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北碚 400715)
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趙樹理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是晉東南地區(qū)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作家”,因為從小生長在農(nóng)村,熟悉農(nóng)村的民情風俗,身上有著地道的農(nóng)民氣質。他小說中描寫的晉東南地區(qū)風俗畫深受農(nóng)民群眾的喜愛,他也通過對晉東南地區(qū)民俗文化的描寫,實現(xiàn)了其小說大眾化、通俗化的文學主張。“民俗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鮮明特點的、溝通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文化現(xiàn)象?!盵1]28縱觀趙樹理的小說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將其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分為信仰民俗、婚喪嫁娶民俗、倫理民俗、語言民俗四大類。
信仰民俗又稱民間信仰,“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在民眾中自發(fā)產(chǎn)生的一套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慣和相應的儀式制度”[2]187。信仰民俗種類繁多,因時因地也各不相同,在趙樹理的小說中主要有祭祀、占卜、巫術、禁忌等表現(xiàn)方式。
在小說《盤龍峪》中,十二個農(nóng)村青年結拜兄弟,跪在香案前海誓山盟。這是地方的習俗,“遇著了敬神的事,鄰里們平常有交情的往往打伙攢湊一份香火來陪祭,名曰‘邀神’”,甚至他們在日常談話中都有“多一份菩薩多一份香”的信仰。這種對神靈的祭祀信仰是發(fā)自勞動群眾內(nèi)心的,真誠的,十二個農(nóng)村青年在象征著忠義的“關老爺”的見證下,結拜為兄弟,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樣的信仰民俗是教人向善的,是一種純樸的信仰民俗,趙樹理對其是持贊成態(tài)度的。
但在趙樹理的小說中,更多的是滲透著封建迷信思想的信仰民俗,趙樹理以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對這些愚昧的信仰民俗做了批評,廣大農(nóng)民群眾在讀了這樣的小說后受到了深刻教育,這也是趙樹理小說對農(nóng)村反封建迷信思想方面做出的貢獻。最能體現(xiàn)這種批判的是《小二黑結婚》,小說中有兩個迷信人物,一個是熱衷占卜的二諸葛,一個是賣弄巫術的三仙姑。二諸葛抬腳動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在小二黑被興旺兄弟捆了后,他最先想到的不是想辦法搭救自己的兒子,而是“取出三個制錢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嚇得他面如土色”。到了區(qū)上見到區(qū)長后,仍然以小二黑和小芹命相不對為理由,請求區(qū)長“恩典恩典”,不讓二人結婚。三仙姑本是個俊俏媳婦,卻迷上了跳神的巫術,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設香案下神,讓別人給她燒香來求財問病。封建迷信思想在二諸葛和三仙姑的頭腦中可謂根深蒂固,直至在區(qū)上出了丑后,二人才再也不好意思賣弄他們的陰陽論和巫術。雖然這些封建迷信信仰是愚昧落后的,但卻真實再現(xiàn)了解放前晉東南革命根據(jù)地農(nóng)村的民俗文化,并通過這些民俗文化把二諸葛和三仙姑兩個落后農(nóng)民的形象刻畫地栩栩如生,同時也教育了眾多像二諸葛和三仙姑一樣存在封建迷信思想的農(nóng)民,“魔魔道道的女人誰也怕人叫她‘三仙姑’,講命相,論八字的都怕自己和‘二諸葛’掛了鉤”[3]78。另外,對二諸葛占卜、論陰陽的描寫和對三仙姑跳神的描寫也造成了戲劇沖突、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果沒有二諸葛和三仙姑以民俗信仰為借口,反對小二黑與小芹結婚,就不會有這篇小說了。
