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輝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103-02"義雖深,理雖當,詞不工者不成文。"作文要在語言成色上下功夫。語言是思想感情的載體,是文章的外殼,只有對語言加以提純潤色哪怕"吟安一個字,捻斷須數(shù)莖",也務(wù)求讓語言亮起來。那么,作文語言如何出彩呢,?
1.善用修辭
修辭是語言藝術(shù)的花朵,比喻、擬人可使語言生動形象,賦予美感;排比、對偶可使語言富有氣勢和節(jié)奏;設(shè)問、反問可使文章具有發(fā)人深思、引人入勝的魅力……初三的我開開心心,有如青青綠茶,勃發(fā)著春的希望;初三的我快快樂樂,猶如含苞的花蕾,滿載著夏的激情;初三的我活活潑潑,猶如梨橘耀金,流露出秋的成熟;初三的我瀟瀟灑灑,猶如潔白的亮雪,映襯出冬的亮美?!冻跞奈以诔跞愤\用比喻、排比把初三的生活、心緒寫得栩栩如生,健康向上,洋溢著進取精神,深摯濃厚抒寫奮斗的情懷,清新雋永鋪排文思的詩意。
2.巧用文言、古典
2.1巧用文言,可增強語言的美感和表達效果。文言詞語的聲情之美及遣詞用字之妙,可使人受到熏染和感悟。那位宰相舍棄了自己面子上的威嚴,以寬仁禮讓之胸襟,大度能容之氣概,化干戈為玉帛,止爭斗于未起。如果沒有超出常人的高風亮節(jié),怎會做出如此的舍棄?(安徽省一考生《學會舍棄》)因為間以文言詞和文言句式,使得這段文字富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語言一下子濃縮了,雅化了;既感從容灑脫,又覺令人回味。
2.2巧用古典,吸取古人有生命力的語言,為我所用,會使文章添味。《人民日報》上有一篇文章用了這樣的標題:夕陽無限好,黃花晚節(jié)香--記離休干部周超。題目中的"夕陽無限好"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句,而"黃花晚節(jié)香"又出自宋代韓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清看黃花晚節(jié)香"。作者巧妙引用李商隱和韓琦的詩句,合二為一取作標題,使人耳目一新,頓然富有詩意和文采,細細咀嚼,滋味無窮,如果僅以《記離休干部周超》為題,就遜色多了。
3.活用句式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式豐富多彩,短句明快有力,長句縝密細致,整句對稱和諧,散句靈活自然。除了以上兩類句式外,還有肯定句與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順裝句與倒裝句等。從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同學很注意從整齊中求變化,在常式中用變式,在重復(fù)中求省略,從和諧中求靈活。
有一篇題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的文章,小作者以純凈飄忽之筆寫出了純潔迷離之情和如詩如畫之心。文章一開頭。"雨水潤草,花香怡人,"對偶句式整齊優(yōu)美,引人入勝;正文中用"鷹的情是把翅膀獻給藍天,花的情是增添山的靈秀,人的情是把愛撒向人間"這樣的排比句式,使語言充滿神韻和吸引力,同時也加強了情感的表達和主題的深化。"月光如水,水如天。靜靜的夜,柔柔的月光,我站在花兒的前面,凝視著,花兒無語,我無語。""我慢慢地聽,給我以心靜,給我以力量,這就是情,無須說什么,毋庸想什么,就這樣,很美,很靜……"整散句交雜使用,呈現(xiàn)出一種參差錯落之美、爛漫飄逸之秀,文章因此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4.引用名句
引用名句,增強文采,可以給人以深度感、厚度感,是沖擊閱卷者視覺的好辦法。我們悠久的人文歷史中,閑人雅士的言行分明閃耀著"瀟灑"的光輝;莊子有"鯤鵬展翅九萬里"的瀟灑;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謂之瀟灑;屈原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瀟灑;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名曰瀟灑;蘇東坡唱出"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瀟灑曲調(diào);譚嗣同喊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瀟灑強音……《哦,瀟灑》因為引用名家名句暢快淋漓地闡釋和解讀了賢人雅士言行閃耀的"瀟灑"光輝,具體形象,很富文采。
5.提煉警句
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富有哲理性的語言都是對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下面幾例:
