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春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石油化工易燃易爆企業(yè)迅猛發(fā)展,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地下建筑工程,公共娛樂、休閑等人員密集場所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在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和休閑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消防安全問題。這類單位(場所)近年來重特大火災事故時有發(fā)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類單位生產、儲存、經營業(yè)務火災危險性大,發(fā)生火災后傷亡大,損失大,破壞危害性大,處置撲救難度大,政治社會影響大,被稱為火災高危單位[1-3]。如何對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實行科學有效地監(jiān)管,是擺在消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決的重點難點課題。本研究以消防支隊為單位,以山東濱州消防支隊為例,分析研究該支隊轄區(qū)火災高危單位特點,結合其他案例,分析研究火災高危單位的管理,并探尋管理對策,以期降低火災隱患,提高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確保人們安居幸福。
2013年10月23日上午8點10分,位于浙江寧波市的銀億和創(chuàng)大廈共20層中的1至15層的東南面腳手架起火,所幸21名工人及時逃生,未發(fā)生人員傷亡。不幸的是2010年11月15日14時15分許,上海靜安區(qū)膠州路728號一幢28層樓正在進行外立面墻壁施工的高層居民住宅發(fā)生火災,這次大火共造成58人死亡[4]。起火的教師公寓建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居住在里面的多為靜安區(qū)各學校的教師。事故是因無證的電焊工人違章操作引起的,同時也存在裝修工程違法違規(guī)、分包轉包,施工現場管理混亂,有關部門安全監(jiān)管不力等問題。2009年2月9日晚20時27分,央視新大樓北配樓發(fā)生火災,大火造成1名消防隊員犧牲,6名消防隊員和2名施工人員受傷,財產直接損失16383萬元[5]?;馂南笛胍曅轮饭ぷ魅藛T違反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相關規(guī)定,未經有關部門許可,在施工工地內違法組織大型禮花焰火燃放活動,禮花彈爆炸引燃易燃材料,引發(fā)火災。這些火災背后都是因為無視相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擅自違規(guī)違法活動而引發(fā)的災禍。
2010年11月5日9時17分,吉林市商業(yè)大廈發(fā)生火災,共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傷,過火面積約15830平方米。該起火災起火原因是大廈一層二區(qū)斯舒郎精品店倉庫起火點范圍內的電氣線路短路所致[6]。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陽東都商廈歌舞廳火災,財產直接損失275.3萬元,造成309人死亡[7]。商廈消防管理力量薄弱,消防意識淡漠,從起火至報警時間長達約2小時,在電焊工逃離現場后,商廈沒有人發(fā)現煙霧并報警,更沒有人通知舞廳工作人員組織疏散,歌舞廳無獨立的防火分區(qū),無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設施失靈,整個建筑的消防通道不暢,逃生通道四個大門三個上鎖,縱然不是無證電焊工人違規(guī)操作,一旦發(fā)生火災,也恐難逃一生。
無獨有偶,13年后類似東都商廈歌舞廳火災事故再次上演,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長春市寶源豐禽業(yè)有限公司廠房發(fā)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事故是由電氣線路短路,引燃大火[8]。導致氨制冷設備發(fā)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氣泄漏,加之廠房大量使用防火等級不達標的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和聚苯乙烯夾材料。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傷。主廠房及主廠房內生產設備被損毀,直接經濟損失1.82億元。其背后更深層原因則是企業(yè)責任人無視消防安全,廠房幾乎不具備任何火災消防能力,對消防管理規(guī)定視同兒戲,加之監(jiān)管缺失,責任落實不到位,形成消防真空,最終釀成悲劇。
2010年7月16日,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保稅區(qū)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原油庫輸油管道發(fā)生爆炸,引發(fā)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導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設備燒損,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9]。其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大連地區(qū)的企業(yè)又相繼發(fā)生了3起火災事故,即2010年發(fā)生的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10·24”火災事故、2011年發(fā)生的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7·16”火災事故和“8·29”爆炸火災事故,2013年,大連石化又發(fā)生“6.2”火災事故。類似的事故還有吉化雙苯廠爆炸事故[10]、“728”南京丙烯管道爆燃事故[11],以及重慶天原化工廠氯氣爆炸等事故[12],其事故原因大都是因為人為管理不善,人員操作不當引起重特大災害事故。類似這些生產、儲存、運輸、經營、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行業(yè)其本身固有性質就天然的決定了行業(yè)單位的高危險特性,如果管理不嚴,責任不明,監(jiān)管缺失,其災害的發(fā)生必將成為必然。
