因此他認(rèn)為“”字在卜辭中讀作“皆”*陳劍:《甲骨文舊釋“眢”和“”的兩個字及金文“”字新釋》,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6年,第101—154頁;后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第177—233頁。。其說可信。
A類字在“幾”形中有一斜筆或橫筆,B類字形中則無斜筆或橫筆。此外,“”字的繁體“”在寫法上也同樣分作“幾”形中有斜筆和無斜筆兩類。
我們認(rèn)為上舉叔夷镈、鐘及清華簡中釋讀作“伊”之字的右旁很可能是從卜辭中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演變來的,其演變的軌跡大致作:
林沄先生在討論古文字中的類化現(xiàn)象時指出,起源于完全不同的圖形的諸字,只要在局部形體上有某方面雷同,往往便在字形演變上相互影響而采取類似的方式變化字形*林沄:《釋古璽中從“朿”的兩個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468頁;后收入《林沄學(xué)術(shù)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10頁。。卜辭中“歺”字下部形體寫法與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十分相近,據(jù)此,我們借助“歺”字形體的演變來與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進(jìn)行比較。
表1 “歺”字形體的歷時演變
由表1中所列古文字中“歺”字(旁)形體演變過程可知,其下部形體的變化基本上與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的演變是平行的,從而也可以確定我們對叔夷鐘、镈及清華簡中“幾”字形體來源的分析是可靠的。
“幾”字古音為見母脂部,“伊”為影母脂部字,二者聲紐相近,而韻部相同,即這兩個字的讀音相近,因此叔夷鐘、镈及清華簡中從人的“仉”*叔夷鐘、镈及清華簡中從人的“仉”與古書中作為姓氏的“仉”沒有音義上的聯(lián)系,屬于同形字關(guān)系。及從水的“”字讀作“伊”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結(jié)合上文所討論的古文字中在字形中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來探討一下中山王銅器銘文中用作句末語氣詞“也”的字。戰(zhàn)國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和方壺的銘文中有這樣一個字:
(1)余知其忠信△,而屬任之邦。
(2)……則上逆于天,下不順于人△。
(3)將與吾君并立于世,齒長于會同,則臣不忍見△。
(4)寡人聞之,與其溺于人△,寧溺于淵。
(5)寡人聞之,事少如長,事愚如智,此易言而難行△。
(6)謀慮皆從,克有功,智△;辭死罪之有赦,知為人臣之義△。
吳振武先生也贊同這個△字相當(dāng)于“也”。他認(rèn)為:
對于“也”字古音的歸部,前人有歌部、支部和魚部三種不同說法?,F(xiàn)代學(xué)者一般都信從第一種說法。劉洪濤先生根據(jù)先秦秦漢古文字資料,指出凡是讀音屬于歌部的從“也”之字,其實都是“它”字的訛變,“也”歸在“歌”部的說法其實是靠不住的。從“也”字的本義以及韻文、假借、讀若等資料來看,劉先生認(rèn)為第二種說法是正確的,即上古音“也”字應(yīng)該歸支部*劉洪濤:《上古音“也”字歸部簡論》,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2008年12月18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0。。其說可信。這樣看來,“沙”亦難以讀作“也”。因此,對于中山王銅器銘文中這個用作“也”的“”字,似乎還有進(jìn)一步探討的余地。
叔夷镈、鐘及清華簡中釋讀作“伊”之字的右旁,是從卜辭中有斜筆或橫筆的“幾”字演變來的,由于“伊”、“幾”古音讀音相近,因此這些從“幾”得聲之字在銘文及簡文中讀作“伊”。另外,我們認(rèn)為中山王銅器銘文中用作“也”的“”字,其所從“”旁很可能也是從卜辭中有斜筆的“幾”字演變來的?!皫住迸c“也”在讀音上關(guān)系比較密切,所以從“幾”聲的“”字可以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