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平 朱京瑋
[摘要]2000年以來,我國漢唐簡牘書籍及其制作書寫文具屢有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簡牘書籍及其書寫文具“橫空出世”,展示了簡牘書籍的新生態(tài)、新文化、新形式、新意義,提供了豐富的書史實物證據,具有極高的書籍史研究價值。對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進行研究,不僅可以豐富對中國書史的認識,而且基于書史視角對于郵政史、書信史、公文史均具有啟迪意義及邊際文化意義。
[關鍵詞]漢唐;簡牘書籍;文具;考古發(fā)現(xiàn);書籍史
[作者簡介]田建平,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朱京瑋,廣西出版雜志社。
考古界一般將簡牘視為純粹的考古對象,文物界將簡牘視為一類界定明確的文物,書籍史研究(出版史研究)一般將簡牘視為一種特定的書籍類型——簡牘書籍。所謂簡牘書籍,即指以簡牘為材料(介質)書寫文字符號,記錄(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的書籍。簡牘書籍是我國書籍史上一種主要書籍類型,構成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以秦漢時期為典型。若沒有簡牘書籍,我國秦漢魏晉時期的歷史將會黯然失色。
其實,簡牘書籍產生很早。王國維先生認為,簡牘與甲骨、金石同時出現(xiàn),直到紙張得以普遍使用之后作為主流書籍形態(tài)才退出歷史舞臺。簡牘書籍的內容,除了一般公認的公共文字內容,還有一類私密性較為顯著的內容。前者一般寫于簡上,不需加密。后者一般寫于牘上,需要加密,即予以封檢,刻意回避當事人以外的人,不對第三者公開傳播。從廣義書籍史視角來說,后者顯然也是一種簡牘書籍,若一旦公開出版,則更無疑義。這類書籍構成出版史上一種特有類型,即書札類書籍。如名人日記、筆記、書信(書札),出版后成為一種極具文化價值的書籍。中外出版史上的《徐霞客游記》《夏洛蒂·勃朗特書信》《兩地書》《傅雷家書》等,不勝枚舉。
漢唐簡牘書籍,既有記錄公共領域內容者,也有記錄私密領域內容者。即使是公共領域,也分需要封檢與不需要封檢兩類。機密文書類簡牘書籍,必須嚴格依照行政制度予以封檢。文書類書籍,如現(xiàn)今出版的《徽州文書》,涉及徽州交易文契、合同文書、承繼文書、私家賬簿、官府冊籍、政令公文、訴訟文案、會簿會書、鄉(xiāng)規(guī)民約、信函書札等諸多公私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至于以現(xiàn)今出版方式出版的簡牘書籍,如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編《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一書,自然是具有極高學術價值的珍貴書籍。
近年來,我國簡牘及其制作書寫文具屢有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簡牘“橫空出世”,展示了簡牘書籍的新生態(tài)、新文化、新形式、新意義,提供了豐富的書史實物證據,具有極高的書籍史研究價值。對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進行研究,不僅可以豐富對中國書史的認識,而且基于書史視角對于郵政史、書信史、公文史均具有啟迪意義及邊際文化意義。
一、簡牘書籍形制、書寫、制度多樣化
2010年6月至8月,湖南長沙五一廣場出土東漢簡牘約萬枚左右。該批簡牘為東漢和帝時期(公元88—105年)長沙地方政府的官方檔案文書,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出土東漢簡牘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出土簡牘保存的歷史信息豐富,對研究東漢時期長沙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這批簡牘書籍也予書史研究以多重認識價值。