2013年7月8日山東省頒發(fā)的《山東省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中將火災高危單位分為七大類。如表3.1所示,濱州市根據轄區(qū)特點,確定火災高危單位115家。其中,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商場、市場、會堂、展覽館以及綜合經營購物、餐飲、休閑、娛樂、客房、會議、展覽等3個以上項目的公眾聚集場所20家;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經營地下建筑面積超過500平方米歌舞娛樂放映游藝項目的公共建筑使用單位,地下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商場、市場4家;床位數超過200個的賓館、飯店、醫(yī)院、養(yǎng)老院、福利院,床位數超過1000個的寄宿制學校,座位數超過3萬個的體育場、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33家;單個廠房或者車間建筑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且同一工時用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從事紡織、鞋帽、玩具、食品、藥品、電子、家具等產品生產、加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26家;建筑高度超過50米的辦公樓、電力調度樓、電信樓、廣播電視樓、財貿金融樓等的使用單位16家;采用木結構或者磚木結構的全國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收藏全國或者省重點保護文物的公共博物館、檔案館1家;設計規(guī)模中型以上甲、乙類易燃氣體或者液體的生產企業(yè),總容量超過1萬立方米的甲、乙類易燃液體或者總容量超過1000立方米的液化烴儲存企業(yè),建筑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甲、乙類可燃固體、可燃纖維生產、加工、儲存企業(yè),生產、儲存、銷售、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的3級以上重大危險源企業(yè)15家。
圖3.1 濱州市火災高危單位情況
從圖3.1可以看出,這些火災重點單位大都具有人員密集的特點?;馂囊坏┌l(fā)生,容易造成群死群傷,有毒有害氣體的擴散和爆炸。住宿、醫(yī)療、學校、福利院、體育場館等單位,以及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占總火災高危單位的52%,這部分單位人員因年幼或者生病老弱,行動不便,而且建筑物內人員密度高,室內設施設備多,不易疏散。公眾聚集場所和高層建筑占到了總火災高危單位的36%,這兩部分一般人員流動性大,對建筑結構熟悉程度差,逃生通道由于使用等原因往往比較隱蔽或者不暢,對人員同樣構成嚴重威脅。甲、乙類易燃氣體或者液體的生產企業(yè)雖然僅占總數的15%。但不僅火災危險等級高,而且有些距離居民區(qū)等人員密集的地區(qū)較近,危險化學品發(fā)生火災等事故后,容易造成火災蔓延、有毒有害氣體擴散危及周邊安全。以上這些火災高危單位火災危險性大,發(fā)生火災后傷亡大,損失大,破壞危害性大,處置撲救難度大,政治社會影響大,所以,在對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從政策、法規(guī)、技術標準、制度、生產經營、操作規(guī)程等各個方面要區(qū)別于一般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和監(jiān)督。支隊、大隊消防監(jiān)督人員督促并指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確定消防管理人,建立完善消防檔案、滅火及應急疏散演練預案,并定期組織實施。從消防安全條件、消防安全組織、內部防火管理三個角度,對火災高危單位應當采取的消防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進行具體規(guī)定,抓住消防工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深化消防安全重點管理;增強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提高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火災高危單位火災潛在風險是火災高危單位的固有屬性。盡管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火災高危單位的火災防控理論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均取得了不少突破和長足發(fā)展,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其火災高危這一固有特點的存在,其火災風險也將始終存在,而且還將不斷出現新的安全問題。所以,建立更加嚴格的科學的火災風險評估體系,提高包括城市建設規(guī)劃部門、火災高危單位的建設者、設計者、施工者、監(jiān)理者、管理者,每一個在火災高危單位工作、居住的個人,都必須始終保有一種風險意識,全社會共同關注與參與,以防為主,消防結合,寄希望于消防部隊的事后撲救,絕不是現代社會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
火災高危單位實行依法管理、標準管理、規(guī)范管理的科學消防安全管理方法。依法管理的基礎是建立健全消防法規(guī)體系,根據消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要求,由國務院和各部門制定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法規(guī)、規(guī)章,強制規(guī)范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行為,確?;馂母呶挝坏南腊踩ぷ髦黧w地位和消防安全人人有責的原則落到實處,同時為公安消防機構對火災高危單位的加強監(jiān)管提供法規(guī)保障和支持。
制定火災高危單位國家或行業(yè)的消防技術規(guī)范標準,從根本上杜絕火災高危單位的先天性火災隱患。火災高危單位的高風險性決定了其安全設計標準高、要求嚴。在建立健全消防法規(guī)體系同時,更要對火災高危單位實行更高的消防安全技術標準規(guī)范,特別是根據火災高危單位的性質、特點、工藝制定具體的細致行業(yè)細則、標準、規(guī)范,直至行業(yè)的每個單位、每個崗位的操作規(guī)程等,都要上升到國家、行業(yè)或地方標準。立足于防是火災高危單位設計必須堅持的原則,在設計上做到本質安全,層層設防,萬無一失。就以上本文列舉的幾起典型火災來看,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地方。
火災高危單位要把消防經費納入年度財務預算,確保經費到位,滿足其消防安全工作的需求。軟硬件方面都要舍得投資,以一流的軟硬件設施、條件保障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以加強推進城市公共消防基礎建設為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從長遠出發(fā),建立與火災高危單位相適應的公共消防安全體系和消防基礎設施,研究構建城市消防站布局,裝備配備,城市防控火災措施,消防安全體系,查找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滅火應急救援,應急聯動等方面的差距與不足,及時查缺補漏,推動城市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上水平。
