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歡
摘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把朗讀時間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在朗讀指導方法上有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激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和興趣,以達到提高朗讀水平,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朗讀;現狀;策略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069-01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但也是教學實踐中常常被教師忽視的一個方面,甚至有的教師仍然把提問視為自己進行閱讀教學的精神依賴,閱讀課上聽不見瑯瑯的讀書聲,尤其是小學農村語文教師。這種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筆者結合實際談一些看法。
1.當前農村小學語文的情感朗讀教學卻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具體表現主要有三
1.1農村教師對情感朗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課堂上對朗讀教學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他們認為朗讀不考試,對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影響無足輕重,導致絕大部分農村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和詞的表意上,卻不能讀、不敢讀、不會讀。
1.2農村教師自身素質不過硬,對教材理解不透,對課文表現的情感把握不準。部分教師普通話都不標準,方音重重,有的甚至一句普通話也不說,整堂課干脆用方言包圍,導致農村小學生朗讀課文無從下手,不知其所以然,更談不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3教師在課堂上不示范,不教給朗讀方法,更不注重學生個性化朗讀訓練,只是放手讓學生去默讀、齊讀,導致農村小學生讀書成唱讀,朗誦成唱歌,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固定的韻調,情感因素幾乎為零。
2.如何解決小學語文情感朗讀教學的不足呢
2.1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走進文本
2.1.1圖片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東西是學生永遠喜歡的。要讓學生讀出感情,首先要讓他們入其境,才能體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教學《普羅米修斯》時,為人類偷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上,經受風吹雨淋,兇惡的鷲鷹不停地啄食他的肝臟 。當把這幅畫面用大屏幕展示出來時,學生就自然而然對普羅米修斯的痛苦感同身受,不用再用言語指導如何讀學生已能讀好。
2.1.2表演創(chuàng)設:表演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蹲^天》這篇成語故事極短小又適合表演讀,在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把課前做好的青蛙和小鳥的頭飾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戴上后進行表演讀。此時,"目光短淺"的青蛙和"見多識廣"的小鳥都被學生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了??梢娎首x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個性,才能讀出效果
2.1.3語言創(chuàng)設:《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多處通過教師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情境,來幫助學生讀好課文。如理解"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為了幫助學生體會"花多",教師用"走過東街,抬頭向上看"、 "走過東街,抬頭向上看"、"走過東街,抬頭向上看"、"走過東街,抬頭向上看"來引讀,讀著讀著,學生就將自己體會到的"花多"用聲音的抑揚頓挫表達出來了。這些語言的創(chuàng)設,觸發(fā)了學生情感的心弦,心動情發(fā),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投入到讀書的氛圍里。
2.2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不能濫用。應根據教學對象和所朗讀的文章特點進行選擇。可采用以下方式:
2.2.1范讀。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朗讀技巧、朗讀能力是比較欠缺的,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和表現欲望是特別強的,因此,我很好地發(fā)揮了在朗讀時的領頭羊作用,借助美的聲音、美的表情、美的動作把對課文豐富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感境界,獲得準確、鮮明的感知。
2.2.2引讀。當需要借助讀來掌握重點、理清層次時宜用引讀。
2.2.3分角色朗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時宜采用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對于對話較多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讀手段。
2.2.4齊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此外,還有領讀、散讀、輕讀、分組朗讀等方式,只有恰當地應用朗讀方式,學生才能讀有所思,讀有所獲。
2.3加強訓練,打好朗讀基本功。要想讓學生的朗讀達到較高的境界,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文本。要用普通話,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不讀破句子。在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讀,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朗讀時時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最后上升到心境合一讀書境界,從而落實以讀感悟的讀書思想。
對話是語文教學的大氣層,沒有對話,語文教學就會走向僵化,失去活力。課文是一道橋梁,橋的這邊站著學生,橋的那邊站著作者,通過這座橋梁,學生和作者會面、交流。教師就是要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不但指導、幫助學生與作者會面,而且要溝通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讓學生在閱讀、感悟中與作者情感相融。例如,在教學《明天不封陽臺》這篇課文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文章小主人公與受傷鴿子的互動對話的情景。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著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情感與心靈的碰撞。在碰撞中,學生逐步感悟到,動物也是有情感需求的,我們人類要理解尊重動物的生命,給它們以真誠的幫助,讓它們有一方自由進出的通道。
2.4情感體驗,讓語文教學知情并茂。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文明,最精細地表現在情感的文明里。"語文教學中往往存在著一種片面傾向:強調認知信息的傳遞。教師將活生生的課文肢解,使學生難以從課本中汲取思想、語言的營養(yǎng),感受人類豐富的精神世界。因此,運用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知情并茂,以情促教的效果,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
教學中,教師自己首先要進入角色,把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把這種情感酣暢淋漓地抒發(fā)出來,去顫動學生平靜的心湖,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學生感知課文中的形象,把握文章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心靈的共鳴。
朗讀是一門學問,是一種語言藝術。教師只有在朗讀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新指導,充分體現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讓農村的學生想讀,敢讀,會讀,讀出個性,在讀中求知。并施之科學有效的語言訓練方法,才能使閱讀教學有聲有色,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