在農(nóng)村種類繁多的民俗文化中,婚喪嫁娶民俗有著重要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婚喪嫁娶的儀式、規(guī)矩、規(guī)格和約定俗成的習慣等方面。在趙樹理的小說中,晉東南地區(qū)的婚喪嫁娶民俗有著多樣呈現(xiàn)。
在小說《邪不壓正》中有兩處具體描寫了解放前晉東南地區(qū)的訂婚民俗。王聚財?shù)拈|女軟英跟劉錫元的兒子劉忠訂婚,劉家要在訂婚當天給王家送禮,王家要待客吃飯。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客人都吃兩頓飯——第一頓是湯飯,第二頓是酒席。第一頓飯待生客和熟客不同,待粗客和細客不同——生客細客吃掛面,熟客粗客吃饸饹。”于是王家根據(jù)當?shù)剞k喜事的風俗給不同的客人安排了不同的飯食。吃過第一頓飯后就該開食盒,開了食盒,因為男家送的禮都會比女家單子上開的少一些,女家姑姑、姨姨、妗妗之類的女人就會圍著食盒跟媒人吵架,讓男家補禮。所以軟英的母親、妗母、二姨、嫂子便和媒人小旦因為訂婚禮品不夠吵了起來。雖然這些訂婚民俗的描寫與趙樹理這篇小說“想寫出當時當?shù)赝粮娜窟^程中的各種經(jīng)驗教訓,使土改中的干部和群眾讀了知所趨避”[4]7的意圖沒有直接關系,但這些民俗文化在小說中的穿插無疑增添了小說的趣味性,使小說更具通俗性,因為這些是農(nóng)村群眾所熟悉的,更容易被他們接受和喜愛。
除了《邪不壓正》里比較詳細的訂婚民俗描寫,趙樹理的其他小說也或詳或略地描寫了晉東南地區(qū)婚喪嫁娶方面的民俗文化。在《登記》中,小飛蛾年輕時與一個叫保安的青年相好,保安送了她一個羅漢錢,等小飛蛾的女兒艾艾長大后與本村青年小晚談戀愛,也收到了男方送的羅漢錢。羅漢錢在晉東南地區(qū)談戀愛的男女青年中,已經(jīng)成了象征他們之間愛情的信物,這樣世代相傳,就形成了有關羅漢錢的婚戀民俗,因此當?shù)啬信嗄瓿:靡粤_漢錢為信物私定終身?!缎安粔赫防锩鑼懥塑浻⒂喕楫斕毂容^正式的吃飯習俗,但也有些窮困人家請不起客人吃飯,所以也有其他待客吃飯的習俗?!独罴仪f的變遷》中,修福老漢的孫子白狗與楊三奎的女兒巧巧在臘月三十結婚,鄉(xiāng)親們知道老漢沒錢辦酒席,就湊份子買了些龍鳳喜聯(lián)送禮,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對這些送喜聯(lián)的客人都是有酒無飯,一酒待百客。老漢把婚禮選在臘月三十這一天也是因為當?shù)赜小皝y歲上頭”[5]85的民俗,這樣便可以省去一切迎親儀式,減少結婚的費用?!陡YF》中,福貴與銀花結婚時待客,福貴娘嫌豆腐粉條不好,特地殺了一只雞,做了個火鍋四碗,湊合著弄了一桌酒席。在當?shù)卣埧统燥?,如果講究排場,有“十碗菜”、“十二起”(十二道菜)、“八八”[6]84(八大碗八小碗)等,這些對于貧窮的福貴家是辦不起的,所以才做了比較簡單的火鍋四碗,看著像那么回事。由此看來,晉東南農(nóng)村婚喪嫁娶待客吃飯的民俗也是有多種規(guī)格的,往往根據(jù)實際經(jīng)濟情況,富人有富人的排場,窮人有窮人的講究。《福貴》中還描寫了富人和窮人不同的喪葬習俗,城里一位大士紳出殯,請了吹鼓手唱侍宴戲,吹鼓手中就有福貴,酒席快完時,主家還要讓兩個吹鼓手感謝來吊喪的賓客。因為給死人做吹鼓手在當?shù)厥且患O其丟人的事,所以當福貴看到賓客中有本族老家長老萬時,嚇得趕緊扭過臉去。窮人家死了人便沒有這么講究,福貴娘死了只是請了陰陽,縫縫孝帽,掛掛白鞋,按照最簡單的程序把一場喪事辦了。其實按照當?shù)孛袼?,還要搞一番繁禮縟節(jié),就是最窮的人家也要給老人糊一對童男童女,然而福貴實在窮的辦不起。富人家死了人大操大辦,窮人家死了人只能草草了事,福貴更是被地主剝削到窮困潦倒,欠下巨債,做了人人唾棄的吹鼓手,在村里抬不起頭來,丟下老婆和孩子背井離鄉(xiāng)。趙樹理通過對喪葬禮俗窮辦與富辦的對比描寫,深刻揭示了地主階級對農(nóng)民的殘酷剝削,“這種剝削不僅僅是經(jīng)濟上、勞力上的,同時也是精神上、人格上的?!盵7]90
