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鄭江華++翟風杰
摘要:近年來,非洲來華留學生數量逐年增加,日益突顯高校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留學生管理工作實踐,針對非洲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差異和性格特征,揭示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的對策和展望。
關鍵詞:非洲留學生;管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7-0162-04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作為我國教育部授權設立的首家“教育援外基地”,肩負著向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選派援外教師、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非洲來華留學生、為非洲發(fā)展中國家培養(yǎng)培訓職教師資和教育官員、援建非洲國外教育機構和建設孔子學院等工作任務。我校自2006年首批招收32名來自非洲的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至2012年,從最初的4個非洲國家,到高峰時的埃塞俄比亞、贊比亞、肯尼亞、剛果(布)、埃及、安哥拉、幾內亞比紹、科摩羅等32個非洲國家,學生人數最多時達到500多人,在校非洲來華留學生人數迅速增長。2009年,我校培養(yǎng)出了中國首批既獲得學歷證書、又獲得職業(yè)資格證書的“雙證書”非洲來華留學畢業(yè)生。近年來,不僅僅非洲來華學生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非洲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也穩(wěn)步提高,我校獲得天津市教委授予的“來華留學生教育規(guī)模進步獎”。針對幾年來非洲來華留學生的管理實踐,我們逐漸摸索出一些管理經驗,下面進行詳細探討。
非洲留學生的跨文化差異和性格特征
非洲留學生民族自尊意識較強非洲過去長期處于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壓迫下,給他們的民族尊嚴留下深刻的創(chuàng)傷,一方面民族自尊心很強,另一方面時常伴有種族自卑感,覺得皮膚黑低人一等。
非洲留學生性情耿直、豪爽、易沖動非洲的生長環(huán)境促使大多數留學生性情耿直、豪爽,易沖動,感情比較豐富,自由開放,自主性較強,具有歌舞天賦。有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很好,經常會稱呼教師為中國爸爸、媽媽。非洲留學生中有許多人信奉伊斯蘭教,歌舞天賦強。非洲的歌舞以敲擊樂器為主,雄渾粗獷,明朗而狂放。在寄情歌舞的同時,他們還喜歡飲酒抽煙,并且有分享的習慣。夜晚大家聚在一起,邊喝酒、邊歌舞是非洲留學生感情宣泄的主要形式。來自北非的非洲留學生多數是阿拉伯人,不吃豬肉,以羊肉為主要的肉類來源。
非洲留學生對中國文化興趣較高中非文化截然不同,非洲留學生被博大精深的漢語所吸引,好奇于中國的書法,贊嘆中國的飲食文化,而且更加癡迷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學習熱情十分高漲。在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學習期間,非洲留學生積極參加中外學生藝術表演活動。經過刻苦學習,他們不僅能夠吐字清楚地演唱中國歌曲,還能說一段流利的中國相聲,甚至掌握了一些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技法。“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已成為眾多非洲留學生的共同心聲。
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的探索實踐
近幾年,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在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中,逐漸探索出“四突出、一結合”的管理方式。在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招生管理、教學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四個部分中,突出各項管理工作的特點,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互相滲透中非文化,探索出適合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的實踐經驗。
突出“層次多樣”的招生管理招生工作是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開端,受生源的數量和質量的直接影響,在加大對非招生宣傳力度的同時,積極拓展對非招生渠道,既“走出去”,又“請進來”。在與駐非洲國家的中國大使館合作招收和培養(yǎng)非洲急需的人才的同時,還通過非洲國家議長、教育部長等非洲高層人員來校訪問,以及對在校短期培訓的非洲政府官員、學校校長、教師等進行招生宣傳,提高學校知名度。利用學校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建成的中國職教學院、孔子學院等援外基地的地域優(yōu)勢,發(fā)揮學?!胺侵蘼殬I(yè)教育研究中心”和“天津市國際教育政策研究基地”的作用,擴大學校影響力。來校非洲留學生從最初的長短期培訓生到學歷教育的本科生,再到碩士研究生,生源數量和層次不斷提高,已經形成了學校在非洲職教領域的品牌效應。
