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10《陶瓷磚試驗方法》分為16個部分:
第1部分:抽樣和接收條件;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zhì)量的檢驗;
第3部分:吸水率、顯氣孔率、表面相對密度和容重的測定;
第4部分:斷裂模數(shù)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第5部分:用恢復系數(shù)確定磚的抗沖擊性;
第6部分:無釉磚耐磨深度的測定;
第7部分:有釉磚表面耐磨性的測定;
第8部分:線性熱膨脹的測定;
第9部分:抗熱震性的測定;
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
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第13部分: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測定;
第15部分:有釉磚鉛和鎘溶出量的測定;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測定。
本部分為GB/T 3810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0545《陶瓷磚——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1995年英文版)。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1)“ISO 10545的本部分”修改為“GB/T 3810的本部分”;
2)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 3810.10-1999《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
本部分與GB/T 3810.10-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增加了平均值計算方法的描述。
b)將2.1中“試樣經(jīng)浸入沸水中處理前后的長度之差”修改為“將磚浸入沸水中加熱使膨脹加速產(chǎn)生的膨脹比”。
c)將3中“將磚浸入沸水中在加熱以促進濕膨脹后測量其長度變化的比例”修改為“通過將磚浸入沸水中加熱以加速濕膨脹發(fā)生,并測定其長度變化比”。
d)將附錄A中“提示的附錄 陶瓷磚濕膨脹的評述”修改為“資料性附錄 陶瓷磚濕膨脹的建議”;
e)將附錄A中“當陶瓷磚正確鋪貼時,大多數(shù)上釉磚和無釉磚…可以忽略不計”修改為“大多數(shù)有釉磚和無釉磚都有很小的自然濕膨脹,當正確鋪貼時,不會引起鋪貼問題”;
f)將“陶瓷磚在不滿足…不超過0.06%”修改為“在采用不規(guī)范的鋪貼方式或在某些氣候條件下,特別是當磚直接鋪貼到陳舊的混凝土基礎(chǔ)上時,濕膨脹可能會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建議采用本試驗方法所測得的濕膨脹最大值不超過0.06%”。
本部分的附錄A是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咸陽陶瓷研究設(shè)計院。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佛山石灣鷹牌陶瓷有限公司、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興輝陶瓷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幼紅、劉繼武、鐘應洲、張旗康、陳洪再、李瑩。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發(fā)布情況為:
GB/T 6954—1986;
GB/T 3810.10—1999。
GB/T 3810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陶瓷磚濕膨脹的試驗方法。
濕膨脹 moisture expansion
將磚浸入沸水中加熱使膨脹加速發(fā)生的膨脹比。
通過將磚浸入沸水中加熱以加速濕膨脹發(fā)生,并測定其長度變化比。
4.1 測量裝置,帶有刻度盤的千分表測微器或類似裝置,至少精確到0.01mm
4.2 鎳鋼(鎳鐵合金)標準塊,長度與試樣長度近似,與隔熱夾具配套使用
4.3 焙燒爐,能以150℃/h的升溫速率升到600℃,且控制溫度偏差不超過±15℃
4.4 游標卡尺,或其它合適的用于長度測量的裝置,精確到0.5mm
4.5 煮沸裝置,使所測試樣在煮沸的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中保持24h
試樣由5塊整磚組成,如果測量裝置沒有整磚長,應從每塊磚的中心部位切割試樣,最小長度為100 mm,最小寬度35mm,厚度為磚的厚度。
對擠壓磚來說,試樣長度應沿擠壓方向。
按照測量裝置(4.1)的要求準備試樣。
將試樣放人焙燒爐(4.3)中,以150℃/h升溫速率重新焙燒,升至(550±15)℃,在(550±15)℃保溫2h。讓試樣在爐內(nèi)冷卻。當溫度降至(70±10)℃時,將試樣放入干燥器中,在室溫下保持(24~32)h。如果試樣在重燒后出現(xiàn)開裂,另取試樣以更慢的加熱和冷卻速率重新焙燒。
測量每塊試樣相對鎳鋼標準塊(4.2)的初始長度,精確到0.5mm。3h后再測量試樣1次。
將裝有去離子水或蒸餾水的容器(4.5)加熱至沸騰,將試樣浸入沸水中,應保持水位高度超過試樣至少5cm,使試樣之間互不接觸,且不接觸容器的底和壁,連續(xù)煮沸24h。
從沸水中取出試樣并冷卻至室溫,1h后測量試樣長度,過3h后再測量1次。按6.1記錄測量結(jié)果。
