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華 張小敬 李國忠
(1.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上海 200438;2.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3.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分校,江蘇 南京 210019)
武術教學既是一種人類社會活動現(xiàn)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它包含著濃厚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人文內涵。武術教學在形式上是一個全方位的開放式教育,它的透明程度較高,其組織形式也比較靈活。中小學時期正是學生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是身體形態(tài)、生理機能和心理過程快速發(fā)展期,也是他們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學生在這個時期更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關懷,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人文關懷,一般認為發(fā)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它尊重人個體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fā)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人的全面和個性發(fā)展。
中小學武術教育是武術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中小學是武術繼承、傳播和發(fā)展的重要場所。長期以來,盡管我們在中小學武術教學上付出許多努力,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長期以來,由于中小學武術的內容和形式逐漸僵化,使得本來很喜歡武術的學生對武術課程產(chǎn)生厭倦情緒。
中小學武術課程安排時間短,一般每個學期安排五到八課時,另外,武術教學目標過于注重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的技能教育,過分注重接受學習和被動學習,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嚴重束縛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缺失了人文精神,也就缺失了對學生情感、興趣等非理性的發(fā)展關注,忽視了學生的自然本性,不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中小學武術教學內容一般是從武術的基本手型、步型開始,基本內容以初級長拳為主,缺乏趣味性和側重點,娛樂性較差,沒有經(jīng)過適當簡化和創(chuàng)新,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個性和特長的培養(yǎng)。中小學武術教學長期以來一直以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為教材內容,過于注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重競技教學內容,單純強調武術對于促進身體完善發(fā)展的意義,忽略了體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
當前武術教學模式以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相互割裂,學生的武術文化生活范圍相對閉鎖,個人的武術才能無從施展,創(chuàng)造性受到壓抑。在武術教學中教師以傳授武術技能為主,缺乏啟發(fā)引導;學生以被動接受規(guī)定的武術基本為主,缺乏探索其他武術動作的積極性,表現(xiàn)為學生以模仿為主,而缺乏對動作涵義的理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成了主宰,學生成為“工具”,喪失了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地位。在武術教學方法上,多年來,教師嚴格按照講解、示范、練習、防止與糾正錯誤、鞏固和提高的教學模式進行武術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以及教師的水平有限,導致學生只能模仿動作的外形,而不知動作的用法。
長期以來中小學武術教學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仍只通過對所謂標準武術動作模仿相似度進行評價,這種評價能力只能衡量每個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技巧的水平,很難反映學生實際的鍛煉效果。在武術教學評價上重視絕對評價,輕視相對評價;評價時重結果,輕過程;評價主體單一,在評價時主要以教師的評價為主,缺乏對學生更全面的評價,對被評價者的主體性重視不夠。這種評價方式的把被評價者客體化、簡單化了,忽視了對被評價者更深層次的人文關懷。
對于武術教學中的“邊緣人群”——身體練習障礙的特殊群體,我們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懷,這部分人群的武術學習大多以隨班見習取代,導致原本喜歡武術的相當部分學生對武術課產(chǎn)生排斥的心態(tài)。另外,有部分練習的相當不錯的學生,由于武術課程的斷續(xù)和對他們的繼續(xù)關注,以至于這部分學生在武術方面的發(fā)展不能繼續(xù)。
在武術教學中充滿人文關懷可以使整個武術教學過程充滿快樂、愉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也可以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如何在確保正常武術教學情況下融入人文關懷,是我們武術教師應關注的話題,也是我們應加強的方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和方法,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共同提高我們的武術教學質量。
在傳統(tǒng)武術觀的影響下,中小學武術教學長期存在著諸如教學內容片面、教學形式單一、教育主體錯位、評價方式不科學等一系列的問題等。若要在中小學武術教學中融入人文關懷,必須首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確定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在教學中要融入人文關懷,至少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人文精神理念:“人本主義”思想指導下對學生個性、主體性的充分尊重;“和諧”思想指導下促進人的充分、全面與和諧的發(fā)展;“終身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終身武術精神。
在選擇武術教學教材內容時,首先是圍繞學生對武術的興趣設計教學內容;其次是武術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武術理論教學部分,二是武術技能教學部分。武術理論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與時俱進,融入現(xiàn)代學校文化因素。武術實踐教學內容不應等同于競技武術,應該簡易學,同時對武術的技術動作要有創(chuàng)新,使學生易掌握促使其武術興趣的產(chǎn)生。
另外,對于中小學武術課程的開設應精選教學內容,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武術知識和運動技能。在有充分利用有限武術資源的前提條件下,還應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學習規(guī)律及武術興趣愛好,還要盡可能多地開設豐富多樣的武術課程和課外武術活動,使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以便于學生的選擇及武術興趣的培養(yǎng)。
