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燦
黨的十八大指出中國夢是民族夢,是每個人的夢,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個人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讓每個人都擁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地質隊,雖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質人員一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為國找礦,但我依然為自己身為一名地質人而自豪。剛來單位的時候,老師傅就告訴我們,地質工作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須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質人為了給國找礦,舍小家為大家,一年中大多數時間都在野外,與家人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地質人是一群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團體。
物質的貧乏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精神的貧乏、精神的缺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地質工作進入低潮期,地勘任務銳減,職工面臨無米下鍋的困境,機關人員輪流上班,甚至出現(xiàn)工程師上街擺地攤、賣紅薯謀生存的境地。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大部分地質人員還是堅守在地質大院里,因為他們堅信,祖國需要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
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值地勘行業(yè)復蘇期,剛剛從困境中掙脫出來的地質人的激情再次被點燃。200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地質人壓抑多年的激情再次迸發(fā),地質大院內又開始人潮涌動,鉆機設備整裝待發(fā),地質職工精神抖擻,嘹亮的勘探隊員之歌又一次次飄蕩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溝溝坎坎。
伴隨著祖國的發(fā)展,地勘行業(yè)迎來了發(fā)展的高峰,地質人的腰板也硬朗起來,工資收入越來越高,住房越來越寬敞,一輛輛嘀嘀鳴叫的私家車相繼開進了地質大院,原先找媳婦都困難的地質小伙如今也成為相親市場上搶手的香餑餑。地質工作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一項項國家級、省級的榮譽擺滿了榮譽室,地質人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我們有一個“為國找礦,找大礦,找好礦”的夢想。
如今,正趕上一個好時代,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地質工作的強大支撐,可以說地質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的時期,搶抓機遇,就能搶占先機。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地勘市場日益成熟,地勘單位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也不斷提升,這些都為下一步的資源大勘探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也應該看到隱伏礦、深部礦的找礦難度越來越大,地質找礦技術和方法有待進一步更新,找礦環(huán)境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作為一名地質人,我為地質人今天取得的成績而自豪,也為地質工作面臨的問題而擔憂,更希望國家能夠多支持地質勘查工作,多關心地質勘查工作者,優(yōu)化地質找礦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讓地質人多找礦、找好礦,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同時實現(xiàn)地質夢。 (作者單位: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