對于每個試樣,計算沸水處理前的2次測量值的平均數(shù),沸水處理后2次測量的平均數(shù),然后計算2個平均值之差。
濕膨脹用毫米/每米表示時,由下式計算:
式中:ΔL——是沸水處理前后2個平均值之差,單位為毫米(mm);
L——是試樣的平均值初始長度,單位為毫米(mm)。
濕膨脹以百分比表示時,可由下式計算:
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nèi)容:
a)依據(jù)GB/T 3810本部分;
b)磚的描述和試樣的尺寸;
c)每塊測試樣品的濕膨脹,在測得的最大值下面畫線;
d)磚的濕膨脹平均值。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陶瓷磚濕膨脹的建議
大多數(shù)有釉磚和無釉磚都有很小的自認濕膨脹,當正確鋪貼時,不會引起鋪貼問題。
但是,在采用不規(guī)范的鋪貼方式或在某些氣候條件下,特別是當磚直接鋪貼到陳舊的混凝土基礎(chǔ)上時,濕膨脹可能會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建議采用本試驗方法所測得的濕膨脹最大值不超過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811.10-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GB/T 3810《陶瓷磚試驗方法》分為16個部分:
第1部分:抽樣和接收條件;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zhì)量的檢驗;
第3部分:吸水率、顯氣孔率、表觀相對密度和容重的測定;
第4部分:斷裂模數(shù)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第5部分:用恢復系數(shù)確定磚的抗沖擊性;
第6部分:無釉磚耐磨深度的測定;
第7部分:有釉磚表面耐磨性的測定;
第8部分:線性熱膨脹的測定;
第9部分:抗熱震性的測定;
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
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第13部分: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測定;
第15部分:有釉磚鉛和鎘溶出量的測定;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測定。
本部分為GB/T 3810的第1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0545-11:1994《陶瓷磚——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1)“ISO 1054 5的本部分”修改為“GB/T 3810的本部分”;
2)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 3810.11-1999《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本部分與GB/T 3810.11-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定義的英文對照。
本部分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咸陽陶瓷研究設(shè)計院。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佛山石灣鷹牌陶瓷有限公司、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興輝陶瓷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幼紅、溫偉明、鐘應洲、張旗康、陳洪再、李瑩。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 11949—1989;
GB/T 3810.11—1999。
GB/T 3810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測定各種有釉陶瓷磚抗釉裂性的試驗方法,不包括作為裝飾效果而特有的釉裂。
釉裂 craze
呈細發(fā)絲狀的裂紋,僅限于磚的釉面。
抗釉裂性是使整磚在蒸壓釜中承受高壓蒸汽的作用,然后使釉面染色來觀察磚的釉裂情況。
蒸壓釜:具有足夠大的容積,以便使試驗用的5塊磚之間有充分的間隔。蒸汽由外部汽源提供,以保持釜內(nèi)500kPa土20kPa的壓力,即蒸汽溫度為159℃±1℃,保持2h。
也可以使用直接加熱式蒸壓釜。
5.1 至少取5塊整磚進行試驗
5.2 對于大尺寸磚,為能裝入蒸壓釜中,可進行切割,但對所有切割片都應進行試驗。切割片應盡可能的大
6.1 首先用肉眼(平常戴眼鏡的可戴上眼鏡),在300 lx的光照條件下距試樣25~30cm處觀察磚表面的可見缺陷,所有試樣在試驗前都不應有釉裂??捎?.3中所述的亞甲基藍溶液作釉裂檢驗。除了剛出窯的磚,作為質(zhì)量保證的常規(guī)檢驗外,其他試驗用磚應在500℃±15℃的溫度下重燒,但升溫速率不得大于150℃/h,保溫時間不少于2h
6.2 將試樣放在蒸壓釜(4)內(nèi),試樣之間應有空隙。使蒸壓釜中的壓力逐漸升高,1h內(nèi)達到500kPa±20 kPa、159℃±1℃,并保持壓力2h。然后關(guān)閉汽源,對于直接加熱式蒸壓釜則停止加熱,使壓力盡可能快地降低到試驗室大氣壓,在蒸壓釜中冷卻試樣0.5h。將試樣移出到試驗室大氣中,單獨放在平臺上,繼續(xù)冷卻0.5h
6.3 在試樣釉面上涂刷適宜的染色液(如含有少量潤濕劑的1%亞甲基藍溶液),1min后用濕布擦去染色液
6.4 檢查試樣的釉裂情況,注意區(qū)分釉裂與劃痕及可忽略的裂紋
