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長標
【摘要】教書不難,育人難。做一個怎樣的老師,怎樣做一個老師,需要我們這些老師用一生去追尋,去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師;角色定位;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當今,新課改蓬蓬勃勃,漸入佳境。但無論如何“改”,教師在課堂中都不可或缺。沒有教師的課堂恰如沒有學生的課堂一樣,是無法想象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應以怎樣的角色出現(xiàn)?以下僅就此做些粗淺的探索:
一、教師是“學生”
案例1:講臺后站著一位學生,他正在扮演著教師的角色。而真正的教師卻在該學生的座位上充當“學生”。開始上課了,小“老師”從課題、作者、字詞,講到結構、中心、寫法,一如老師平時。但底下的學生回答問題并不踴躍,教學過程斷斷續(xù)續(xù),課堂氣氛沉悶緊張。見狀,扮演“學生”的老師坐不住了,便“積極”回答,“積極”發(fā)問。結果,師生兩個大演“對手戲”。其他學生則多作壁上觀。
在這個案例中,師生角色互換,是對教師角色的有益探索。但實質(zhì)上只是一個學生代替老師,對其他學生進行一場更低水準的“滿堂灌”而已。
這節(jié)課的教師角色設計,需要怎樣的“手術”以臻于完善呢?
1.教師扮演的學生不應是特殊的學生。這時的教師應在知識現(xiàn)狀和思維方式上貼近“學生”這一角色。他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不能搶學生思考的時間、機會,不能凌駕于其他學生之上,包攬質(zhì)疑、解疑的過程。他應是學生中的普通一員,他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
如果教師扮演的“學生”過于鋒芒畢露,他對講臺上的小“老師”及其他學生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結果是課堂又成了“師講生聽”的老模式,只不過教師披上了“學生”不合身的衣裳,現(xiàn)場多了個可憐的只供擺設的小“老師”而已。
2.教師以“學生”的身份出現(xiàn),他原來的“教師”職能應更多地體現(xiàn)在課外,即課前的輔導和課后的檢查。
扮演“教師”角色的學生,應多安排幾個。若只一個,則其限于時間和能力,未必能對整課時的學習內(nèi)容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與其他同學的交流會因為急于完成“教師”角色這一任務而顯得膚淺,從而流于形式。多選幾人當“老師”,一人講一方面,能將課堂學習內(nèi)容作有效分解,讓他們集中精力鉆深鉆透,有利于學生之間多種思路的交流?!耙蝗搜輵虼蠹衣牎?,不如“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樣,課堂更有松弛度,課堂氣氛容易調(diào)節(jié)。而且由于多人參與,學習過程增加了不確定性,課堂生成的內(nèi)容也隨之增多。
教師課前輔導的重點,應是以上學生。而課后,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尤其是普通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檢查、啟發(fā)、深化、補充、總結。
3.教師以“學生”的身份出現(xiàn),是為了處于學生中間,第一時間內(nèi)把握學生的學習態(tài)勢,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一句話,是為了近距離地了解學生。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方法,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教師以“學生”的身份出現(xiàn),也是為了讓學生教學生,搭建一個學生之間溝通、交流、借鑒的平臺,達到鍛煉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
二、教師是“建筑設計師”
案例2:一節(jié)公開課之前,學生們已將桌子排成了8個方形(8個小組)。教師進入課堂后,先是導入新課,然后板書“字詞、結構、主題、人物、寫法”,接下來要求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學生們先是各自為戰(zhàn),各看各的,后在老師“要互相討論”的提醒下,開始討論——說是討論,其實是無聲的、三言兩語的。其間,老師四處走動巡察。大約半小時后,老師每組抽取一人匯報該組討論成果。匯報時,有多組的論題重復,而有的論題卻無人問津。最后老師總結。
在這個案例中,融入了新課改的理念,采取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老師講得少了,有其可取之處。但這節(jié)課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運行是無序的,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有缺陷的。
在這種“合作學習”課里,教師應該是一個統(tǒng)籌全盤、精研局部的合格的建筑設計師。
1.教師是一個學習資料的提供者,一個處理材料的指導者。在農(nóng)村中學,學生視野不寬闊,接觸的東西很有限。教師有義務、有必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相關材料,如關于作者、作品的資料,關于評論該作者、作品的資料,與課文相關的各學科知識的資料,等等??梢允菚?、報紙、雜志、圖片,可以是各種音像資料。當然,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教學生怎樣通過訪問、觀察、網(wǎng)絡、電視來尋找、積累材料,學會處理眾多材料的方法,如分析、提煉、組織、整合。日久天長,學生就可能尋找到解剖文章、理解文章的切合自己實際的“鑰匙”。
2.教師要設計好學習小組的組織和運轉(zhuǎn)。組內(nèi)要有學習骨干。組內(nèi)要有組長和副組長,要挑選善溝通、有威信、反應快、成績好(最好還要善概括、寫字快)的同學擔任,負責組織好組內(nèi)的討論與合作,記錄大家的發(fā)言。組內(nèi)要有更小的學習單位(如共一張課桌的兩位同學),作為組內(nèi)討論的最基礎單位,為整個小組討論提供更精粹、更有價值的見解。還要有小組和小組之間的論辯、對話、交流。要試著讓學生做小結、總結。
3.教師要設計好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材料——合作學習單。合作學習單內(nèi)要有討論的具體題目,以縮小學生討論范圍,避免海闊天空式的過于自由的泛泛而談。要有討論過程的記錄,要記下發(fā)言者的觀點和依據(jù),以防止個別學生不參與討論,不積極討論。要有學生自己設計的題目及其解答,因此教師設計的題目不宜窮盡所有內(nèi)容,好讓學生有補充的空間和余地,要在教師設定大部的基礎上為學生開出一扇“不設定”的窗戶,以激發(fā)學生思維。隨著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提高,教師設計的題目可逐漸少些,學生自己設計的題目可逐漸多些。畢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
在課堂上,組長或副組長要把大家的發(fā)言概括地記錄在合作學習單上,還要根據(jù)它來代表本組發(fā)言。在課后上交此單,作為教師了解每個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的依據(jù)。
4.教師要以普通成員的身份參加小組討論。要親自傾聽學生們的發(fā)言,不能游離于學生之外,不能做一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教師的參與,既有利于掌握第一手資料,又能密切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不過,教師作為小組成員是自由的,他可以“四處點火”,挑動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的火花,他還要幫助組長們制止偏離方向的討論。
教書不難,育人難。做一個怎樣的老師,怎樣做一個老師,需要我們這些老師用一生去追尋,去探索。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