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發(fā)
近年來,隨著國內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人民幣在邊境貿易、跨境投資方面的業(yè)務量不斷增加,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步伐也隨之不斷加快。助推人民幣的國際使用,離不開發(fā)達的離岸市場。日前,本刊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
《金融博覽》:陳校長,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2013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繼續(xù)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并在年底開啟了個位數時代,達到1.69,全年增長幅度高達84%,其快速增長的支持力來自哪些方面?
陳雨露:2013年全球貿易中人民幣計價結算份額上升到2.50%,對本年度RII貢獻度接近五成。中國不僅以超過4萬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繼續(xù)領跑全球,還通過雙邊貿易和區(qū)域貿易的合作與發(fā)展努力開辟新的增長空間,更在簡化審批程序和降低本幣結算成本等方面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從而大大增強了境內外市場主體在貿易活動中使用和接受人民幣計價結算的信心。
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資本和金融交易中人民幣份額達到2.08%,對本年度RII的貢獻達到四成。中國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資流入國和第三大直接投資流出國。隨著相關政策日漸明朗,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的實現流程更加規(guī)范和簡便,跨境人民幣金融投資渠道也不斷拓寬并完善。因此,越來越多的境內外企業(yè)、金融機構,以及外國官方機構樂意在全球資本和金融交易中使用和接受人民幣計價結算。
《金融博覽》:如果說實體經濟層面的“增長”、“開放”與“改革”構成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信心的物質基礎,可否說發(fā)達、完善的離岸金融市場是保持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的技術解決方案?
陳雨露:是的。完善、高效的離岸市場運行機制,對于鞏固貨幣的國際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即使美國貿易地位有所下滑,甚至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全球金融海嘯之后,美元依然能夠穩(wěn)居頭號國際貨幣位置,關鍵在于美元一直都被廣泛地用于第三方交易,從而在官方外匯儲備中始終占有最大份額。在某種程度上,這與遍布世界各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發(fā)達的全球美元離岸市場有著密切聯系。
人民幣國際化同樣離不開離岸市場的建設與發(fā)展。但與美元等國際貨幣不同的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出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啟動,都領先于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長遠看,只有通過資本賬戶改革為更廣泛更深入的國際使用創(chuàng)造條件,人民幣才有可能成長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交易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但是在開放資本賬戶的時機成熟以前,人民幣離岸市場事實上對于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效果。換言之,建設和發(fā)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既將跨國資本流動的風險控制在有限的離岸市場范圍內,又以變相的放松資本管制來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金融博覽》:培育人民幣離岸市場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陳雨露:從國際經驗看,國際金融中心的離岸交易規(guī)模決定了貨幣的國際地位。對于倫敦、紐約等成熟國際金融中心來說,開展人民幣離岸業(yè)務的主動權在于市場主體的自發(fā)選擇,而這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極其漫長。
然而,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當前國際金融中心正處于重大調整階段。特別是那些新興國際離岸金融中心,彼此間激烈競爭,積極爭搶人民幣離岸業(yè)務,唯恐喪失了先機。這表明,在某些國家或地區(qū),存在著主動培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可能性。在綜合考慮了貿易、投資、地緣政治、文化、制度建設等影響因素后,亞洲的香港、歐洲的瑞士、美洲的哥斯達黎加、非洲的毛里求斯等,是中國主動培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首選之地,其中中國香港的優(yōu)勢最為突出。
中國香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也是大陸以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與此同時,中國香港市場的示范效應也逐步體現。在亞太地區(qū),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澳門等地的人民幣離岸交易同樣活躍,而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則已作出積極表態(tài);在歐洲,倫敦、巴黎、盧森堡、法蘭克福、蘇黎世競相表示希望成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在非洲和美洲,也有不少國家在積極探索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可行性。
《金融博覽》:在以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陳雨露: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好兩個關系。第一,近期看,要處理好離岸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強調人民幣離岸市場服務于中資企業(yè)和金融機構的國際化戰(zhàn)略。應當重視離岸市場配置全球資源的重要作用,尊重國際金融中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本著互利互惠原則,進行頂層設計。應當沿著我國貿易、投資對外發(fā)展的足跡,在各大洲合理規(guī)劃人民幣離岸市場布局。區(qū)分成熟國際金融中心和新興離岸金融中心不同的人民幣進入策略,既要通過離岸市場發(fā)展有效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又要增強人民幣離岸市場服務于中資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國際化的能力。
第二,中遠期看,則要處理好人民幣在岸—離岸金融市場的關系,逐步實現在岸市場價格引導離岸市場價格的理想模式。當離岸金融市場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或許會干擾國內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形成貨幣緊縮壓力或輸入性通貨膨脹。離岸市場交易也使得國際貨幣發(fā)行國的利率和匯率決定機制更加復雜。可以推論,隨著全球人民幣離岸市場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必將促使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目標從數量模式轉向價格模式,同時也將對反洗錢等金融監(jiān)管措施甚至法律制度的有效性提出挑戰(zhàn)。
《金融博覽》:在您看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戰(zhàn)略定位及其實現路徑是什么?
陳雨露:概括起來,主要就是三句話。首先,人民幣國際化必須堅持以實體經濟的國際化為基礎。如果不是由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本土跨國公司來主導對外貿易和投資活動,那么本幣給予國際社會的信心其實是不充分的,此時貨幣國際化的根基很不牢固,而且也難以持久。其次,利用國際金融中心調整的歷史機遇,積極有序地推進人民幣離岸金融的全球布局。在資本賬戶有限開放條件下,想要保持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流動性,提高人民幣對非居民的吸引力,應當貫徹“內外互動”的戰(zhàn)略思想,實現兩條腿走路:一是建設內外分離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二是推動中資銀行國際化發(fā)展,以便將境內本幣業(yè)務的優(yōu)勢延伸至境外。最后,以中國(上海)自貿區(qū)的深化改革與開放實踐,積極推動雙邊經貿和金融合作,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增進政治互信,拓展中國對外經濟發(fā)展新空間,為人民幣國際化增添新的動力和巨大正能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