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傅茂海,金鑫,王平
(西南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軸箱裝置是鐵道機車車輛轉向架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將輪對和構架聯(lián)系在一起,傳遞各個方向的作用力。軸箱定位裝置不僅對車輛系統(tǒng)動力學性能有重要影響,在實際運行中還會影響到車輛的運行安全性、穩(wěn)定性。
在實際運用中,軸箱結構同時受到靜載荷和動載荷的作用。對于新設計的軸箱結構,必須確保其在運用載荷作用下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保證其在使用期間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軸箱是簧下質量,因此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同時,還應盡可能減小自身結構質量,充分發(fā)揮結構的整體承載能力。軸箱結構中的軸承孔、腹板、加強筋等結構均屬于易發(fā)生振動的部位,軸箱的振動特性是結構承受動載荷的重要參數(shù)。
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軸箱結構進行了靜強度與模態(tài)分析,依據(jù)UIC、EN等標準對軸箱的靜強度性能進行了評定;通過模態(tài)分析,獲得了軸箱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為了解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動態(tài)性能評定及結構綜合強度性能的評定提供依據(jù)。
a) 軸箱模型
為保證幾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尺寸的一致性,在ANSYS中建立幾何模型。該軸箱為整體鑄造件,且沿三個方向均無對稱結構,故應建立整體模型,建模時忽略了半徑較小的鑄造圓角和軸承孔下部的漏水孔。軸承孔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軸箱部分模型
b) 靜強度分析載荷確定
根據(jù)車輛的運行特點,依據(jù)UIC 510-3:1994以及EN 13749:2005中關于焊接構架進行模擬超常載荷靜強度試驗時的加載方式,確定軸箱的靜強度載荷。
該軸箱計算基本參數(shù)如表1。
表1 軸箱強度計算基本參數(shù)
單個軸箱承受的垂向靜載荷
最大垂向載荷
Fzmax=1.5Fz=173.09kN
考慮車輛的側滾運動時,輪重的增/減載率
α=0.255
軸箱承受的橫向載荷
縱向載荷
Fxmax=0.1(4Fz+0.2mg)=49.05kN
c) 軸箱靜強度計算載荷
依據(jù)UIC 510-3:1994,確定載荷及載荷組合工況如表2所示。
表2 軸箱靜強度計算工況
軸箱材料為各向同性的B+級鋼,材料彈性模量為1.72×103,泊松比為0.3,屈服極限為345MPa。
d) 軸箱有限元分析
1) 有限元模型
軸箱為整體鑄造件(圖2),采用8節(jié)點實體單元Solid45對主結構進行離散;下部腹板與彈簧托盤孔結合處的局部不規(guī)則區(qū)域采用Solid95號單元。模型整體離散為89489個單元。
圖2 軸箱有限元模型
2) 邊界條件
為盡可能模擬軸箱在運用中的真實受力情況,在添加邊界條件時,將車軸簡化為截面形狀為圓形的梁單元,并在軸箱的軸承孔上部與軸承接觸面的120°角范圍內建立接觸單元;梁單元的另一端即為輪軌接觸點。橫向載荷作用于軸承孔上部與軸承外圈接觸的擋邊上;垂向載荷作用于兩側彈簧托盤凸臺的上表面。
橫向約束作用面為兩側彈簧托盤孔內表面沿橫向120°角范圍內的面;縱向約束作用面為兩側彈簧托盤孔內表面沿縱向120°角范圍內的面。在輪軌接觸點處根據(jù)不同工況下載荷的施加情況建立合適的約束。
各工況下載荷與約束的具體施加位置如表3所示。
表3 軸箱靜強度計算邊界條件
圖3為第1、2、4工況下軸箱靜強度計算的邊界條件。由表2易知,第2、3工況橫向載荷方向相反,故第3工況中橫向載荷和約束均作用于軸箱的對稱位置;第4、5工況縱向載荷方向相反,故第5工況中縱向載荷改變反向,縱向約束作用于軸箱的對稱位置。
圖3 軸箱靜強度計算邊界條件
3) 計算結果分析
利用ANSYS軟件對軸箱進行靜強度分析,得到各工況下軸箱的應力計算結果如表4。
表4 各載荷工況下軸箱結構最大應力節(jié)點位置
靜強度計算結果顯示,第1、2、3工況下,軸箱結構整體應力分布情況相似,且最大應力均出現(xiàn)在低位彈簧托盤內側立板圓弧的螺栓孔處,如圖4(a)所示,但應力值均未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第4工況中,軸箱結構大部分區(qū)域應力值較低,僅在高位彈簧托盤孔邊緣應力值較大,表現(xiàn)出明顯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如圖4(b);第5工況中軸箱結構整體的應力分布情況與第4工況相似,由于縱向載荷的方向相反,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另一側(低位)彈簧托盤孔邊緣,同樣表現(xiàn)出明顯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
