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 任萬杰/文
現(xiàn)在人做菜講究吃出文化吃出品位,好像古代人什么也不管,只要弄熟吃飽就行一樣,如果你這么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古代人研究做菜的書籍更多,讀來讓人唾液直流。
隋代高枕的《藥膳食經(jīng)》,主要講述保健,讓人了解藥膳,明白藥與食品配料及制作方法,分析了食療諸病、利害、中毒,相應的處理辦法,讀來受益匪淺。
唐代韋巨源的《食單》分述湯、粉、羹、面等飯食,以及用蒸、熬、炒、炙等方法制成的菜肴,每種菜肴都說明其食療效用,面面俱到通俗易懂。
北宋陶谷的《清異錄》,闡述酒、果、禽、獸、蔬等,對每種食品的性味與作用,都逐一加以說明,寫其營養(yǎng)價值,談其烹調(diào)技法,是研究烹飪技術(shù)的寶貴資料。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以素食為主,還摻雜少量的葷菜,如飯、湯、魚、雞等,選料大部分為家蔬、糧米,也有取料于禽鳥、魚蝦。教人用平常的材料,做出不平常的菜肴。
元代賈銘的《飲食須知》,全書八卷,第一卷水類;第二卷谷類;第三卷菜類;第四卷果類;第五卷味類;第六卷魚類;第七卷禽類;第八卷獸類。各種烹飪技巧研究的非常透徹。
明代劉基的《多能鄙事》有關(guān)烹飪的四卷,卷一造酒法、糟醬淹藏法等;卷二酥酪法、女真食品等;卷三糖蜜果法、菜湯法等;卷四老人飲食療疾法。首次在菜譜中出現(xiàn)分年齡現(xiàn)象,是開創(chuàng)性進步。
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全書分為須知單、戒單、雜素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飯粥單、雜牲單、水族無鱗單、水族有鱗單、菜酒單、小菜單、羽族單、點心單十四個方面,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高的價值。
這些豐富的菜譜,都是中華寶貴的財富,希望從中對我們做菜有借鑒和啟發(fā),讓我們食用的時候不浪費,吃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