隨著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變化,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盡力嘗試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情景式教學、探索式教學、分組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以充分調動作為教學主體——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在對學生進行武術教學前,先要讓他們對武術的基本功及基本動作的作用和每個動作的難易程度有所了解,不僅讓他們更清楚的認識武術,并且使他們對學好武術充滿自信。當學生們對武術的技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師可以隨堂安排學生練習一些存在一定難度的動作,讓學生們進行自由討論,最后老師做出點評和總結,讓學生及時的認識到自己在武術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糾正。另外,還可以讓同學們體會到學有所有,學有所成,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武術的興趣。在武術教學中,我們要盡量在保證教學主題不變的情況下使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多樣化,不斷根據(jù)學生情況創(chuàng)新武術教學方法,改變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以利于學生的武術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首先,武術教學評價體系要具有全面性。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與發(fā)展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共性與個性評價相結合,定位功能與診斷功能評價相結合。武術的學習和掌握應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所以評價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分段式評價。在武術教學效果評價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教學的多個方面,還要關注評價的整體性。
其次,武術教學評價體系要具有人文性。這一點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教學評價對學生個體的關注上。在教學評價時,對學生的評價要切合實際,以表揚和激勵為主,以促進學生對武術學習的信心,有利于學生終身武術意識的形成。另外,評價形式不要過于單一,要采用自評、互評、綜合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教師在學生自評和相互評價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參與的能力和技能掌握的情況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文化環(huán)境是一種“隱形課程”,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開發(fā)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武術人文環(huán)境是構建和諧武術與健康課堂、和諧班集體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利用武術與健康教學的特殊方式培養(yǎng)學生情感、責任感和誠信的一個基礎,是一種按照學生健康要求組織的武術教育領域。
營造良好的武術人文環(huán)境,首先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以激發(fā)所有學生武術運動的興趣。另外,注重武術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如布置鮮明的主體環(huán)境:生動的武術圖案,豐富的色彩,富有感染力的標示語言,以及武術活動照片,獲獎證書、獎牌等點綴武術上課地點;在有條件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戴武術服飾,告訴學生武術服飾的作用以及其如何穿戴、保管,充分挖掘學生對武術服飾的審美觀,突顯武術服飾文化的育人功能;結合中國民族音樂,更好地表現(xiàn)武術的節(jié)奏性、欣賞性、藝術性,通過音樂伴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作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做動作時的內在情感和表現(xiàn)力,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音樂鑒賞能力。
“快樂武術”、“終身武術”等各種武術教育思想以及各種新的武術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給學校武術教學帶來新的要求和活力的同時,對武術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走近學生、關心學生,不但要尊重他們的人格,還要尊重他們的武術興趣愛好。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以學生自身特點為出發(fā)點,根據(jù)他們的個體差異,對他們進行區(qū)別對待,應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個性發(fā)展。其次,教師還應該擁有寬大的胸襟,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向學生傾注人文關懷,讓學生體會老師對自己和全班學生的愛和關心,讓學生從內心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與肯定,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另外,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武術專業(yè)技能,在中小學武術教學中,由于面對的是一群沒有接觸過武術或者有一點點武術基礎的學生,要讓他們充地理解每一個動作的技擊含義以及動作的路線,很大程度上就依賴于教師的肢體語言,教師肢體語言表達得越到位、越細膩,學生才能夠領悟得快,學得到位,才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武術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看到教師對自身價值的尊重,使整個武術教學過程充滿快樂、愉悅、和諧的情感與氣氛。這需要武術教師自始至終不遺余力的去努力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關注學生的反饋意見和武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1]張成志.高中體育教學中人文關懷的滲透[J].體育教學,2012:111-112.
[2]龔江泳.武術教學中武德文化滲透的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7):37-38.
[3]曹瑞化. 淺析中小學武術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2):118-119.
[4]黨林秀. 傳承中華武術—增強高校公體武術教學的魅力[J].教育探究,2010(3):82-84.
[5]陳蘭芳. 淺論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J].杭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