1. 南方地區(qū)存在大量木牘書籍。過去一般認為,西北地區(qū)多木簡木牘,南方地區(qū)多竹簡,其實不盡然。此次發(fā)掘表明,出土簡牘中明顯以木牘居多。
2. 簡牘形制極為豐富,形狀多樣。人們大多認為簡牘書籍多為狹長狀,非也?!逗祥L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發(fā)掘簡報》,將出土簡牘依其形制分為木牘、兩行簡、小木簡、封檢、封泥匣、簽牌(木楬)、竹簡、竹牘、削衣、異形簡等10大類。由此可見,這批簡牘書籍形制之豐富,既有細長簡牘,又有寬大簡牘。其中,竹牘、異形簡令簡牘書籍增添異彩。
3. 封檢制作、技術、方式及形制多樣。此次出土的簡牘書籍封檢工藝有10余種,兩端設封泥槽、中間設封泥槽、一端設封泥槽、縱截面呈“︼”型。封檢形制如此多樣,既表明簡牘書籍種類及形制的豐富,也表明封檢工藝相當成熟。從書籍設計視角而言,簡牘書籍開本、書衣、書檢及立體造型呈現(xiàn)為多種視覺形態(tài)。再者,封檢多樣化同簡牘形制多樣化是一致的,不同形制、尺寸、規(guī)格及制度的簡牘,所對應的封檢方式也相應不同。封檢制作及方式的復雜程度主要同正文文字的多少及重要程度相關。一般而言,文本版面重大的簡牘與秘密級別較高的簡牘其封檢相應復雜,目的是嚴密牢固。
4. 文字書寫格式多樣化。據已公布的少量簡牘實物可知,漢代簡牘書籍文字書寫格式不拘一格,堪稱豐富多樣。根據現(xiàn)知文物,文字書寫格式有以下諸種: 1行文字、2行文字、3行文字、4行文字、5文字、9行文字、10行文字。如其中出土的一方木牘,共書寫有9行小字、1行大字,堪稱簡牘書籍中的巨帙。
5. 書寫格式規(guī)范。漢代簡牘書籍書寫文本已經規(guī)范化,抬頭、正文、段落、字號大小、落款、時間一目了然,一般落款時間皆精確至日。
6. 規(guī)范的公文術語與書信術語。如白、白記、謹白、門下、記、書、死罪死罪、叩頭死罪、敢言之、誠惶誠恐、叩頭叩頭、惶恐叩頭死罪死罪、今白、今為言、今開、開、郵行等大量使用。如其中一方木牘(圖1),非常寬大,共書寫10行文字(原文豎寫,由右至左)。
該方木牘兩端凸出,文字書于凹面中,原本有一塊蓋板封檢文書。文書的內容是長沙太守府下達給臨湘縣廷的指令,其中包含兩份文檔:一是武陵太守屬下伏波營軍官司馬朱郢寫給長沙太守府的文書抄件;二是長沙太守府指令臨湘縣經辦上述抄件事宜的正件。這兩份文件字體相同,出自同一抄手,是長沙太守府門下掾、卒史、書佐起草,太守丞虞為責任人的文檔。
7. 字體、字號豐富多彩。雖然皆為隸書,但是因為書寫者并非一人,人各一面,因而呈現(xiàn)各不相同的個性化風姿,堪稱隸書大觀。既有娟秀的,也有豪縱的,既有工整的,也有揮灑的,不一而足。字體大小亦然,既有小字,也有大字,相當于現(xiàn)今小六號至初號,更有特大號字。如一方寬長木檢(圖2),頂端書寫“郵行”兩個大字,每字幾乎占滿橫向空間,堪稱特大號。
8. 字體、字號組合。同一版面上,出現(xiàn)不同字體、字號的組合,形成了完整的章法及版面設計。如圖1,正文為謹慎規(guī)范的細字,落款一行,“今白”二字為豪邁莊重的大字,以下為一行較小的草書隸字,章法嚴整,布局美觀。
9. 布白。上引寬長木牘(圖2),頂端書寫“郵行”二個大字,約占1/5空間,下空4/5。一般而言,每段結尾及落款處,均按格式自然留白。
二、珍貴的古代民族文字書籍及其版面橫排格式
新疆龜茲研究院收藏有37件木簡,于1989年—1990年在克孜爾石窟窟前發(fā)現(xiàn)。木簡主要以婆羅謎文字龜茲語書寫,其中婆羅謎文字35件,佉盧文字2件。時間為唐代及唐以前約6—7世紀。這批木簡真實記錄了以寺院為中心的當?shù)匦竽翗I(yè)及其生活形態(tài),可謂日常經濟生活實錄,生活場景鮮活生動。如:
1.“三月二十二日,Mikisāne拿了肉:四塊。二十三日,為了眾僧,肉支出了一塊。沙門Paňcātas看到了,Dharmaupte聽到了。我給了Paryāne一塊?!?.“五月二十七日,正在……的婦女們吃了肉:……母羔子的……、……ariwe的一塊,母綿羊羔子的一塊。二十九日,婦女們吃了母綿羊羔子的肉:……。然后”。3.“四月十五日,羯獵顛Akau給了食物。鮮奶(支出了)6瓶。酸奶(支出了)4瓶。∣三十日,龜茲王給了食物。鮮奶支出了6瓶。酸奶(支出了)[2]瓶?!?/p>
