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鳳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簡·奧斯丁(1775-1871)是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短短一生中,她總共創(chuàng)作了六部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這些作品均圍繞英國鄉(xiāng)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展開,她以女性獨有的細膩筆觸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婚戀圖譜,折射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自奧斯丁的作品問世以來,評論界對那些光彩奪目的年輕男女形象的研究經久不衰,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而那些年長的男性配角——父親形象研究則像一塊鮮被涉足的“新大陸”,研究成果稀少且分散,有的只是在論及年輕男女形象時附帶性地提及,缺乏系統(tǒng)的、整體的梳理。事實上,父親形象同樣應該受到研究者和讀者的關注,他們不僅是奧斯丁人物畫廊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身上更有著獨特的魅力和藝術特質。下面從奧斯丁筆下的父親形象入手,分析其形象的特點,探索作家解構男性優(yōu)越神話的意圖及擺脫父權壓迫的渴望,挖掘作家的女性意識。
父親,即父權社會的頭領,在以他為主體組建的家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義務和至高無上的權力。①但是,奧斯丁筆下幾乎所有的父親都不是優(yōu)秀、完美之人,且不同程度地被置于家庭的統(tǒng)治權之外,幾乎所有的父親都存在失職的現(xiàn)象。
《傲慢與偏見》中的貝內特先生。他賦有學識和見地,智慧且幽默,對家人的愚蠢粗俗亦是心知肚明。然而他卻異常懶散,自動放棄了“家庭領航者”的責任,面對家庭棘手難題時選擇躲進書房。對于太太的智力貧乏、喜怒無常等糟糕表現(xiàn),他從未想過引導或改造,而是插科打諢,諷刺挖苦,甚至當著女兒的面揶揄嘲諷,并以此為樂。在女兒的教育上,他更是失職的父親,從來不把父愛和智慧用在教育和培養(yǎng)女兒上,而是將教育問題一股腦兒丟給心性缺陷的太太,任由她向女兒灌輸不恰當?shù)膬r值觀念。這直接導致兩個小女兒頭腦簡單、品行不良,一味熱衷于跳舞﹑梳妝打扮和賣弄風情,并最終引發(fā)莉迪亞私奔丑聞。貝內特家的女兒們都沒有受到恰當?shù)募彝ソ逃?,她們在人際交往和婚戀上吃盡了苦頭,這不能不歸咎于貝內特先生的不盡父職。按照英國當時的遺傳法,貝內特家的地產要由遠親柯林斯先生繼承,妻女無權過問。即便如此,他仍然庸庸碌碌,從未為家人作任何打算。
《愛瑪》中的伍德豪斯先生像是一個貪圖照顧的老小孩,他萬般依賴女兒,把內外家庭事宜全權交由愛瑪處理,自己只擔心夏天的散步和香噴噴的薄粥。他是一個虛弱守舊的舊式地主,膽小怯懦,懼怕任何變化。他更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有什么對他不利,便認定對任何人都不合適,永遠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女兒的婚事上,他更是自私到極點。他憎恨女兒結婚,因為那樣身邊少了一個可以聊天解悶的人;鄰居家的失竊事件讓他膽戰(zhàn)心驚,意識到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女婿來保護他,他才同意愛瑪?shù)幕槭?。伍德豪斯先生凡事皆為一己之利,毫無父輩應有的擔當,這是一個完全放棄責任的父親。
《曼斯菲爾德莊園》中范妮的養(yǎng)父托馬斯爵士是奧斯丁小說中唯一受到贊許的父親。他不似范妮的生父普萊斯上尉那樣淺薄粗俗,也不似貝內特先生故作超脫對妻女冷嘲熱諷,而是個有作為的貴族地主。他品德高尚,頗有一副古道熱腸,多年來一直盡心幫助貧困的普萊斯一家,收養(yǎng)范妮,使她受到良好教育。但這個唯一受到贊許的父親,他的缺點也顯而易見:他為人世故,沉溺習俗,對出身寒微的范妮亦不無防范,唯恐其粗鄙性情影響他的孩子。對子女的教育,他出現(xiàn)了嚴重失誤,他太關注禮儀培養(yǎng)而忽略道德約束。對女兒的態(tài)度太過嚴厲,加之性格內斂、不茍言笑,以致子女都不愿與他親近,不敢對他流露自己的想法。他明明看出拉什沃斯先生頭腦愚蠢,卻從世俗利益計而允諾了女兒親事,以致釀成瑪麗亞與人私奔又被拋棄的悲劇。他對自私虛偽、吹噓炫耀的諾里斯太太十分信任,為該太太引誘女兒們的墮落創(chuàng)造了條件。家里一連串的打擊讓托馬斯爵士措手不及,防不勝防。作為一個權威的家長,其認識水平尚不及人微言輕﹑少言寡語的范妮。
