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秀清
摘要:在九年級階段建立學習小組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跟自主學習有重要影響,如何讓這種學習模式真正落到實處,激勵制度是一種很好的催化劑。最常用的激勵制度是記分制,當然來自老師與同學們精神上的鼓勵和老師設定的一些實質性獎勵對學習小組的運作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化學;學習小組;激勵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71-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改革,單一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從小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是現(xiàn)代老師們努力的方向。學習小組中學生互動合作的學習模式對學生的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形式的獎勵機制更是推動學習小組健康、有效、持久發(fā)展的原動力。
一、學習小組的闡述
張玉彬[1]在《理想課堂構建與實施》中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條件下的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也是一種體現(xiàn)學生自我協(xié)調,同伴間優(yōu)勢互補的高效學習方式。它立足于課堂,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通過組內對所遇問題的討論與交流,形成組內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或方案的共識,再在組內及班級內進行交流或在黑板上展示的學習形式。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善于表達的優(yōu)良品質,也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因而,構建學習小組模式勢在必行。
二、激勵在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推進學習小組,是值得探究的問題。俗話說得好:“沒糧就留不住人”。在學習小組的運行中如果沒有推動力,學生只是配合老師做形式的工作,既“老師要我學”,那學習小組只是形同虛設。雷夫·艾斯奎斯[2]指出“老師可以帶班級,但決定這個班級優(yōu)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弊寣W生自己重視、自己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小組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而獎勵制度就是一種激發(fā)學生“我要學”的催化劑。
三、學習小組的激勵方法
學習小組的激勵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對學習小組的運行有幫助的,那就是好方法。
(一)積分激勵法
推行這種激勵方法,首先應建立完整的積分制度。例如各小組得分制度可以分預習跟課后完成作業(yè)情況不同斟酌給分,一次任務的最高分為5分,完成情況不同進行相應的加減。課堂上回答一個問題加一分,整體表現(xiàn)加適量的表揚分。小組組員的得分可以由小組長評定,比如在一次任務中解決了一個問題給1~2分,課堂上幫小組贏得分數(shù)后就獎勵相應或加倍的分數(shù),為小組做出了貢獻則根據(jù)影響的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其次要在班里選舉一位記分員,用于記錄各小組的得分情況。各學習小組也自行推選一位組內的記分員,用于記錄本小組成員在課堂上或課余時間表現(xiàn)所得到的分數(shù)。通過各小組、各小組成員得到的分數(shù)分周或學月做總體評選。選舉本周或本學月的優(yōu)秀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有待進步的小組等。組員也可通過個人的表現(xiàn)及得到的分數(shù),推選最優(yōu)秀的小組長、進步最大的組員、奉獻最大的組員,等等。不過在這個問題上老師一定要做好調整,因為一個班級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很多時候分數(shù)都被成績較好的同學得去了,要有能讓層次較低的學生得分的機會,那么老師就要跟小組長商量處理好各成員分工上的問題。還要精選習題,要有深淺度不同的題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作答的機會,這樣才能激起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激情。否則一些學困生本來對學習就沒有興趣,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對化學有點好奇,對這種學習模式感到好玩,會積極參與。隨著知識的增多,不懂的問題堆積,他就容易故態(tài)復然,興趣缺失,慢慢就提不起勁了,開始放棄了,需要完成任務時就依賴同組的成績較好的學生完成。這樣的后果就只能是忙的更忙,閑的更閑,成績也提不上去。但如果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對學困生的轉化就有很大的幫助。積分制是學習小組推行中常見的模式,一般有兩種積分的形式。
1.課堂上的積分制。課堂上根據(jù)各小組的表現(xiàn)情況記分,課后總結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這種獎勵方式的特點是有利于課堂氣氛的營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一節(jié)關于復習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公開課中,我就利用了這種學習小組自主學習的模式,課前我讓他們每個小組針對這個課題做好復習總結,將氣體制取中的藥品、原理、發(fā)生裝置、收集方法及裝置、檢驗方法、驗滿方法等做一小結,以圖解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上課的時候讓一兩個總結較好的小組用展示臺將他們的成果分別展示出來,并派代表解說自己的構想,根據(jù)各小組的完成質量評比打分,全體同學做評委,由記分員記好他們得到的分數(shù)。同學們都很緊張,稍微落后的小組在后面的答題環(huán)節(jié)很賣力,都希望自己的小組能急起直追,獲得勝利。整節(jié)課真的是高潮迭起,氣氛活躍,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