這批木簡由胡楊、柳樹兩種樹木制作,可謂就地取材。其中,胡楊木20件,柳樹16件,1件待定。形狀上,主要分為細長簡、寬大木牘兩類。限于材質,木簡多呈自然彎曲狀、枝條狀,不像內地木簡那樣筆直。其中,有一件具有獨特價值的詩歌木牘,1990年出土于克孜爾石窟第58窟,“是現(xiàn)存吐火羅語文獻中唯一已知用韻文形式書寫的木牘”。
新疆龜茲研究院這批珍貴的婆羅謎文字、佉盧文木簡書籍,與中原內地一般簡牘書籍相比,居然同近代由歐洲傳入我國的橫向排版格式基本一致,具有鮮明的特點。主要特點有:使用少數(shù)民族文字;文字橫排;文字自左向右書寫;一行書寫不滿,空右邊;一律左對齊逐日記事,逐事記事,每事一行,類似于賬簿;版面分欄,其中五塊木牘,中間各劃一道豎黑線作為欄線,將版面區(qū)分為左右二欄。這種分欄橫向書寫的方式,完全同于現(xiàn)今一般報刊的排版格式。
單簡書寫格式計有:(1)一面(正面)書寫。(2)一般為雙面(正、反面)書寫。細長木簡,一般為正反雙面書寫,每面1行字,正面寫完再寫反面。(3)四面書寫。如編號XQ0016柳木簡,四邊均書寫婆羅謎文字,簡面較寬的兩面各書寫2列文字,其余兩側各寫1列。(4)寬大木牘書寫,均為橫寫,自左向右。(5)多行書寫,從已公布的實物圖片看,多至8行。其中一枚木簡,長57厘米、徑2厘米,胡楊木,一面削平,基本完整,未寫文字,展示了未寫文字的原木簡狀態(tài)。
這批婆羅謎文字、佉盧文字木簡書籍為我國漢文簡牘書籍的傳統(tǒng)書籍視域增添了一類新的簡牘書籍類型,展示了我國古代簡牘書籍的新形制,以及簡牘書籍文化的獨特風采。
三、系列文具與豪華文具
文具是書籍史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然而為一般研究者普遍忽視。錢存訓先生在其《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一書中較早做過研究,顯得難能可貴。此書出版后,考古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文具,需要予以新的研究與證實。
1. 毛筆、木筆。2002年7月,江蘇連云港海州西漢墓出土毛筆1支。2009 年4月,甘肅玉門金雞梁十六國墓出土木筆1支。
2. 筆套。2002年7月,江蘇連云港海州西漢墓出土毛筆封套1件。
3. 銅筆刷。2010年1月,南京市六合區(qū)李崗漢墓出土了銅筆刷2件,鐵削1件。銅筆刷位于棺內墓主人頭上部右側,鐵削位于墓主人左臂中部。筆刷設計巧妙,工藝合理,使用方便。鐵削設計合理,使用得力。專家推斷,此墓為新莽時期,墓主人或為堂邑縣權貴的家眷,女性,45歲左右。顯然,當時毛筆、筆刷、削刀等書寫文具的生產與使用已很普遍,特別是一些有條件的知識女性,也能自如地使用,享受文化生活。2009年—2012年江都王陵陪葬墓中,出土有銅刷1件。
4. 銅削、鐵削。不同長度的金屬削具不斷出土,數(shù)量可觀,表明簡牘書籍生產數(shù)量的明顯增長。尤其是一些削具刃部尚存有木痕,更是其用于簡牘書簡制作的直接證據。2003 年8月, 江西南昌蛟橋東漢墓出土銅削刀1件、鐵削刀3件。2009年5月至7月,廣東連州東漢墓出土鐵削4件。2010年1月,南京市六合區(qū)李崗漢墓出土了鐵削1件。
5. 鐵刀。鐵刀屢有出土,不排除用于制作簡牘的可能。如廣東連州東漢1號墓出土鐵環(huán)首刀1件,長95.8厘米,此刀比之鐵削,堪稱巨刀。
6. 銅尺。銅尺雖然主要用于制衣,但是不排除用于簡牘書籍的制作??脊艑嵨锉砻鳎瑵h代銅尺的制作工藝已十分講究。長沙市博物館藏東漢4把銅尺,制作精美。如其中的彩繪鳥獸紋銅尺,長23厘米,寬2厘米,厚0.35厘米。正背面都分為10寸,寸與寸之間長度不等,兩端較長。一端有孔,每寸內刻畫各種形態(tài)的鳥獸紋,紋飾古樸、粗獷豪放,不拘泥于寫實,與東漢畫像磚的圖案風格相似。銅尺表面還留有紅色彩繪痕跡。