倫理,就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處理這些關系的規(guī)則,這些關系和規(guī)則世代相傳,就形成了倫理民俗文化。趙樹理由于常常通過家庭成員關系、鄉(xiāng)鄰關系、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關系的具體描寫來說明小說的主題思想,就不得不涉及農(nóng)村的倫理民俗文化。
在《李家莊的變遷》中,鐵鎖因一個廁所與村長侄兒春喜發(fā)生糾紛,春喜惡人先告狀,敲鐘請村里說理。說理時要請所有參與說理的人吃烙餅,每個人吃一斤面的烙餅,說理的費用在說理后由原被事主分攤,有理的攤四成,沒理的攤六成,這種不成文的吃烙餅倫理民俗在當?shù)匾恢毖赜?。村長偏袒侄兒春喜,利用自己在村中的地位把原屬鐵鎖家的廁所硬說成是春喜的,不但要鐵鎖賠償春喜二百塊現(xiàn)洋,還要他負擔吃烙餅和開會的所有費用,并且要有人擔保才能出廟。趙樹理通過這種將是非黑白顛倒的說理民俗的描寫,充分揭露了地主階級對農(nóng)民赤裸裸的壓迫。然而,吃烙餅民俗在當?shù)氐牧餍幸才c解放前晉東南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們貧苦的生活狀況相關。沁水縣地處山區(qū),溝壑縱橫,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水土流失嚴重,又由于土壤關系,當?shù)亟夥徘爸荒芊N以玉茭、谷子、高粱為主的雜糧,且產(chǎn)量很低,所以當?shù)厝顺D曛荒艹噪s糧,很難吃到白面。另外當?shù)赜土献魑锷?,吃油十分困難,而烙餅就是由白面和油制成的上好食品,所以,“主持訴訟的地主鄉(xiāng)紳定下了一條規(guī)矩,趁農(nóng)民發(fā)生糾紛請求評理公斷的機會,敲詐他們請吃一頓又有白面又有油的油饃,滿足自己的口欲?!盵8]78
根據(jù)真實故事寫成的《孟祥英翻身》則批判了當?shù)氐姆饨▽V苽惱砻袼?。因為是山野地方,“山高政府遠”,當?shù)氐娘L俗還和清朝光緒年間差不多,婆媳們的老規(guī)矩是當媳婦的時候挨打受罵,當了婆婆就打罵媳婦;男人對付女人的老規(guī)矩是“娶到的媳婦買到的馬,由人騎來由人打”。因此,孟祥英常常受婆婆和丈夫的打罵,有了委屈沒處訴說,兩次尋死都沒死成,直至當了村里的婦救會主任后才逐步翻身,并領導村里的其他年輕媳婦破除舊規(guī),爭做女勞動英雄。從正面描寫孟祥英的反抗和翻身,對那些封建家長更有教育作用,也更能鼓勵農(nóng)村媳婦沖破封建專制倫理民俗的束縛,爭取更多的人生自由。
趙樹理的小說中除了上述對地主階級和封建專制倫理民俗的揭露與批判,也有一些比較有趣的農(nóng)村倫理民俗描寫?!缎安粔赫防?,按當?shù)氐娘L俗,姐夫小舅子見了面,總好說幾句打趣的話。所以小舅子安發(fā)一進姐夫王聚財家的門,就打趣姐夫說:“這個時候還不起!才跟劉家結了親,劉錫元那股舒服勁,你倒學會了?”在聚財苦惱自己的命快要送到這門親事上時,安發(fā)才正經(jīng)談起話來。姐夫小舅子見面打趣的倫理民俗描寫無疑給這篇主題比較嚴肅的小說增添了趣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農(nóng)民讀起來更具親切感?!度餅场分校衩纷〉摹疤赘G”也是比較有意思的,這是農(nóng)村未婚女子的居住習俗,這樣的套窯沒有通向院子里的門,是通過一個小門和父母的窯洞連在一起的,女兒出入必須先通過小門進入父母的窯洞,再由父母窯洞的大門出入。這樣的居住習俗一是為未婚女子的安全和隱私考慮,類似古代未出閣女子的閨房,二是方便父母監(jiān)督未婚女子的行動,以免她們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來。
語言民俗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負載著民俗文化因子的方言土語中,它不僅是民俗學家研究的對象,也是具有民俗文化情結的作家感興趣的東西。在趙樹理的小說中,晉東南地區(qū)的語言民俗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當?shù)氐乃渍Z、諺語、稱謂當中。
