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有一對寶,諸葛亮和阿斗,諸葛亮代表聰明,阿斗代表愚蠢。天殺的羅貫中,寫小說為了捧諸葛亮,不惜將其主子貶成呆子。這樁冤案延續(xù)了600多年,現(xiàn)在也沒有平反的跡象。
阿斗不過是劉禪的小名,而劉禪其實不傻,也不是沒心肝。他只是才具平平,心氣也平平。他老子讓他聽諸葛亮的話,他照辦了;諸葛亮死后,按照諸葛亮的吩咐,該誰接班,就誰接班,按既定方針辦,一點都不走樣。作為一個守成之主,做到這個份上,你還要他怎么樣呢?
他之所以名聲不好,被小說家趁機漫畫涂抹,原因在于一個胸無大志的接班君主,偏偏落在一幫胸有太大志氣的人堆里了。以小小西蜀之力,居然有那么多人想東伐中原,一統(tǒng)天下。諸葛亮六出祁山,他答應(yīng);姜維九伐中原,他也答應(yīng)。后蜀國主,變成了劉答應(yīng)。六出、九伐,折騰完了家底,剩下的事,就只好宣布破產(chǎn)了。只是破產(chǎn)的布告,是別人替他貼出來的。
被擄到別人家地盤上的阿斗,被招待得還不錯,有酒有肉有音樂。人家問他想不想蜀國,他說:“此間樂,不思蜀?!边@話,成了他傻、沒心肝的鐵證。其實,當時的他該說什么呢?說思蜀,那意思還不是想復(fù)國?憑司馬昭之心,還不剁了他?樂不思蜀,才真的不傻。真傻的,是被小說蒙了的蕓蕓看客。
(選自《樂讀網(wǎng)》)
各抒己見
正如張鳴教授所講,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阿斗是個昏君,生生把劉備打下的江山丟了。而這篇短文,則是為阿斗平反。同學(xué)們,讀過之后,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