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管理針對非洲來華留學生的知識結構,因材施教地制定教學大綱、修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1)編寫“對非教育”特色教材。非洲各國之間教育水平存在差異,導致留學生知識結構參差不齊,例如非洲來華留學生英語讀寫水平普遍較高,但是口語發(fā)音不標準;非洲來華留學生理論知識結構普遍較好,但是實訓技能比較薄弱。我校在熟悉授課對象、優(yōu)化課程設置、修訂教學計劃、編寫特色教材上下工夫,針對非洲來華留學生的知識結構,因材施教。適當精簡一些高等院校必修的公共課程,調整增加如英語口語、漢語言文化、實訓教學的課時,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幫助留學生適應教學環(huán)境,跨越學習障礙。(2)探索“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結合培養(yǎng)中國學生的“四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非洲來華留學生職教師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實訓基地教學,形成“注重理論基礎、加強實驗環(huán)節(jié)、強化技能訓練、培養(yǎng)設計能力” 四位一體的教學法,逐步形成了理論、實驗、實訓、設計“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概念和框架,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觀念,突出了學?!皠邮謩幽X,全面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將“實行‘雙證書制度、培養(yǎng)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yǎng)模式融入非洲來華留學生教學方案中,形成了“以職業(yè)技能訓練為核心,三層次、五階段”的特色工程實訓教學模式,包括基礎、核心、拓展三個層次和工業(yè)系統(tǒng)認識實習、職業(yè)基本技能訓練、職業(yè)核心技能訓練、高新復合技能訓練、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五個階段,在國內高等職業(yè)院校中率先培養(yǎng)出具有大學本科或碩士畢業(yè)證書和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的非洲來華留學生。(3)注重“雙師型”師資培養(yǎng)。我校在構建“雙師型一體化”留學生教學師資隊伍上下工夫,制定了一系優(yōu)惠政策,鼓勵教師擔任留學生教學工作,并開展以實踐技能教學為主的“雙師型”培訓,在職稱評定、課時補貼等方面給予傾斜,派遣和鼓勵教師到國外大學和國內著名院校進修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全方位形成既有高學歷、又有高級技能證書,既能教理論、又能指導實踐的“雙師型一體化”留學生教學師資隊伍。
突出“以人為本”的生活管理在熟悉非洲來華留學生文化背景和群體特征的基礎上,力求以人為本、以制度為保障,將留學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進一步完善留學生的生活保障機制。(1)開設“入學第一課”。將留學生學生守則、獎學金制度、學籍管理規(guī)定、宿舍管理規(guī)定等匯編成中英對照的留學生手冊,在新生來華入學之初,發(fā)放到留學生手中,明確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聘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警官來校進行簽證、居留證及出入境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講解宣教,由學校領導介紹我校關于留學生教學和生活管理方面的情況,開展多種方式入學教育。(2)實施“管理無盲區(qū)”。安排外事部門留學生管理干部24小時值班,隨時接待和解答留學生提出的問題,培養(yǎng)非洲來華留學生的適應性和自律性。在日常管理中,我校國際學院設留管干部多名,負責留學生管理工作,保證時間和空間上的無縫對接。(3)建成“國際交流中心”大樓。我校投入巨額資金建設國際交流中心,專門針對非洲來華留學生的住宿習慣,每個房間配備空調、電視、電話、網絡和淋浴設備,設置供留學生公用的洗衣房和公共廚房,給留學生提供舒適的住宿條件。根據季節(jié)變化,定期為留學生購置被褥、保暖衣物和學習用具,保障留學生日常生活需要。在餐飲服務方面,為留學生開設獨立的就餐區(qū)域,并為信奉伊斯蘭教留學生設置專用餐廳,保障學生安全就餐。在教學設施上,設置留學生專用聽力室和教室,配備專用電腦、復印機、傳真機、錄音機、教學軟件、接收天線等教學設備,并在圖書館開設外文資料室和電教室,專人管理專人服務,保障留學生教學需要。
endprint
