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桂紅
河南被稱為“戲曲之鄉(xiāng)”,這里有著豐富多彩的戲曲種類和光輝燦爛的戲曲文化。清代的乾隆、嘉慶年間,中國戲曲的發(fā)展進程出現(xiàn)了一個重大轉折,風靡全國的昆曲逐漸出現(xiàn)了衰敗趨勢,而產生于間的各種地方戲劇種,在與昆曲的競爭中取得了優(yōu)勢。河南為數(shù)眾多的劇種大多產生于清代,它們正是在“花雅之爭”的風雨中逐漸發(fā)展、成熟的。
一、從曲牌方面研究
(一)曲牌的定義
曲牌是傳統(tǒng)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tǒng)稱,俗稱“牌子”。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古代詞曲創(chuàng)作,原是“選詞配樂”,后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
(二)曲牌音樂對河南地方戲曲唱腔影響
中國戲曲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在戲曲音樂的結構體制中,曲牌體是最古老的戲曲聲腔體制。在板腔體戲曲聲腔生成以前的漫長時期,無論是演唱北雜劇的北曲,或是演唱南戲戲文的南曲,不僅用于演員演唱的是曲牌,即便是配樂部分,也都是演奏約定俗成、具有明顯程式性特征的曲牌音樂。范立方在所著《豫劇傳統(tǒng)曲牌音樂》一書中說:“在豫劇傳統(tǒng)戲中,曲牌音樂的運用,有著約定俗成的不移之格,形成了許多專曲專用的音樂形式。如朝廷出將、升帳、興兵、操練、擺陣交戰(zhàn),官員迎賓送客以及飲酒、接旨、娶親等都要演奏相應的專用曲牌”。
(三)河南地方戲曲音樂設計的變化發(fā)展
從《豫劇傳統(tǒng)曲牌音樂》一書中所搜集的曲牌來看,一方面可以看出某一曲牌常常用在什么場合、怎么使用,并顯示曲牌音樂的程式性;另一方面又會發(fā)現(xiàn),一些曲牌依其適宜表達的感情類型常常多次變化使用,顯示出戲曲藝術程式性特征的泛用特點。
曲牌在歷史上作為傳統(tǒng)戲曲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了戲曲藝術的傳承發(fā)展。那些經(jīng)過長期流傳,經(jīng)過歷史篩選,觀眾早已耳熱眼熟的具有很強藝術感染力的優(yōu)美曲調,為許多現(xiàn)代作曲家提供了豐富、古老而又鮮活的音樂創(chuàng)作素材,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從板腔方面研究
(一)板腔定義
板腔體音樂的問世,為我國戲曲音樂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領域。它是隨著明末清初梆子腔、皮黃腔的興起而發(fā)展起來的。板腔體是戲曲、曲藝音樂中的一種結構體,或稱“板式變化體”。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yōu)楦鞣N不同板式。這種結構體式,以簡練的基本音樂素材與靈活變化的發(fā)展形式為特點。板腔體音樂的產生,對曲牌體音樂體制來說是個重大的突破和發(fā)展,是我國戲曲音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我國戲曲音樂結構美學特征的重要標志。
(二)從音樂設計上分析河南板腔體的唱腔的基本格式
起板(導板、叫板、栽板)——正板(慢板、流水、二八、非板)——送板。這種基本格式,在應用中可以根據(jù)內容的需要,運用不同的板式節(jié)奏變化,不同的板式組合方式,不同腔式旋律的伸縮、擴展構成不同的唱段。節(jié)奏可張可馳,腔調可高可低,千變萬化沒有定曲,但它的基本格式不會變。
(三)板腔體的基本唱法
河南板腔體的基本唱法,是以一對唱詞對偶呼應的上下句為基礎,俗稱“兩句腔”。板腔體板式的變化手法:變化板式系由正板板式變化派生而來,它們或有著自己的結構形式,或有著較為穩(wěn)定的聲腔旋律,既可以與正板的演唱曲調交織轉接,又可以不依附正板而單獨構成唱段。如慢板類中的變化板式金鉤掛,盡管在板眼形式和曲調諸方面,與慢板的正板唱法區(qū)別不大,但由于過門音樂的緊縮,段式結構發(fā)生了變化,演唱起來情緒更緊湊、更集中,可以用來表現(xiàn)正板唱法不易表現(xiàn)的戲劇情緒。
三、從調式調性方面研究河南地方戲曲的唱腔及音樂設計的變化發(fā)展
曲劇的音樂調式豐富多彩,它的全部唱腔音樂,在總的音列中是七聲俱備的。曲劇唱調曲牌音樂的調式有如下數(shù)種:以中國古代音名“宮、商、角、徵、羽”為名。
以“宮”為主音所構成的六聲宮調一五聲宮調;
以“商”為主音所構成的七聲商調一六聲商調;
以“徽”為主音所構成的七聲徵調一六聲徵調一五聲徵調;
以“羽”為主音所構成的六聲羽調。
在傳統(tǒng)戲曲音樂中,無論是曲牌體還是板腔體,對有無音樂主調都不太刻意追求。板腔體遵循的是主調變奏原則,一個基本曲調,主要通過節(jié)奏變化變?yōu)槎喾N唱腔板式,所以曲調比較單一,音樂形象當然也很統(tǒng)一。就是曲牌體戲曲,盡管曲調豐富多樣,難避冗雜之嫌,但由于它生成的早期受到了諸宮調的影響,音樂曲牌的連接,遵守了一定規(guī)范,加上聲腔的語言規(guī)范和聽覺習慣,人們已不再考慮曲調是否統(tǒng)一。
四、從唱詞方面研究河南地方戲曲的唱腔及音樂設計的變化發(fā)展
河南地方戲曲有許多廣為流傳的經(jīng)典唱段,其唱詞語言凸現(xiàn)了鮮明的地域特色。語言是戲曲聲腔形成的首要前提和基礎,也是一劇種區(qū)別于他劇種的重要條件。河南戲曲唱腔藝術和地方言土語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形成良性互動關系;而各地方戲曲最重要的藝術特色即是它的方言土語,以及由此孕育出來的聲腔音調系統(tǒng),因此足見唱詞語言之于河南戲曲的重要性。
