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茹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是課改以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首門重要課程,對于當代大學生提高認清世界形勢的能力,增強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未來發(fā)展的信心,激發(fā)愛國熱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了“中國夢”概念,又在人大會議講話中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夢”思想,在其后多次的對外講話中又進一步作了補充論述。如今,不但中國的各行各業(yè)和各個階層,而且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夢”這個詞,希望從“中國夢”中獲益。而“中國夢”的提出和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基礎課”課程安排均有著很高的契合度。作為高?!盎A課”課程教師,結合課上課下所掌握的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我認為有必要將“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將實現(xiàn)“中國夢”作為專題納入課程教學重點,使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真正能從“中國夢”中獲益,并成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祖國的追夢人。
“中國夢”是歷史的夢、民族的夢。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失去了曾經輝煌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淪為半殖民地,開始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始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始了中國夢的歷史。近代中國追尋“中國夢”的歷史腳步從未停歇,這一夢想經過中華民族前仆后繼地不懈奮斗,最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逐漸成為現(xiàn)實。實現(xiàn)“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就是要重新確立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地位。
“中國夢”反映在每一個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僅是理想,也是目標,更是現(xiàn)實。實現(xiàn)“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包括我們每一名大學生在內的全體國人的夢想。實現(xiàn)“中國夢”,創(chuàng)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眾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苦努力。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要實現(xiàn)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夢,反映了中國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華人的共同心聲、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最大共識,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發(fā)展國家、振興民族的熱情。馬克思主義則給我們指出了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先是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任務,然后又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來完成現(xiàn)代化的任務。歷史證明,救中國和發(fā)展中國都要靠馬克思主義,靠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所以,實現(xiàn)民族復興是我們的夢,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也是我們的夢,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實際上是一個夢。
作為大學思想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滿足于每周寥寥數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上的灌輸,還需積極結合學校和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內容豐滿、方向明確、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活動或實踐活動,努力培養(yǎng)大學生的責任心、進取心、好奇心和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諧相處能力等基本素養(yǎng),指導學生增強實現(xiàn)“中國夢”的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育學生為實現(xiàn)個人的“成才夢”、學校的“發(fā)展夢”和偉大的“中國夢”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通過各類具體的實踐活動,逐步引導大學生挖掘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真實情感,講述自己的學習、生活、成長經歷等,以反映改革開放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并結合自身經歷和體會,思索大學生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途徑、保障、動力等方面以及如何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中轉變作風、提升素質。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動員大學生尋訪身邊老黨員、老教師、杰出專家學者、創(chuàng)業(yè)成功人士等,傾聽他們的青春勵志故事,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積極傳播社會中的正能量。自媒體時代的大學校園,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應積極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輔導大學生投身“中國夢”的實踐活動。
通過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我們應該讓大學生對個人的努力和“中國夢”的實現(xiàn)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中國早已告別了屈辱的歷史,中華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嚴;但是,要使中國變得更加富強、更加文明,中國人更受尊重,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與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實現(xiàn)“中國夢”,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苦努力;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在追求“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萬人的生命,已經創(chuàng)造了無數的輝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們的宏偉目標,我們要繼續(xù)為之奮斗;也只有不斷奮斗,“中國夢”才能不再是夢,而是真正成為我們更加幸福美好的現(xiàn)實生活。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新機遇。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各類政治制度并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實現(xiàn)“基礎課”和“中國夢”的有機結合,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就當前的國情進行深入解讀,幫助大學生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認清當前的形勢和任務,激發(fā)大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珍惜和維護國家社會的穩(wěn)定大局,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不斷努力奮斗。習近平在講“中國夢”的時候強調,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結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這句話說明,“中國夢”要落到中國道路上,只有把這條路走好,才能使這一夢想最終成為偉大而光輝的現(xiàn)實。歷史的重任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為國家、為民族、為家庭腳踏實地作出自己應有的一份貢獻。針對當下社會轉型期的熱點增多、矛盾多發(fā)等種種社會現(xiàn)象,“基礎課”應深入闡述改革開放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動力,應舉出鮮活的實例讓大學生看到我們的政府正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深化改革,打破壟斷樊籬,營造更開放、更公平、更合理的環(huán)境;我們的國家正在扎實推進政治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廣納民意、廣集民智、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我們的黨有著不同尋常的決心與智慧“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定不移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中國夢”是具體的,不是虛幻的,“中國夢”的實質是理想信念問題,用“中國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將“中國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工作,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探索新思路,研究新問題,尋找學生能夠廣泛接受的教育方式方法。
[1]劉奇葆.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J].黨建,2013,(5).
[2]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閉幕,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18(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