突出“防控結合”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是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安全管理下的不可預見的突發(fā)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可能在較大程度和范圍內威脅學校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引起一定范圍的恐慌,影響正常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1)建立預警機制,制度到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在于建立預警機制、制定管理措施、健全統(tǒng)籌機制和戰(zhàn)略規(guī)劃到位。我校先后制定了校園安全管理條例、來華留學生管理暫行規(guī)定和來華留學生突發(fā)事件處理預案,為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到位、統(tǒng)籌管理、組織協(xié)調和人員經費的保障。(2)做到快速應對,妥善處理。針對來華非洲留學生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采用快速反應、密切配合、及時報告和妥善安置處理程序,穩(wěn)妥周全地處理了已經發(fā)生的安全管理事件。例如,在2007年,學校妥善處理了3名贊比亞留學生來華體檢不合格事件,案例上報教育部國際司來華處國家留學基金委,并編入全國來華留學生突發(fā)事件案例匯編。在2009年4月,妥善處理了非洲兩國留學生之間因在餐廳吃飯發(fā)生沖突引起留學生集體不滿事件,經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公安分局及派出所和學校國際交流處的共同努力,對打人的某國留學生處以行政拘留5日并處罰金200元的處罰決定,學校決定給予打人的某國留學生開除學籍限期離境的處分。
結合中非文化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留學生校園文化是留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留學生來自非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識、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建立融合中非文化的校園文化,既可以讓非洲來華留學生接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體驗中外文化的差別,對中國文化產生親切感、認同感,又可以讓非洲來華留學生展示自己國家的特色文化,做到中非文化互動,豐富留學生文化生活。(1)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發(fā)揮非洲來華留學生活潑好動、歌舞天賦強的優(yōu)勢,多方面開展留學生漢語大賽、攝影大賽、書法比賽、武術競技、新年晚會和圣誕聯歡會等文娛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公安系統(tǒng)小品相聲大賽(榮獲總決賽二等獎)、天津高校外國留學生足球聯隊、天津高校外國留學生羽毛球大賽等競技比賽,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2)游覽中國特色的文化古跡。利用寒假暑假期間,安排非洲來華留學生進行中國文化實地考察,逛廟會、登長城、爬泰山、游故宮,以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進行中國文化的滲透。在中非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際,系中國結、包餃子、學中國菜、展示非洲飲食文化。一方面,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契機,推介中國文化;另一方面,排解留學生遠離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注重人文關懷與文化滲透,營造和諧文化氛圍,力求達到跨文化的溝通、理解和融合。
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招生宣傳存在“瓶頸”中國與非洲地處兩個不同的大洲,非洲國家很多,距離相對遙遠,信息溝通渠道少,招生成本較高。大部分非洲留學生申請中國獎學金和選擇學校都是通過中國大使館介紹、學校網站、同學和朋友介紹及友好院校推薦等方式來華留學。非洲國家很多,各國學生的留學需求各不相同,中國駐非洲的教育機構分布較少,學校招生人員嚴重不足,招生宣傳存在“瓶頸”,非洲留學生招生工作的局面還沒有全部打開。
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目前,我校針對非洲來華留學生教育建立了二級學院分級管理體制,具體生活由國際學院或后勤部門管理,教學由教務處、研究生處和二級學院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管理機構并行管理、“各管一塊各司其職”、部門間協(xié)調不到位、管理失位等現象。因此,加強留學生管理統(tǒng)籌,建立組織協(xié)調機制尤為重要。
師資水平亟待提高建立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既是建設國內一流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的必要條件,也是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提高自身國際影響力的必要保障。目前,學校具有“雙師型”和“雙語型”的復合型教師相對較少,很難適應非洲來華留學生的技能和雙語教學的需要。
跨文化研究還需加強由于非洲與中國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較大,很多非洲來華留學生對中國和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太理解,他們比較重視對自身利益和權利的爭取,達不到要求就要抗議,就要群體上訪,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非洲來華留學生管理的對策和展望
