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孔文
①那是我第一次以旅行的名義帶她外出。那座江城,離她很近,她也曾多次路過,卻從未真正深入腹地。她的世界,安穩(wěn)地停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②我們在晨光熹微時分出發(fā)。道路兩旁的欒樹上,一串串的圓錐形燈籠果掛滿樹冠,在風(fēng)中曼舞,歡快又喜慶。她坐在我身邊,依窗眺望著,眼里脹滿了少女般的興奮與期待。
③路邊有看門護(hù)院的狗一閃而過。她回過頭來說:“還記得嗎?你小時候很喜歡狗狗,吃飯時要從自己碗里撥出一半和它分享,睡覺時要摟著它一起鉆被窩?!?/p>
④我記得那只狗用的都是廢棄的缽?fù)耄K日無人刷洗,更顯得臟污不堪,我數(shù)次向她抗議,想為心愛的狗狗爭取一只青花瓷碗。那碗細(xì)膩精致,是她的最愛,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來了客人才肯拿出來用。小小的我哪里懂得她勤儉持家的艱辛,只覺得她粗糙、吝嗇又虛榮?,F(xiàn)在想起,在并不富裕的日子里,她努力地維持著生活的體面,為家人營造著螢火之光,實在費心費力。
⑤看到路邊人家的院落里,有樹一樣的梔子,她拉拉我的衣角,指著窗外說:“看,那是你喜歡的調(diào)調(diào)?!?/p>
⑥是的,我一直喜歡房前栽花、屋后種菜的生活,踏實下來,沉靜下來,不急不躁,不追不趕,擁有自己的主張,對世界抱有天真向往和美好期盼。而不是像現(xiàn)在,像所有的成年人那樣整齊劃一,被物質(zhì)和世故所裹挾,對抗世界,忍受悲傷,一邊無堅不摧百煉成鋼,一邊隱姓埋名拼命藏起自己和夢想,她倒是做到了一半,在被鋼筋水泥壓縮得越來越小的院落里,一直守護(hù)著一塊菜地,一年四季青蔥肥沃,像她一臉熱熱鬧鬧、溝溝壑壑的笑。
⑦車過一座山坡后很久,她仍在頻頻回望,目光像天涯般悠遠(yuǎn),一臉時光追不上思念的回憶狀。沉默一陣,她開口了:“這里,我和你爸曾搭棚住過?!?/p>
⑧父親是個養(yǎng)蜂人,她追隨著他,四海為家。偏僻的山間地頭,一個帳篷,便撐起了她所有關(guān)于家的幻想。
⑨這座滿是黃土的山,在某個風(fēng)雨大作的夜晚,突然遭遇滑坡。50箱蜜蜂,連同他們棲身的帳篷,都被沖走。還好,他們幸運地逃出來了。那時我已大學(xué)畢業(yè),每個月領(lǐng)著不足千元的薪水,在城市里顛沛流離。那天夜里,她突然給我打來電話,氣喘吁吁,語氣里有大雨傾盆的凌亂與慌張。聽到我的聲音,她笑著說:“沒事,剛做了一個噩夢。”然后很快收了線。
⑩那是她唯一一通在夜里打給我的電話,直到這天我才明白,原來他們遭了那么大的劫難,原來我差點失去他們。在她最不堪的時候,她只要知道我安好,自己就覺得安心。
⑾說起這段時,她語氣平靜,沒有波瀾。于她而言,不過是一段往事,所有的悲苦與不堪,都逐一消融在她當(dāng)下的滿足之中。
⑿到達(dá)目的地,我枕在她的肩上,赤腳坐在江邊,看白云悠悠,江水滾滾,落日熠熠,聽她絮絮叨叨說些陳年舊事。那些被遺忘在身后的歲月,帶著久別重逢的歡喜,笑吟吟、亮晶晶地打量著遠(yuǎn)道而來的我們。我心里涌起的暖意,像中藥,像棉衣,像一碗小米粥。抬頭看她,她笑起來的樣子十分寬厚,像一只熊貓,軟綿綿的。
⒀自成年后,我們一直聚少離多,這一次旅行,讓過去迷了路的相依相伴,找到了回家的路。而她,我的母親,依然像一棵樹,用自己的明媚,渲染了我的四季。
(選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9期,有刪改)
【訓(xùn)練題目】
1.結(jié)合全文,說說題目“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的作用。
2. 第②段中畫線的句子是純粹的寫景嗎?請說說你的理解。
3. 文章依次描述了母女相處的三個生活片段,在寫法上有何相同之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4.第⑿段畫線的句子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請從修辭方法和用詞兩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5. 你對文中講得“我”與母親相處的哪個片段感觸最深?為什么?寫出自己內(nèi)心最真切的閱讀感受。
【參考答案】
1. “久別的重逢”作為文章的敘事線索,起到了貫穿全文三個片段的作用;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含蓄地點明了文章的寫作內(nèi)容;文題富有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2.不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表現(xiàn)了母女出游的愉悅心情,為下文描述母女睹物思情做鋪墊。
3.都是采用移步換景、由景生情的寫法。這樣睹物思情,情景交融,使作者情感的抒發(fā)自然而流暢;同時,三個片段相互映襯,使文章條理分明,層次井然。
4.運用擬人與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偎依在母親身旁、回憶往事時心中涌起的不可名狀的暖意,以及母親倍感滿足的情態(tài)。“笑吟吟”、“亮晶晶”、“軟綿綿”,疊詞的運用,既逼真地展現(xiàn)了“我”與母親回憶往事時那種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又使得文章語言具有音韻之美,增強(qiáng)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5.示例:母親和父親遭遇不測時,母親半夜給“我”打電話,問“我”是否平安。母親在自己遭遇困境、面臨死亡的危險時,首先想到的是女兒的安危。女兒的平安重于自己的生命,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