7. 石硯、陶硯??脊艑嵨锉砻?,漢硯制作雖然比較粗糙簡單,但是對石料的利用以及加工打磨卻為以后對硯石石性的探索及藝術加工確立了工藝基礎。1995年8至10月, 河南永城僖山二號漢墓出土石硯1件,由一個平面呈長方形的薄石板和一個上圓下方的石硯球組成, 表面琢磨光滑。2004年5月,西安南郊西漢墓出土石硯1 件,上有墨跡,研為正方形,四角上翹,圓紐凸起。2006 年10月,洛陽紅山工業(yè)園區(qū)唐墓出土陶硯1件。船形, 中凸起一棱, 內底略弧, 尚存墨跡, 外底似船底較平。2007年5至7月,陜西寶雞茍家?guī)X西漢墓出土石硯1 件。2007年10月,貴州安順寧谷龍灘漢墓出土硯石1 塊。
8. 系列文具。漢唐簡牘書籍的大量生產,促使文具形成系列。同一個墓葬中出土的文具系列即為證明。甘肅玉門金雞梁十六國墓出土的系列文具,以及寫有文字的簡牘、青磚,尤其具有文化意義,證明其時內地書寫文化在西域的傳播程度。2003年12 月,咸陽師院附中西晉墓同時出土黛硯、銅削、鐵刀。2002年7月,江蘇連云港海州西漢墓出土銅刷、漆繪木尺、毛筆及封套、石板硯以及木牘,堪稱文具一族,再現(xiàn)了文具與書寫的集體生態(tài)。其中,漆繪木尺1件,長22.5、寬1.8厘米,兩面均線描彩繪,主體紋樣為車馬人物出行圖。左側系孔處,正反兩面各繪一男一女,憑幾而坐。尺子中央,一面繪軺車兩輛, 車上坐一乘者和一馭者,車前有二人作行走狀,手執(zhí)長戟,在前面開道。另一面,一頭大象拉著一輛戲車。車廂平底寬敞,四周有低矮的圍擋。車上立一建鼓,有二人對坐,正在擊鼓。戲車前面有一輛軺車,已漫漶不清;戲車后面跟隨二騎。木牘13件,1 件兩面均有字。 2009年2月至4月,甘肅玉門金雞梁十六國墓出土一批文具,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書寫案例。特別是木筆,提供了毛筆之外筆具的更原始意義,令人聯(lián)想到古埃及的蘆葦筆乃至后來西方鵝毛筆的制作。木牘、封檢、衣物疏、青磚上均有毛筆墨書文字,墨色如新。木筆也用來蘸墨書寫。木刀用來刻畫青磚。其中,牘1件, 單面墨書,提供了一封簡短信札的案例文本。封檢1件,單面墨書,印齒以上書收件人姓名,右下題寄書人印,左下應為發(fā)文時間,提供了一份簡明的封檢個案文本。
9. 豪華文具。2009年至2012年間,江蘇盱眙縣大云山西漢江都王陵1號墓出土7092件(組)精美文物,其中金碧輝煌的豪華文具堪稱絕品,代表了漢代文具生產的工藝水平。特別是鐵削、銅筆刷的集中成批量出土,令人震驚,直接表明江都王藩國文具需求量之大,簡牘書寫頻繁,由此不難推知王國簡牘書籍數(shù)量之多。其中,環(huán)首飾金鐵削45件,堪稱迄今為止單墓出土削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鎏銀銅刷114件,堪稱迄今為止單墓出土銅刷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鎏銀銅刷柄7件,銅削5件,刻符銅尺1件,錯金銀銅鎮(zhèn)9件。銅鎮(zhèn)雖然主要用于鎮(zhèn)席,但是對于后來鎮(zhèn)尺的發(fā)明顯然具有相同原理及啟迪意義。銅洗、銀洗雖然主要用于盥洗,但是與筆洗原理相同,而且一些小規(guī)格的洗具不排除用于筆洗的可能。
四、地方性知識、西北寺院經濟知識與多文化傳播
近代以來,我國考古出土了大量簡牘書籍,極大地彌補并豐富了傳統(tǒng)紙質文獻的知識空間,特別是對于認識與研究戰(zhàn)國秦漢魏晉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此外,作為地方文獻,簡牘書籍展現(xiàn)了獨特的地域知識價值。
長沙五一廣場出土的這批簡牘書籍,雖然“內容相當豐富,涉及當時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諸多領域”,但是“它主要是長沙郡及門下諸曹、臨湘縣及門下諸曹的下行文書,臨湘縣、臨湘縣下屬諸鄉(xiāng)、亭的上行文書,亦有與外郡縣的往來文書”。這批文書類簡牘書籍,直觀地記錄并反映了漢代地方性知識,提供了一個記錄漢代地方性知識的范本。
