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綿強
將高價水當做高端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還要看它的水源地,天然礦泉水的水質來源良好,是高端礦泉水的主要標準。
隨著天然和健康的消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消費者對于有人工痕跡的飲用水正在越來越排斥。
對于高端礦泉水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相較于一般的農夫山泉和華云怡寶,有市民專挑價格相對高的飲用水。
水源地決定未來水是否賣高端,至少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
國人飲水已經不再滿足于解渴,而更在意飲水的健康。這種消費觀念催生了我國高端飲用水的出現和發(fā)展。
近幾年來,高端水正成為飲用水市場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并正在形成一個嶄新的市場,這個市場還遠沒達到飽和。一個顯著的表現在于,中國市場上各種高端水品牌爆炸性的出現:國外高端水品牌正在蜂擁進入中國,而國內高端飲用水的品牌亦層出不窮,市場競爭正越來越激烈。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新興市場充滿活力和前景。
當中國人已然進入高端礦泉水消費時代的時候,關于高端礦泉水的標準討論卻才剛剛開始。
2014年4月,國家衛(wèi)計委下發(f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的名稱。這預示著,2008年才被納入瓶裝水水種的礦物質水,可能很快成為歷史。而這也意味著,通過往飲用水添加物質而人工制造的高端水可能遭到拋棄。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瓶裝飲用水行業(yè)銷售收入達1014.22億元,同比增長23.24%。而每500毫升價格在3元到8元的飲用水市場,近幾年更是保持50%至60%的速度持續(xù)增長,目前其市場銷售容量超過100億人民幣,占整個飲用水市場的10%。
但何為“高端礦泉水”仍然困擾消費者。6月21日,記者探訪飲用水終端市場發(fā)現,在高端礦泉水企業(yè)強大的營銷面前,很多消費者至今對高端礦泉水概念模糊不清,他們普遍認為高價水即是高端水。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常務所長趙飛虹表示,將高價水當做高端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還要看它的水源地,天然礦泉水的水質來源良好,是高端礦泉水的主要標準。
目前,中國包裝水行業(yè)已經形成了四大集團軍,以康師傅、可口可樂為代表的礦物質水,以娃哈哈為代表的純凈水,以農夫山泉為代表的天然地表水,以昆侖山、西藏5100、恒大冰泉為代表的天然礦泉水。
隨著國家標準的出臺,人工添加的礦物質水正在淡出高端水的行列,而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天然礦泉水正成為高端礦泉水的主力軍。
盡管對于高端礦泉水的具體標準仍沒官方說法,但隨著消費理念的更新,“何為高端水?”這一命題的答案正趨于明朗。
人工添加或退出高端舞臺
記者在對目前價格相對較高的瓶裝飲用水市場進行梳理之后發(fā)現,以蘇打水、磁化水、太空水等概念拉升附加值的飲用水占據了高價水的很大部分。
這些水聲稱添加了特殊物質,能夠為人體提供營養(yǎng),甚至聲稱能夠治療疑難雜癥和預防癌癥。
但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大部分飲用水宣傳的概念功效并不靠譜。在業(yè)內專家看來,不管是從實驗的角度還是研究的角度來看,相關概念功效都被證實了為不可能。而功能水在更大的意義上屬于廠家拉升價格的炒作。
事實上,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涉及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guī)定》對功能型的高端水市場進行了規(guī)范,其中要求涉水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不得標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虛假、夸大使消費者誤解或者欺騙性的文字、圖形以及與生活飲用水無關的內容,以及出現“堿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內容。