——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臺上沒有純粹的喜劇。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擊,才得到壯觀;人生不拒絕遺憾的存在,才得以明達。
——看客頂禮膜拜,祈禱的是來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們,爭取的是今天的富足。于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邊的風景;想要太多卻失落了最珍貴的心情。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文章關(guān)鍵處有警示,于形象中見哲理,于質(zhì)樸中見深刻,于含蓄中蘊真義,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是煉就文句意蘊的好方法。
6.凈化幽默詼諧
錘煉語言時對幽默詼諧的語言給予凈化純潔,能顯示出個性色彩。如《興趣》一文,學生描述自己躲在被窩里偷看借來的《水滸》:"略有聲響,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熄燈、伸頭、察看,直到'警報解除',又縮頭蜷腿,開燈……就這樣,一周后,我順利將書還了,可為此,也燒壞了不少燈泡,零花錢要多了,引來媽媽一頓'嚴厲審問',我硬是保持住了'革命本色',死不招認,任爾東西南北風。然而,'天網(wǎng)恢恢',我的'被窩計劃'最終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可我依然'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現(xiàn)在想來,那段'文化苦旅'已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文中大詞轉(zhuǎn)類,言辭易色,幽默詼諧,叫人忍俊不禁,又留下深沉的思考,特色鮮明。
7.幻化詩意
詩,是一種對生活的獨特發(fā)現(xiàn),是一種美的創(chuàng)造。詩意,是語言素質(zhì)的追高境界,它能喚起人類美好的現(xiàn)象和體驗,讓文章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
爺爺告訴我,奶奶生前最愛梧桐。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是一種思愁;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鎖春秋'是'剪不斷'的離愁;周邦彥'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寄托的也是一腔愁緒。在梧桐樹下,我學會了很多詩詞,也漸漸懂得了詩人的心情。
李清照、李煜、周邦彥三人的關(guān)于"梧桐"的詩詞將讀者輕輕帶入了小作者營造的睹物憶人的氛圍之中,一種愁緒在文段上空繚繞,使人不知不覺走入了詩的意境。
8.蘊寓真情
文者,情也,文不含情,淡如水。只有讓語言含有濃濃的情致,才有感人的魅力。于是孩子回到大樹,造了一艘船,他扯帆航行去了,不見了蹤影多年以后,他又回來到樹下。"很抱歉,我的孩子。我已經(jīng)沒有什么再給予你了,再也沒有蘋果了……"大樹又說道。"我已經(jīng)沒有牙了,吃不動蘋果了。"那個孩子說。"……我也沒有了枝椏供你攀爬了……"大樹又說到。"我太老了,爬不動了……"那個孩子苦笑著。"……我什么也無法給你了,只剩下我那將要死去的樹根了。"大樹說著流下了眼淚。"老樹根是個可以依靠在上面休息的最好的地方了。來,坐在我的身上休息吧。"那個孩子坐在樹根上,大樹微笑著,流下了喜悅的眼淚……(《男孩和他的樹》)一個男孩,一顆蘋果樹,一個引人思考、給人啟迪的故事。字里行間,涌動的是樹無私的愛,蘋果樹用感人肺腑的言語唱響了作者和時代感情世界的最強音。
9.套用名稱
瀟灑二字本是天底下最豪邁之詞,然今人提起它,不是"我拿青春賭明天""游戲人間"之類,便是"瀟灑走一回""過把癮",這些灰色文化不知不覺成為被扭曲,被偽冒的"瀟灑",動不動被人掛在嘴邊,落實到行動上。我認為社會各界在不斷向大眾推出"歡樂總動員""超級大贏家"之類的歡樂快餐之時,是否該想著要為我們的后代服一服精神上、人格上的"龍牡壯骨沖劑"呢?惟有如此,我們民族的明天才能夠真正地"瀟灑"!
運用歌名,形象生動闡述瀟灑的種種狀態(tài),顯得酣暢痛快、鞭辟入理、理直氣壯,讓人感受到文字氣足神盈、大氣淋漓之氣勢,又使用電視欄目、藥品名,條分縷析、氣勢雄偉、力量集中。
用審美的眼光看世界,你就會具有詩情。學會積累語言,鍛造語言吧,讓筆下開滿詩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