(一)口語化
河南地方戲曲唱詞語言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口頭語言”引入,唱詞直抒胸臆,從不矯揉造作;很少有華麗詞藻的雕琢修飾和古奧、僵化、生澀的字句;也很少引用冷僻的典故和隱晦的寓意??谡Z是最直白、最淺近的語言,也是最親切、最不可或缺的語言,所以它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語言。
(二)格調的鄉(xiāng)土性
“鄉(xiāng)土性”意指最本真、最純粹的地方風物俗情的人文特性。河南地方戲曲唱詞語言格調的鄉(xiāng)土性,就是以鄉(xiāng)民百姓的視角觀察、認識世界,以鄉(xiāng)民的語言習慣表達、詮釋民間的鄉(xiāng)風俗情。河南地方戲曲,創(chuàng)造它的是本土鄉(xiāng)民,享用它的也是本土鄉(xiāng)民?!坝米约旱恼Z言和行動來表現(xiàn)自己的特征”是一種最樸素而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河南地方戲曲創(chuàng)造者最樂意而且最力所可及的。
(三)語辭的地域性
所謂“地域性”,就是地方性特色。特有的語言色彩是地方戲曲存在的首要前提,也是戲曲劇種如此浩繁多樣的重要基礎。河南的方言土語特點突出,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它的“語匯豐富,句式簡短明快,語音節(jié)奏穩(wěn)重清晰,五音俱全,四呼規(guī)正,語調娓娓動聽,生動活潑,帶有俏皮、詼諧、幽默的意味,有活生生的表現(xiàn)力” 。
(四)情感的詩意性
詩境者,詩句之意蘊、境界也。河南地方戲曲唱詞“情感的詩意性”是通過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語言來表現(xiàn)反映生活,營造美感氛圍,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抒發(fā)人物真實情感的。能夠給予欣賞者美的理想,并從中得到審美的享受。
(五)體式的兼容性
這里所說的“體式”系河南地方戲曲唱詞的“體裁”與句法的“格式”簡稱。河南地方戲曲誕生于河南民間,與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中原歌舞、說唱藝術豐富多彩,河南地方戲曲唱詞語言在藝術風格、結構形式、題材內容及演唱方法等方面,都程度不等地借鑒、吸收、融化了中原地區(qū)的墜子、道情、大鼓書、蓮花落、鼓兒詞、三弦書、河洛大鼓等說唱藝術。
五、從演唱方法方面研究河南地方戲曲的唱腔及音樂設計的變化發(fā)展
我們知道豫劇是河南的地方戲。它的主要特點是吐字清晰、曲調高昂??谡Z化很強,容易讓廣大觀眾接受,這也是它深受廣大群眾喜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戲劇訓練中,它們首先要求要咬好字。當然咬的是河南方言,但是它們在訓練學生時要求學生大聲念白。凡是學過戲曲的人,當他們接受正規(guī)的歌唱訓練后,他們的演唱水平、能力、表現(xiàn)力均比沒有學過戲曲的人要好的多。
豫劇一向以唱功見長。在劇情節(jié)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的唱腔。豫劇唱腔高亢嘹亮,真假聲結合堪稱一絕。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觀眾聽清接受,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具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于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樸通俗、口語化、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
豫劇唱腔中,豫東調和豫西調用同樣的調高,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上方五度旋宮,即“以徵為宮”的現(xiàn)象。豫西調多落“1”音,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下方五度旋宮,即“以清角為宮”的現(xiàn)象。豫劇的傳統(tǒng)唱法中,男女聲部基本上是同腔同調。豫東調演唱多用假嗓,豫西調則用真嗓較多。在豫劇的演唱中,咬字是非常重要的,它比一般歌曲中的咬字要夸張,以語言為主,邊說邊唱,唱中帶說,說也似唱。現(xiàn)代豫劇開始加入合唱和重唱和對唱的形式,這是豫劇在新時期下的演化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劉俊鴻.地方戲曲發(fā)展芻議[J].藝術百家,2003(01)
[2]張鳳云.地方戲曲出路在哪里[J].戲文,2006(04)
[3]常會學,孟娟.地方戲曲保護與傳承需破三重困境[N].中國文化報,2012-04-12
[4]封曉東.地方戲曲保護與傳承的困境與抉擇[J].大舞臺,2012(11)
[5]郭光宇.河南戲曲名家叢書[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4(05)
[6]藝生.藝豫劇傳統(tǒng)劇目匯釋[M].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6(07)
【作者單位:鄭州旅游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