公安消防機構要給當地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從火災高危單位的對象的滅火救援準備入手,從最壞處、最復雜著眼,準備打大仗、打惡仗,發(fā)動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建立健全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體的公安、武警、燃氣、電力、供水、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城市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聯動體系,充分發(fā)揮公安消防隊伍應急救援專業(yè)力量骨干的攻堅作用以及各種力量的協同作戰(zhàn)效能。
火災高危單位必須樹立全民消防理念,員工人人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人人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每個員工從上崗前要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和不斷的定期繼續(xù)教育培訓,掌握所需的行業(yè)崗位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特殊消防工作崗位按國家規(guī)定持證上崗,以提高火災高危單位全員消防安全素質和單位的“四個能力”建設水平,滿足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要組織全體員工開展“生命通道”體驗活動,帶領體驗人員認知消防安全表識、看懂逃生指示圖、確定最佳逃生路線,以確保突發(fā)情況下人員的安全逃生。
表3.1 濱州市火災高危單位數量分布
火災高危單位應建立與其經營業(yè)務相適應的專職或志愿消防隊伍,承擔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等消防安全工作任務。
火災高危單位必須建立嚴格的火源管控制度。嚴防生活用火不慎、違規(guī)吸煙、違規(guī)進行電氣焊作業(yè)、電氣線路故障引發(fā)火災。嚴格生活用火范圍,落實生活用油用氣安全措施,堅決杜絕違規(guī)吸煙,違規(guī)進行電氣焊作業(yè),進行電氣焊作業(yè)的必須落實現場監(jiān)護措施。要加強電氣線路故障檢測,推廣使用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定期委托具有資質的企業(yè)開展電氣線路安全檢測,從源頭上杜絕火災發(fā)生。
吉林省長春市寶源豐禽業(yè)有限公司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再一次發(fā)出了警告,誰蔑視火災誰就會被大火懲罰?;馂母呶挝灰槍Ρ締挝坏男再|、特點和實際情況和公安消防隊伍配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應急預案,按照規(guī)定與公安消防隊伍聯合定期進行演練,在制定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應急預案時要按照危險源最大、最難、最危險、最復雜的滅火救援需求進行,并充分發(fā)揮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設施和專家技術人員特長和作用,注重其科學性和協調性,公安消防隊伍要按照火災高危單位類別,火災風險等級和災害特點開展科學的應用性和“六熟悉”訓練,并加強其戰(zhàn)術技術研究,特別是有針對性的對要害部位進行實地演練。
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舉足輕重,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形勢大局穩(wěn)定,做好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是公安消防隊伍的重要職責之一,更是每一個相關行業(yè)、每一名相關人員的職責所在,是杜絕重特大火災發(fā)生的有效途徑。只有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重視,就能切實加強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預防火災事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為建設、富強、民主、法制、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創(chuàng)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huán)境。
[1]王建剛.火災高危單位消防監(jiān)管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3.(3):100-102.
[2]張元祥.火災高危單位消防管理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8):104-106.
[3]季俊賢.建立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制度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6):97-98
[4]編輯部.國務院嚴肅處理上?!?1·15”特大火災事故[J].安全生產與監(jiān)督.2011(3):13-14.
[5]魏捍東,張智.從央視大火探討超高層建筑滅火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7):58-64.
[6]杜寶相,孫野,奚明石.吉林商業(yè)大廈重大火災事故之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1(3):89-91.
[7]陳耀宏,任炳潭.洛陽市東都商廈“12.25”特大火災人員大量死亡原因分析 [J].消防科學與技術, 2001(5):57-58.
[8]王慧飛.121人殞命拷問寶源豐公司“6·3”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J].職業(yè)衛(wèi)生與應急救援.2013(4):211-214.
[9]陳曉峰.“7·16”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的定量分析[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2(8):36-38.
[10]魏海俊.從吉化雙苯廠爆炸事故處置解讀化工火災撲救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06(06):17-19.
[11]張圣柱,多英全,石超等.由“7·28”南京丙烯管道爆燃事故探討我國地下管道存在的安全問題[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02).46-49.
[12]周遠征.重慶天原化工廠爆炸 凸現“巨嬰城市”脆弱[N].中國經營報.2004-4 -2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