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nèi)容:
a)依據(jù)GB/T 3810本部分;
b)試樣的描述;
c)試樣的數(shù)量;
d)釉裂的試樣數(shù)量;
e)對釉裂的描述(書畫描述、繪圖或照片見圖1)(注:任何類似釉裂都純屬偶然)。
圖1 釉裂的圖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812.10-200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GB/T 3810《陶瓷磚試驗方法》分為16個部分:
第1部分:抽樣和接收條件;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zhì)量的檢驗;
第3部分:吸水率、顯氣孔率、表觀相對密度和容重的測定;
第4部分:斷裂模數(shù)和破壞強度的測定;
第5部分:用恢復系數(shù)確定磚的抗沖擊性;
第6部分:無釉磚耐磨深度的測定;
第7部分:有釉磚表面耐磨性的測定;
第8部分:線性熱膨脹的測定;
第9部分:抗熱震性的測定;
第10部分:濕膨脹的測定;
第11部分:有釉磚抗釉裂性的測定;
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第13部分: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測定;
第15部分:有釉磚鉛和鎘溶出量的測定;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測定。
本部分為GB/T 3810的第1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10545-12:1995《陶瓷磚——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英文版),該標準1995年出版,1997年出版技術(shù)勘誤ISO 10545—12:1995/Cor.1:1997(E)。技術(shù)勘誤中把4.2中“小于0.01%”用“小于0.1%”代替;把5.1中“(60士2.6)kPa”用“(40±2.6)kPa”代替。
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1)“ISO 10545的本部分”修改為“GB/T 3810的本部分”;
2)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 3810.12—1999《陶瓷磚試驗方法第12部分:抗凍性的測定》。
本部分與GB/T 3810.12—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a)將3.1中“干燥箱,能在10℃±5℃條件下工作”修改為“干燥箱,能在110℃±5℃條件下工作”;
b)將3.3中“能用真空泵抽真空后注入水的裝置,能使裝磚容器內(nèi)的壓力降低到60kPa±2.6kPa的真空度”修改為“抽真空裝置:抽真空后注入水使磚吸水飽和的裝置:通過真空泵抽真空能使該裝置內(nèi)壓力至40kPa±2.6kPa”;
c)在4.1中增加“對于大規(guī)格的磚,為能裝入冷凍機,可進行切割,切割片應盡可能的大”的內(nèi)容;
d)將4.2中“0.01%”修改為“0.1%”;
e)將5.1中“…,抽到壓力低于60kPa±2.6kPa”修改為“…抽真空至40kPa±2.6kPa”。
本部分由中國建筑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負責起草單位:咸陽陶瓷研究設(shè)計院。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佛山石灣鷹牌陶瓷有限公司、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興輝陶瓷有限公司、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劉幼紅、溫偉明、鐘應洲、張旗康、陳洪再、李瑩。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 6955—1986;
GB/T 3810.12—1999。
GB/T 3810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所有在浸水和冰凍條件下使用的陶瓷磚抗凍性的試驗方法。
陶瓷磚浸水飽和后,在5℃和一5℃之間循環(huán)。磚的各表面須經(jīng)受至少100次凍融循環(huán)。
3.1 干燥箱。能在100℃±5℃的溫度下工作;也可使用能獲得相同檢測結(jié)果的微波、紅外或其他干燥系統(tǒng)
3.2 天平。精確到試樣質(zhì)量的0.01%
3.3 抽真空裝置。抽真空后注入水使磚吸水飽和的裝置:通過真空泵抽真空能使該裝置內(nèi)壓力至40kPa±2.6kPa
3.4 冷凍機。能冷凍至少10塊磚,其最小面積為0.25m2,并使磚互相不接觸
3.5 麂皮
3.6 水溫度保持在20℃±5℃
3.7 熱電偶或其他合適的測溫裝置
4.1 樣品
使用不少于10塊整磚,并且其最小面積為0.25 m2,對于大規(guī)格的磚,為能裝入冷凍機,可進行切割,切割試樣應盡可能的大。磚應沒有裂紋、釉裂、針孔、磕碰等缺陷。如果必須用有缺陷的磚進行檢驗,在試驗前應用永久性的染色劑對缺陷做記號,試驗后檢查這些缺陷。
4.2 試樣制備
磚在110℃±5℃的干燥箱(3.1)內(nèi)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的2次連續(xù)稱量之差小于0.1%。記錄每塊干磚的質(zhì)量(m1)。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