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軍,陳紅菊,王博學,趙樹明*,高 輝
(1.長春市中醫(yī)院,長春 130022;2.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3.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長春 130021;4.93212部隊衛(wèi)生隊,遼寧 普蘭店 116200)
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是指由于勞損、外傷、退變、炎癥等致病因素導致寰椎、樞椎的輕度解剖移位、關節(jié)構成紊亂以及周圍組織急慢性損傷等局部改變而引起以頭痛、頭暈、視物不清、耳鳴、惡心嘔吐為常見癥狀的病癥[1]。1907年由Corner首先報道了寰樞關節(jié)旋轉半脫位,1968年Wortzman[2]將此病正式取名為“寰樞關節(jié)旋轉脫位和固定”。在1977年Fielding和Hawkins[3]又發(fā)表了關于寰樞關節(jié)旋轉畸形及將其分為4型的論文,到1981年國內才展開對其的研究。筆者根據(jù)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的特點,采用整骨理筋調曲法治療30例,收到滿意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0月—2013年08月在長春市中醫(y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市第二醫(yī)院就診的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5.07歲。主要伴隨癥狀:頭痛、眩暈、耳鳴、惡心嘔吐、視力異常。主要陽性體征:轉頸受限,寰椎橫突、樞椎棘突偏移,后枕部肌緊張或壓痛。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5.03歲。伴隨癥狀:頭痛、眩暈、耳鳴、惡心嘔吐、視力異常。主要陽性體征:轉頸受限,寰椎橫突、樞椎棘突偏,后枕部肌緊張或壓痛。頸椎X線檢查:2組患者治療前寰樞椎開口位片均顯示有寰樞軸線分離,其中治療組差值最小2.1 mm,最大3.5 mm,平均2.79 mm;對照組差值最小2.1 mm,最大3.4 mm,平均2.65 mm。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ZYYXH/T418-2012)[4]擬定:1)多發(fā)生于中青年人,以長時間低頭工作者占多數(shù)。少年兒童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的反復發(fā)作也可引起。2)患者有頭后枕部脹痛不適感感,頭痛頭暈、方位性眩暈。3)頸項僵直,活動受限。觸診可摸到側偏之寰椎(雙乳突下寰椎不對稱),局部可有壓痛感。橈動脈試驗呈陽性。4)X-Rays示:①張口位顯示齒狀突與側塊距離兩側相差多大于2~3 mm,或大于1/2,或齒狀突與寰椎軸線偏移大于 2-3 mm;②排除齒狀突骨折和寰樞椎關節(jié)完全脫位、骨折伴脫位以及不穩(wěn)。
1.3 排除標準 凡納入標準以外的皆屬于排除標準。
1.4 治療方法
1.4.1 觀察組
1.4.1.1 理筋手法解痙[5-6]患者取坐位,醫(yī)者用指揉法,從頸椎棘突到棘間,由上而下進行推揉5 min以后,指壓風池穴。接著用拇指指腹與食、中指指腹對稱提捏患者兩側頸項肌,然后沿兩側頸肌,采用拇指推揉法反復推揉約5 min。反復提捏斜方肌上部,相當肩井穴及肩胛骨內緣,然后采用拇指、掌根、大小魚際揉法,交替反復推揉患者的背部肌肉,并指按天柱、大椎、風府等穴10 min,使痙攣緊張的肌肉韌帶得到松弛,疼痛緩解。每次理筋手法解痙20 min,1次/d,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間隔1 d,共治療2~3療程。
1.4.1.2 整骨手法復位 患者取鞍馬式騎坐位,雙手自然下垂,術者站在其后方。術者一手放于患者頸部,食指頂住患者枕骨粗隆下,中指指腹按壓患側橫突壓痛處,拇指及其余三指自然扶貼于頸部,起助力穩(wěn)定頸部的作用;另一手夾持患者下頜部,其拇指與中指分別鎖定兩側下頜咬肌高點即頰車穴處,使患者頭部微微內收,同時向患側水平式轉頭,至有阻力時(約為30°~35°),做一個腕部瞬間快速的小幅度(約5°)寸勁提拉動作,此時??陕牭健翱}”的彈響聲,即完成復位。10 d為1療程,每個療程可做2~3次的整骨復位,調整療程間間隔1 d,共治療2~3療程。
1.4.1.3 生理曲度調曲法 1)牽引調曲[7]:讓病人坐于頸椎手動機械牽引椅上,上身保持端正,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腰骶部與牽引椅靠背處貼緊;牽引時,枕頜牽引平衡桿要保持水平;保持定滑輪上牽引鋼絲繩與患者頸椎牽引的角度為5°~15°前傾斜角;牽引時間為20 min;牽引的重量為70~120牛頓,可根據(jù)治療療程而逐漸加量。因頸椎牽引時頸部肌肉出現(xiàn)暫短性緊張的不舒適感,牽引之后再次理筋手法放松頸肩部5 min左右。2)臥位調曲:平仰臥位時,頸椎枕枕頭時高度是因人而異,枕頭的高度大致是在5~10 cm,枕高不宜超過患者本人的立拳之高,枕低不宜低過患者本人的臥拳之高,枕高在此區(qū)間內對恢復人體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最為適宜。1次/d,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間隔1 d,共治療2~3個療程。
1.4.1.4 頸托外固定 每當治療結束后均給患者以頸托外固定,防止其在行走、乘車過程中再次發(fā)生撞、甩、閃等外力沖擊,頸部關節(jié)造成二次損傷。當癥狀好轉后,臥床休息時可將頸托解開后休息。
1.4.2 對照組 枕頜牽引:患者取坐位,保持身體正直,下頜微下屈,枕頜帶固定頭部,給予持續(xù)牽引,重量以超過頭部本身重量為準(70~120牛頓),1次/d,每次20 min,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間隔1 d,共治療2~3個療程。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1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8]擬定。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得到改善。有效:癥狀、體征減輕或較之前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改善。