值得注意的是,奧斯丁在前期創(chuàng)作中的父親形象并非都是一無是處的,他們也有很多閃光之處。比如,貝內特先生的明理風趣,伍德豪斯老先生的善良和藹,托馬斯爵士的正直品格,均可贊可嘆,作家之于他們的嘲諷也善意而溫和。他們在缺憾之余仍有著閃光之處,奧斯丁對他們的態(tài)度可謂“溫婉的揶揄”。
如果說奧斯丁對前期作品中的父親們還保留了那么一點點的客氣,嘲諷他們的同時也不忘給予些許贊賞的話,那么到了后期,溫婉的揶揄就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辛辣的無情的嘲諷。
《勸導》中的沃爾特爵士是小說中最具諷刺意味的人物形象。他自命不凡、愚昧無知,平日里只關心外貌、爵位,揮霍成性,缺乏責任感,最終使家業(yè)負債累累,不得不出租象征貴族地位和榮耀的凱林奇大廈。他對女兒安妮的關心還沒有拉塞爾夫人這樣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外人來得多。失戀后的二女兒安妮得不到父親的撫慰,只得靠散步和嘆息排遣心中苦悶,傷心憂郁使安妮過早地失去了青春的妍麗。沃爾特爵士愛慕虛榮,他瞧不起向安妮求婚的溫特沃思,只說了句“絕不會給女兒帶來任何好處”,便冷漠地不管不問了。八年后,溫特沃思名利雙收、衣錦還鄉(xiāng),再次向安妮求婚,考慮到溫特沃思的豐厚財產,他才覺得其可以與自家高貴的府邸相配,同意了女兒的婚事。他對達爾林普爾子爵夫人和困窘的史密斯太太的態(tài)度更是有天壤之別:他堅決反對安妮與落魄低微的史密斯太太往來,對她的一番評論毫無紳士風度可言;可是在達爾林普爾子爵夫人母女面前,沃爾特卻是那么卑躬屈膝、阿諛奉承,為了謁見這位遠親,可以說是費盡心機,回訪之后逢人便談,庸俗之至。除了嘲諷外,奧斯丁吝于給予他一絲美德。
蒂爾尼將軍在《諾桑覺寺》中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表面的風度翩翩﹑溫文爾雅,掩飾不了內心的冷酷與勢利。他專橫跋扈,妻子在世時從未享受過一絲溫情,最后郁郁而終。長子蒂爾尼尋花問柳,品行敗壞,不顧羞恥和已有婚約的伊莎貝拉調情。女兒埃麗諾性格柔弱,全心全意侍奉生活起居,他卻嫌貧愛富,百般阻撓女兒與心上人成婚,直到得知對方意外獲得豐厚遺產,才喜笑顏開允諾親事,一副嫌貧愛富嘴臉。他的勢利嘴臉更可從對凱瑟琳前恭后倨的態(tài)度上一覽無余,受索普所惑,他極力慫恿次子亨利追求凱瑟琳,并熱情邀請其去諾桑覺寺做客,將她視為上賓,噓寒問暖、關懷備至。然而當他聽說凱瑟琳家境貧寒,并沒有如傳說中的那樣可以繼承大筆財產時,便立刻翻臉,撕下溫文爾雅的面具,氣急敗壞地驅逐她連夜離開。蒂爾尼將軍的前后態(tài)度對比鮮明,奧斯丁對其嘲諷之深可見一斑。
總而言之,奧斯丁筆下的父親雖然品格﹑地位﹑貧富各異,但都存在各種缺點,存在難以掩飾的失職現(xiàn)象。對子女的教育和婚姻,均未給出恰當?shù)闹笇Ш徒ㄗh,更有甚者,還一度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這一切說明,奧斯丁通過手中生花妙筆的創(chuàng)作,曲折地反映了作為一位女性作家,其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對父權制的不滿。
在奧斯丁筆下,父親形象和以往作家所書寫的那般光輝﹑偉岸不同。他們要么扮演父權喪失標志的角色,要么淪為被嘲諷的對象;即使那些優(yōu)秀的年輕男主人公們,相較于光芒四射的女主人公,也顯得差強人意、大大遜色。究其原因,這或許正是奧斯丁作為一個女性作家自我意識及性別意識的反映。聰敏睿智者如奧斯丁,她試圖有意通過對筆下父親們的塑造,弱化男性的力量、解構男性權威、批判父權社會,以喚醒女性的自我意識,張揚女性品能,提高女性社會地位。這閃爍著適應時代潮流的女性主義思想的光芒。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由于生理、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女性大多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家庭中,而扮演父親、丈夫角色的男子則憑借一系列優(yōu)勢在家庭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父親本該是父權制社會的代表,在家庭中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以責任和威嚴在男性話語系統(tǒng)中贏得后輩的尊敬和愛戴。