《傳家寶》中,李成娘對媳婦金桂處處不滿意,與女兒小娥閑談時批評金桂就用了當?shù)亓餍械囊痪渌渍Z:“娶個媳婦過繼出個兒?!痹谡劦浇鸸鸩蛔约鹤鲆路托?,常常跑到集市上買時,李成娘背地里罵金桂:“不怕別人劃她的脊梁骨?!边@也是當?shù)氐囊痪渌渍Z,意思是不怕別人指著她的脊背笑話她。這些俗語的引用使有著舊思想的李成娘的形象更加生動,也為后面李成娘思想的轉變起到了欲揚先抑的作用。《小二黑結婚》中,三仙姑急著給女兒小芹找婆家,這時趙樹理就非常恰當?shù)卦谛≌f中引用了一句地方諺語:“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惫婢陀忻饺藖硖嵊H,這句諺語“不僅發(fā)揮了預示情節(jié)、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藝術功能,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全篇小說成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藝術整體”[9],足見趙樹理對語言民俗文化的透徹理解。在人物稱謂方面,晉東南地區(qū)也有相關的語言民俗?!度餅场分衅牌懦S欣矸Q呼大兒媳、三兒媳分別為“大伙家”、“三伙家”,就是因為按照當?shù)氐娘L俗,一家兒子多了常好按照長幼叫他們大伙子、二伙子、三伙子,這樣他們的媳婦就被家里的長輩叫成了大伙家、二伙家、三伙家?!睹舷橛⒎怼分?,因為當?shù)氐靥幤h,還保留著清朝光緒年間的風俗,女人不許提名字,常以“牛門孟氏”或者“孟門牛氏”代稱,所以想要以這樣的代稱打聽到一個婦女比較困難。無論是“大伙家”,還是“牛門孟氏”,從這些對婦女不夠尊重的稱謂里可以看出解放前農(nóng)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在當代男女平等思想的倡導下,這些人物稱謂民俗遲早會被能夠體現(xiàn)對婦女尊重的新稱謂民俗所代替。以上諸多語言民俗文化的巧妙運用,也使趙樹理小說的語言順口順耳、簡潔明了、具體形象、幽默風趣。
趙樹理小說中的民俗文化描寫為讀者構筑起了一個充滿晉東南鄉(xiāng)土氣息的農(nóng)村世界,地域民俗色彩濃厚,備受廣大讀者喜愛。趙樹理小說的民俗文化并非只有信仰民俗、婚喪嫁娶民俗、倫理民俗、語言民俗這四大類,還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民俗,例如《登記》中農(nóng)村正月十五玩龍燈,《劉二和與王繼圣》中放牛娃們的“老??垂稀钡榷紝儆谟嗡嚸袼?。趙樹理通過對這些民俗文化的繼承、堅守或者批判、破除,“直接與農(nóng)民對話,展示勞動者在逐步打破枷鎖的過程中所煥發(fā)的歷史主動精神和新的道德風貌”[10]369,并且用多樣的民俗文化描寫展示了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巨大魅力,實現(xiàn)了其大眾化、通俗化的文學主張,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名副其實的“文攤文學家”。
[1]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3]高捷等.趙樹理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4]趙樹理.關于《邪不壓正》[G]//唐再興、鄭乃臧.趙樹理論創(chuàng)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5][6][8]黃修己.趙樹理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7]申維辰.山西文學大系第八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9]藺璜.試論趙樹理小說俗語的運用[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74-78.
[10]錢理群,溫如敏,吳福輝.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