2.2 治療結果
2.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表n=30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 2組患者寰樞軸線分離程度比較 見表2。
表2 2種療法對減少寰樞軸線分離程度比較(n=30)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寰樞椎關節(jié)是由寰椎、樞椎、齒狀突尖韌帶、寰椎橫韌帶及關節(jié)囊等構成的復合體[9],是連接頭顱和脊柱的重要結構,起著旋轉軸作用。寰樞椎關節(jié)主要功能是旋轉和搖頭,其中翼狀韌帶與橫韌帶維持著寰樞椎關節(jié)的穩(wěn)定,防止向后移位傷及脊神經,并控制過度旋轉[10]。
先天性畸形和長期姿勢不良、頸部外傷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寰樞椎關節(jié)周圍的韌帶、關節(jié)囊松弛甚至斷裂而導致其彈性下降,極易造成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11-12]。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損傷部位較高,容易誤診漏診,不及時治療很可能造成高位截癱危及生命[13],臨床醫(yī)生應高度重視。
手法復位治療方法在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效果。手法除了能整復移位外,還能調節(jié)神經反射,增加病變軟組織的血供,以利于消除炎癥,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充分伸展痙攣的肌組織,重建周圍軟組織與脊柱力學平衡[14-15]。整骨理筋調曲法治療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可以快速恢復人體生理曲度、正常的韌帶、肌肉彈性、解除因脫位對神經、動脈、脊髓造成的壓迫,消除臨床癥狀[16-17],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周學龍.提旋推搬復位法治療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8,16(9):1-3.
[2]WORTZMAN G,DEWAR F P.Rotary fixation of the atlantoaxial joint:Rotational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J].Radiology,1968,90(3):479-487.
[3]FIELDING J W,HAWKINS R J.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Fixed rotatory subluxation of the atlanto-axial joint)[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erican Volume,1977,59(1):37-44.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整脊分會.中醫(y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5]趙樹軍,董福慧,趙文海,等.整骨手法結合中藥內服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70例[J].吉林中醫(yī)藥,2010,30(11):977-978.
[6]趙樹軍,Jeoun Hyang Ea,于濤,等.整骨理筋手法結合中藥對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分析[J].世界中醫(yī)骨科雜志,2010,11(2):93-95.
[7]全香愛,趙樹軍,于濤.手法加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7(3):449-450.
[8]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2.
[9]賈連順.現(xiàn)代頸椎外科學[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80.
[10]吳云定.實用整骨推拿手冊[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1991:252.
[11]王進,秦明芳,周紅海.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的中醫(yī)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0,18(9):69-70.
[12]齊偉,王朝暉,王之虹.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診斷標準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4):638
[13]趙樹軍.針推結合治療寰樞椎關節(jié)半脫位103例[J].亞洲醫(yī)藥,2000,11(9):33-34.
[14]黃榮,周學龍,麥穗.手法治療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及其伴隨病癥療效觀察[J].中醫(yī)正骨,2002,14(8):10-11.
[15]任凱,余雪梅.手法復位治療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24(12):1143-1144.
[16]趙樹軍,董?;?趙文海,等.整骨理筋調曲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療效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2010,29(12):925-926.
[17]常秀龍,于濤,趙樹軍.整骨理筋調曲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11,31(6):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