但由于功能型概念能夠拉高飲用水的附加值,因此直到目前,有很多企業(yè)仍然在大力地推廣所謂的功能水。今年2月,娃哈哈集團高調推出“富氧水”產品,宣傳其溶解氧含量為普通飲用水的6-10倍,能夠補充人體需氧量,該產品一經推出就引發(fā)業(yè)內專家的強烈質疑。
今年4月,國家衛(wèi)計委《意見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隨著天然和健康的消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消費者對于有人工痕跡的飲用水正在越來越排斥,這也意味著人工添加型的瓶裝水正在退出高端舞臺。
高價≠高端
6月21日,記者走訪多家廣州市的大型超市。據超市售貨員對記者表示,法國依云和昆侖山礦泉水相對來說賣得不錯。
記者隨機采訪了近10名消費者,他們對于高端礦泉水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相較于一般的農夫山泉和華云怡寶,有市民專挑價格相對高的飲用水。
事實上,用價格評判飲用水的好壞,并不靠譜。一名恒大冰泉礦泉水銷售人員坦言:‘“水源的水質都是一樣,加工處理工藝也沒有多大的成本差異,價格的高低企業(yè)自己說了算。”
自稱20年不喝自來水的水質專家趙飛虹,研究礦泉水水質已10余年,她表示,除了高端礦泉水的高價外,還要看它的水源地,水源地對于高端礦泉水來說非常重要,至少它是決定這款礦泉水是否高端的首要條件。
如果要取得水質優(yōu)良、污染少的礦泉水,只能到偏遠、交通落后的地區(qū),尋找礦泉資源。
不同于城市周邊的水,偏遠地區(qū)的礦泉水水源地,要承擔當地環(huán)境保護問題,要圈很大的地,不能讓周邊人員的活動影響其水質。此外礦泉屬于礦產資源,國家對其征收礦產資源費用,同時礦泉水要經過長途運輸,除廣告營銷外,售價自然就高。以法國依云水為例,其在中國屬高端水,但在歐洲國家則是一個大眾品牌,依云330ml瓶裝水在中國售價普遍達到10元,而在歐洲僅約4元人民幣。
而且并不是高價就意味著優(yōu)質。作為高價水代表的依云就多次被曝出現質量問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6年6月起,依云已被曝光六次菌落數超標、亞硝酸鹽超標。
趙飛虹表示,她曾于2001年在超市購買了依云礦泉水,當時在實驗室檢測發(fā)現,水質確實很好。但去年,她又在超市購買了依云礦泉水,檢測發(fā)現,依云礦泉水的水質遠不如從前,各項指標連中國長白山、昆侖山等地的礦泉水水質都趕不上。
天然礦泉水成為高端主流
那么什么樣的標準可以評判高端水?一位長期關注飲用水市場的專家表示:“從技術角度講,大家對水源地比較關注,如果水源地來自城市邊緣,那么即使再高價也不能稱其為高端水?!?/p>
而基于此標準,天然礦泉水成為飲用水高端市場的寵兒。不同于人工添加物質的功能性概念水,天然礦泉水在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并存在于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
目前,我國共有四個專門針對瓶裝水的國家標準,分別是《飲用天然礦泉水》、《瓶裝飲用純凈水》、《瓶(桶)裝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瓶(桶)裝飲用純凈水衛(wèi)生標準》。其中,前兩個是產品標準、后兩個是衛(wèi)生標準。
2014年出臺的《意見稿》將除天然礦泉水以外的所有包裝飲用水都納入統(tǒng)一標準。也就是說,上述提到的四個瓶裝水國標中,除《飲用天然礦泉水》外,將統(tǒng)一合并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這被外界解讀為瓶裝水國標即將實現“大一統(tǒng)”。
事實上,從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規(guī)定標準來看,關于瓶裝水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礦泉水標準和其他礦泉水標準,我國新國標的出臺和天然礦泉水的受重視,說明中國礦泉水標準正在逐步向國際標準靠攏。
而天然礦泉水的標準被獨立出來也意味著其地位的上升。市場的反應同樣如此,統(tǒng)計顯示,目前我國高端水市場正以每年40%的速度擴容。昆侖山雪山水、五大連池水、西藏5100冰川水、恒大冰泉等幾大品牌更是發(fā)展勢頭迅猛。
從上述幾款高端水品牌來看,其所宣稱的高端均體現為優(yōu)質水源地—如昆侖山礦泉水宣稱的青藏高原6000米海拔雪山融水,恒大冰泉的長白山3000萬年深層礦泉等等。
趙飛虹強調:“水源地決定未來水是否賣高端,至少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