2.課余時間的積分制。化學是一門跟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可以通過課余時間的探究延伸知識。在課余時間進行課題探究時經(jīng)常會用到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或需要在網(wǎng)絡上搜索。例如講到凈水的方法時,可以讓各學習小組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制作自制凈水器,根據(jù)各小組作品的精美程度評分。制作凈水器的過程需要有設計思路,準備材料及具體的操作,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有分可拿。這種激勵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愿意參與到這種學習方式中,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我班的一位叫李銘的同學,他是一位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同學,但他很活潑,跟同學的關系很好,而且他的電腦技術不錯,中午可以回家吃飯,他組內如果需要什么資料要上網(wǎng)查閱的,大多數(shù)是他回家上網(wǎng)找來的,這樣他就可以得到很多分數(shù),經(jīng)常被他的組員們評為貢獻最大的成員、進步最大的成員。因此他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學習興趣提高了,成績進步很大,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化學得了61分,不但擺脫了低分層還及格了,而且這科的成績還是他所有學科中的最高分。第一次讓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做到別人不一定做到的事情。由此可見這種激勵方法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價值,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從而更有上進心,更努力。
(二)精神鼓勵法
斯霍姆林斯基[3]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成功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需要更加強烈。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期盼,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表揚。精神上的獎勵就可以讓學生的這種需求得到滿足,令他們更積極地投入這種學習狀態(tài)。
1.老師給予的鼓勵。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平時跟學生的相處上,老師的言行舉止無疑對學生的影響巨大,老師給予的鼓勵很多時候都可以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例如老師如果能保持微笑面對學生,學生就會覺得輕松愉快,沒有壓力,敢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老師對小組的表現(xiàn)或組員的表現(xiàn)及時表揚。如:“大理石組今天表現(xiàn)得太出色了”或“小李今天太棒了”之類肯定性的語言,就可以讓他們高興一整天。老師的肢體語言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小組合作解決了一個問題,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給他們豎起大拇指,說聲“真棒”,可以令他們的自信心更高,更努力地表現(xiàn)自己。老師還可以在每個學月評選完后給各學習小組寫幾句評語,如“你們的小組就如你們的隊名,既靈活也細心,成功在你們的腳下,努力奮進吧”或“一時的失利不代表永恒,只要努力,相信成功就會回到你們的身邊”,“你們身上的太陽能就等著你們去利用了”,等等,這些評語對小組成員的鼓動力還是很大的。所以老師就是學生們前進的力量源泉,不要惜字如金,哪怕你不加修飾的一句話,不經(jīng)意的一個動作都可能成為學生一輩子的精神支柱。
2.同學們給予的鼓勵。在一個團體中,各成員之間的影響也是學生個體進步的一個推動力。同學們相互激勵的作用也不容低估,不管是同一學習小組還是不同學習小組間真誠的贊許猶和風細雨滋潤心田。比如組員表現(xiàn)出色要鼓掌,失利時要說:“不要緊”、“慢慢來”、“繼續(xù)努力”等鼓勵語言。組員們每學月寫感想,互相評價優(yōu)缺點,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互相溝通中,就會明白團隊的重要性,學會取長補短,促進自己更進一步。每個學月評選優(yōu)秀組員、進步最大組員、有待進步的組員等。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讓同學們監(jiān)督自己,爭取一起進步。
3.實質獎勵法。為了獎勵學習小組,不少老師都會用經(jīng)濟刺激方法,如給優(yōu)秀的學習小組發(fā)放獎勵的小物件,像硬皮本或簽字筆等。這在建立學習小組初期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此以往,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學生的良好行為的做法確實欠妥。所以跟學習有關的實質性獎勵好像要好得多。例如像我們學校一樣設備設施不是很完善的學校,學生自己做實驗的機會很少,你就可以獎勵表現(xiàn)最好的兩三個學習小組,可以去實驗室做自己想做的實驗,不過老師一定要在現(xiàn)場監(jiān)督。有時候你也可以獎勵學生向你提出一兩個幫助他的要求,比如幫他們補課,或跟他們一起運動之類的。通過這些獎勵也可以讓你跟學生更貼近,感情更深,也讓他們知道老師這樣做的原委,知道老師想要他們成長得更好,而不是搞形式主義。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還可以出自己的組報,介紹成功的經(jīng)驗,貼在班級的宣傳欄里。班會課上還可以讓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有進步的小組總結他們的團隊運作有什么過人之處,有哪些可以讓其他有待進步的組借鑒。各小組中的獲獎組員也上講臺發(fā)表感言,鼓動同學們一起進步。
四、結語
總的來說,學習小組的建立對學生的學習百利而無一害,既能讓同學們主動學習,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對他們往后的學習生涯也是影響巨大,更能讓他們從小培養(yǎng)起集體精神,知道團隊的力量,同時讓同學們之間的交往更密切,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激勵的方法是否得當有效,就是這種學習模式是否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張玉彬.“理想課堂構建與實施”[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師的奇跡[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
[3][蘇]斯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100條建議[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