新疆龜茲研究院婆羅謎文字、佉盧文木簡書籍非常珍貴,反映了寺院日常經濟生活形態(tài),記錄真實,歷歷在目。大而言之,正如專家所稱:“反映了古代中亞佛寺的經濟形態(tài)、古代龜茲的物質生活、龜茲佛寺的經營制度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薄安粌H反映了古代克孜爾石窟的寺院生活,更顯示出此窟在交通形勢與佛教經濟方面的重要性?!蓖瑫r,這批木簡還反映了中印文化交流及其獨特鮮明的地域歷史文化特征。據慶昭蓉研究,“佉盧文書寫帶有庫車地方出土的佉盧書法特征,語言也基本屬于施密特擬定的印度俗語龜茲方言,少數(shù)殘簡的梵語特征特別明顯”。
[1]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南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3(6).
[2]新疆龜茲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 新疆龜茲研究院藏木簡調查研究簡報[J]. 文物,2013(3).
[3]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六合區(qū)文化局. 南京六合李崗漢墓(M1)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3(11).
[4]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連州市博物館. 廣東連州東漢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2(2).
[5]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2 (10).
[6]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 陜西寶雞茍家?guī)X西漢墓葬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2(1).
[7]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順市博物館,西秀區(qū)文物管理所. 貴州安順寧谷龍灘漢墓清理簡報[J]. 考古與文物,2012(1).
[8]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陽師院附中西晉墓清理簡報[J]. 考古與文物,2012(1).
[9]連云港市博物館. 江蘇連云港海州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2(3).
[10]張海軍. 長沙市博物館藏東漢銅尺研究[J]. 文物鑒定與欣賞,2012(7).
[11]永城市博物館. 河南永城僖山二號漢墓清理簡報[J]. 文物,2011(2).
[12]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肅玉門金雞梁十六國墓葬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1(2).
[13]王策,吳葒. 玉門金雞梁出土的木牘和封檢[J]. 文物,2011(2).
[14]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洛陽紅山工業(yè)園區(qū)唐墓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1(1).
[1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南昌蛟橋東漢墓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11(4).
[16]南京博物館,盱眙縣文廣新局. 江蘇盱眙縣大云山西漢江都王陵一號墓[J]. 考古,2013(10).
[17]南京博物館,盱眙縣文廣新局.江蘇盱眙縣大云山西漢江都王陵東區(qū)陪葬墓[J].考古,2013(10).
[18] 狄原裕敏. 新疆龜茲研究院藏龜茲語詩文木牘[J]. 文物,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