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奎
每每讀到 《馬說》“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目光總是來回審視,逡巡不前:“祇”“駢”“稱”之讀音,句子的正解,究竟若何?
文章開頭一段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里馬被埋沒的終身遭遇:“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p>
那么,作為兩個狀語后置句前面的謂語動詞“祇辱”和“駢死”二者是什么關(guān)系?是因為“祇辱”所以才導(dǎo)致“駢死”?還是先“祇辱”,后“駢死”?看似并列的句式,可兩個分句的意義,頗耐人咀嚼。
所謂“駢死”,即“并列而死”,也就是成雙成對地一群群死于槽櫪之間;“駢”,即“兩馬并駕”。“祇辱”又是何意?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75頁提供了一個注釋,③:“祇(zhǐ):只是。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教師教學(xué)用書》提供了參考譯文,此句的翻譯是:“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著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苯Y(jié)合這句話的翻譯,顯而易見,“祇”,副詞,“只是”“只能”的意思,“辱”是“屈辱”“受屈辱”的意思。
教學(xué)文本和配套的教輔資料,在解釋“祇辱”時,并沒有像“駢死”的解釋那樣,從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和句意進(jìn)行分析,同一句式,其表達(dá)方式相去甚遠(yuǎn)。
這似乎不符合文言的構(gòu)詞特點,也不符合文學(xué)大家韓愈的用語習(xí)慣。那么,“辱”就是這個義項?“祇(zhǐ)”還有其他讀音、意義嗎?
帶著這些疑惑,筆者查閱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漢典》,于是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先說“辱”字。 《漢典》的解釋是:“辱(rǔ),埋沒。 ”提供的兩個例句一個就是這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唐·韓愈《雜說四首》)”;另一個是《左傳·襄公三十年》中的“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在書架上,又發(fā)現(xiàn)了龍門書局出版、趙悅主編的《文言文完全解讀》,書里有這樣翻譯:“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也只是埋沒,辱沒在仆役的手里,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以千里馬著稱?!贝颂?,亦是把“辱”當(dāng)作“埋沒”來理解的。
而“祇”,除了音讀“zhǐ”,解釋為“正、恰、只”之外,也還有一個讀音的三個義項,即“祇(qí)”:①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比纾骸吧竦o”。②安心。《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编嵭す{:“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雹鄞蟆!兑捉?jīng)·系辭下》:“不遠(yuǎn)復(fù),無祇悔?!?/p>
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詞源》中,“祇”也有與“安心”相近的“安定”“安適”這一義項。
因此,筆者以為,這里的“辱”應(yīng)該解釋為“埋沒”“辱沒”,是敘說千里馬現(xiàn)實的生存狀態(tài),若是理解為受“奴隸人”的“屈辱”,那么文章所表達(dá)的重心、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就有直斥“奴隸人”的意味,與后面之“駢死”很不和諧,更與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極不吻合?!暗o”讀音應(yīng)為“qí”,意義為“安然”“安心”更接近“祇辱”在句中的含義。
將此句按照上述的意思,結(jié)合語境翻譯如下:“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安然埋沒在仆役的手里,(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而)不以千里馬著稱?!?/p>
正是因為“祇辱”,正是因為“駢死”,才有后面一句“不以千里稱也”的無限痛惜之情!如果把“祇”解釋為“只是”,只用“辱”與后面的“駢死”呼應(yīng),作者的感情就被嚴(yán)重弱化,語脈的順暢也被斷然阻隔。
北京大學(xué)吳小如教授在賞析《馬說》時說,韓愈文章具有“以詩為文”的特點,“用具有詩的情調(diào)、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繪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jīng)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除了“形象思維”的作用之外,筆者以為這篇《馬說》所體現(xiàn)出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正是由于在文中使用了恰切的文言虛詞,借助于長短不齊、錯落有致的音韻形式等。像“策之”“食之”“鳴之”排比句自不必說,“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這一句子,其句式、結(jié)構(gòu)整齊相對,讀來朗朗上口,也隱含著韓愈為文之“以詩為文”的妙處,如果只把“祇”當(dāng)作“只是”來理解,斷然是不會產(chǎn)生這種“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