但奧斯丁的小說中卻很難找到這樣形象高大偉岸的父親形象。她一反傳統(tǒng)作家對父權的頌揚和贊美,描繪了一系列缺席失職、權力旁落的父親形象,解構男性優(yōu)越論,打破男權神話,表現(xiàn)出對父權的蔑視和挑戰(zhàn)?!栋谅c偏見》中貝內特先生自私懶散,為躲避妻女的糾纏和生活的責任躲在書房里尋找樂趣?!吨Z桑覺寺》的蒂爾尼將軍是個唯錢是圖、專制冷酷的暴君;《勸導》中的沃爾特爵士虛榮墮落,醉心享樂,極度自戀;《愛瑪》中的伍德豪斯先生是個一驚一乍、貪圖女兒照顧的老小孩;《曼斯菲爾德莊園》的普萊斯上校言語粗鄙,對孩子感情淡漠。以上的父親形象都冷漠自私,缺乏原則,精神不堅定,無法樹立威嚴的形象?!堵狗茽柕虑f園》中的托馬斯爵士是唯一一個受到奧斯丁贊許的父親,卻依然陷入內外交困之境。
從心理學角度看,父親形象的失職和權力旁落也是奧斯丁難以擺脫女性作家這一身份的焦慮的體現(xiàn)?!皩D女而言,性別是一種痛苦的障礙,她們總是焦慮于沒有自己的聲音、沒有自己的身份、缺乏自己的權威與得不到恰如其分的對待,擔心寫作活動會孤立她們甚至會摧毀她們”②。父親作為父權制的權威,他們壓抑女性發(fā)展、獨立,剝奪女性言說的權力,使女性陷入失去自我的失語狀態(tài),這是女性作家的某種心理期待和書寫策略。讓父親形象權力旁落或集體失職也就道出作家的心理期待:女性質疑、反叛父權制,渴望擺脫父權制重壓,能自主地決定命運。
米利特在《性的政治》中這樣描述父權制:“我們的社會像歷史上任何文明一樣,是一個父權制社會,只要稍微回想一下,軍事、工業(yè)、技術、高等教育、科學、政治機構的財政,一句話,這個社會通往權利的途徑,包括警察局的強制權力,完全掌握在男性手里,事實也就不言而明了,如果一個社會以父權制作為制度基礎,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就被人口另一半的男性所控制?!雹酃磐駚?,中外文學創(chuàng)作大都以男性為中心,由他們執(zhí)筆的男性形象總是居于文學中心,代表強勢話語、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他們筆下的男性大多是優(yōu)秀的代名詞,他們性格剛毅,處事果敢,勇于擔當,是社會和家庭的支柱;女性卻往往是被欲望、被觀察的客體。奧斯丁卻一反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立場,從女性視角展開故事敘述,用女性目光審視﹑評判作品中的男性父親,推翻了幾千年來男性作為社會和家庭主宰的傳統(tǒng),解構了男性權威,同時充分肯定了女性的聰慧和自我價值。這就消解了以男性為中心的話語系統(tǒng),毫不留情地諷刺了男權至上者,給了強大的父權制文化一記響亮的耳光,弘揚了鮮明的女性意識。
注釋:
①劉斐.淑女視域中的男性角色——奧斯丁小說形象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②楊莉馨.西方女性主義文論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2:113.
③[美]凱特·米利特,著.鐘漢良,譯.性的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25.
[1][美]蘭瑟.蘇珊·S著.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陳艷玲,劉利坤.奧斯丁小說中的女性意識.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3).
[3]劉斐.淑女視域中的男性角色——奧斯丁小說形象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王建光.淺析奧斯丁作品中的婦女問題和婚姻觀.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5]王曉焰.18-19世紀英國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王曉燕.社會性別理論與18-19世紀英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7]楊莉馨.西方女性主義文論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2.
[8]朱虹.英國小說的黃金時代——英國小說研究:1813-187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9]朱虹,編選.奧斯丁研究.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