圖4 最大應力出現(xiàn)位置
第4、5工況中軸箱結構的最大應力值均超出了材料的屈服極限,進行初步分析后認為出現(xiàn)這個結果可能有兩種原因:1) 進行靜強度分析時,有限元模型中單元的數(shù)量和質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結果。針對4、5兩工況中出現(xiàn)的情況,將彈簧托盤孔周圍的網(wǎng)格進行了細化,重新分網(wǎng)后網(wǎng)格密度加大,得到總體單元數(shù)量為116877個單元的有限元模型。對該模型加載求解后得到的結果顯示, 前三個工況的計算結果與第一個有限元模型的計算結果相比,整體應力分布情況相似,最大應力出現(xiàn)的位置相同,且最大應力變化值很小,誤差均在5MPa以內。第4工況下的最大應力為318.674MPa,比首個模型降低了33.5MPa;第5工況下最大應力值為356.019MPa,比首個模型降低了43.8MPa。這說明在可能發(fā)生應力集中的區(qū)域,網(wǎng)格劃分的密度和質量會對分析結果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適當加大網(wǎng)格密度可以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2) 在彈簧托盤孔內表面施加了剛性約束,而實際運用情況下該處安裝橡膠件,且孔邊緣有鑄造圓角,這兩個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應力集中的現(xiàn)象。
a) 模態(tài)分析模型
軸箱結構的模態(tài)分析采用上述靜強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圖5)。由于在模態(tài)分析中,模型的任何非線性單元都將被忽略,故在原添加接觸單元的面上添加徑向約束;橫向約束仍添加在軸承孔上部與軸承外圈接觸的擋邊上。
表5 軸箱固有頻率及振型
圖5 軸箱結構的部分振型
b) 模態(tài)分析結果
模態(tài)分析采用分塊的蘭索斯法(Block Lanczo Method),提取軸箱的前十階模態(tài),其固有頻率和相應振型如表5所示。
模態(tài)分析結果顯示:
1) 第1-4階模態(tài)振動頻率較低,對應的頻率范圍為453.85Hz-773.3Hz,在這一頻率范圍內,軸箱結構作為一個整體在振動,主要表現(xiàn)為扭轉、彎曲、剪切以及彎曲和剪切的耦合振動,且振動不明顯。
2) 第5-10階模態(tài)為高頻振動,此類模態(tài)的振動主要集中在兩側的彈簧托盤及其下部腹板,軸承孔處無明顯振動。高位托盤下部腹板出現(xiàn)了同向或反向的彎曲、鼓脹振動,低位托盤主要表現(xiàn)為扭轉振動。
3) 第8階模態(tài)振型在1200Hz以上頻率范圍內比較特殊,彈簧托盤及其腹板均未發(fā)生明顯扭轉或彎曲振動,而主要為軸承孔沿縱向的變形,這種變形影響了軸承孔的圓度,進而會影響軸承的正常工作。
綜合各階模態(tài)的振動特性發(fā)現(xiàn),低頻模態(tài)振動不明顯,對軸箱整體的結構強度影響較??;高頻振動較為明顯,振動主要為彈簧托盤及腹板的振動,對軸承孔影響較小。尤其應注意頻率為1330Hz左右的振動,此類振動會使軸承孔發(fā)生明顯變形,影響軸承、輪對的正常工作,應避免軸箱發(fā)生此種類型的共振。
1) 軸箱靜強度分析結果中,第4、5工況下出現(xiàn)了應力值偏大的現(xiàn)象,在對應力集中區(qū)域附近網(wǎng)格進行細化后重新計算,得到的結果基本滿足UIC 510-3:1994關于轉向架結構的靜強度評定要求。
2) 有限元模型中單元的數(shù)量和質量會對靜強度分析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對比前后兩次分析的結果,前三種工況的計算結果幾乎相同,這說明第一個有限元模型的單元數(shù)量已能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在可能出現(xiàn)應力集中的部位,這種影響則須引起重視,應注意此類區(qū)域附近的網(wǎng)格密度和質量,也可以采用更高階次的單元類型,以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
3) 模態(tài)分析結果表明,軸箱低頻振動不明顯,對結構強度影響不大。高頻振動較為明顯,主要影響彈簧托盤及下部腹板,在實際運行中若發(fā)生此類型的振動,會影響軸箱彈簧的正常工作,應注意避免該頻率的振動。特別在1330Hz左右頻率下,軸承孔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形,影響軸承工作??傮w來看,軸箱結構整體剛度滿足使用要求,在運用中應注意避免1200Hz以上的共振頻率。
[1] 吳敏,黃志輝.八軸機車軸箱三維結構設計及強度計算[J].內燃機車,(2008)11-0015-03.
[2] 王義亮,謝友柏.四缸內燃機機體結構模態(tài)分析[J].內燃機學報,(2002)01-0075-04.
[3] UIC 510-3 Wagons-Strength testing of 2 and 3-axle bogies on testing rig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