納入學??傮w發(fā)展戰(zhàn)略在留學生管理中所遇到的諸多問題,都是由學校管理體制和機制所造成的,這就需要將留學生管理上升到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制定明確的規(guī)劃和目標,調動學校各部門履行自身職責,各司其職,互相補臺,協(xié)同作戰(zhàn),從根本上推進留學生管理的科學發(fā)展。堅持“擴大規(guī)模、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規(guī)范管理”的方針,積極擴大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提高層次和質量,發(fā)揮其在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服務外交全局等方面的作用。
組建駐非教育宣傳機構依靠中國駐非各國大使館,結合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中國各個學校在非建立的“孔子學院”、駐非教育機構,組建駐非教育宣傳機構和網絡宣傳平臺。加強宣傳,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xié)調互動的來華留學招生體系。在招生過程中,學校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招生宣傳策略,包括正規(guī)有效的招生手冊、網站建設、留學生成果展等。學校還應充分利用在華留學生和校際合作關系大力開展對非留學生招生工作。在技術層面,來華留學生招生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加強。
成立國際交流“一站式服務”管理中心留學生管理工作包括招生宣傳、入境報到、專業(yè)選擇、課程設置、生活住宿、安全教育等管理過程的諸多環(huán)節(jié),涉及學校的各個學院、外事、招生、教學、科研、財務、后勤等各個相關部門,任何環(huán)節(jié)不到位都會直接影響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成立“一站式服務”管理中心,統(tǒng)籌各部門管理職能、綜合協(xié)調、整合資源、密切配合,建立一個對留學生包容性強、生活服務功能好、體系規(guī)范健全的留學生“一站式服務”管理平臺,可使留學生管理工作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最優(yōu)化。
打造高水平的留學生教師隊伍針對培養(yǎng)非洲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特點,學校必須整合“雙師型”與“雙語型”一體化的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師資培養(yǎng)中,做到“雙師型”與“雙語型”技能提高培訓并重。對此,學校應出臺獎勵政策,鼓勵教師擔任非洲留學生的“雙語”教學工作,并應在職稱評定、課時補貼等方面給與一定的政策傾斜,確保形成一支高水平的非洲留學生教師隊伍
創(chuàng)新非洲留學生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在20世紀90年代創(chuàng)立了“雙證書一體化” 職教師資人才培養(yǎng)模式,融師范性、理論性、技術性于一體。作為國家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我校把“雙證書一體化”培養(yǎng)模式應用到非洲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中,不僅推進了“雙證書一體化”培養(yǎng)模式的國際化進程,也對“雙證書一體化”培養(yǎng)模式起到實踐檢驗作用。針對非洲國家職業(yè)教育特點及其對職教師資的需求狀況,結合非洲來華留學生本身的專業(yè)素質背景和語言基礎,我校制定了專門的培養(yǎng)方案,增加留學生的實踐技能操作課程,將留學生教學中的中國文化、語言訓練、專業(yè)理論和實踐訓練四個方面加以合理配置,培養(yǎng)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技能水平;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的“雙證書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
打造非洲留學生職教培養(yǎng)特色品牌2010年,非洲來華留學生學歷生人數為1.64萬人,2012年非洲留學生學歷生人數攀升至1.67萬人,越來越多的非洲青年來華留學,他們既是潛在的職教師資培養(yǎng)對象,又是非洲本土職教師資未來的開拓者,在中非外交關系和教育合作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戰(zhàn)略意義。我校作為國家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首創(chuàng)“實行‘雙證書制度、培養(yǎng)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并獲得國內外充分肯定。此外,還承擔了中國在海外援建的首家全日制高等院校,即埃塞俄比亞中國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教學管理和師資配備,并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了“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在非洲國家來華留學生中培養(yǎng)出首批“雙證書”碩士,旨在深入開展跨文化的研究和實踐,加強留學生管理模式的構建,提高留學生管理水平,為非洲國家培養(yǎng)高水平職教師資,為國家的非洲戰(zhàn)略貢獻力量,打造國家非洲留學生職教培養(yǎng)特色品牌。
參考文獻:
[1]王軍艷,張舉良.非洲留學生愛上中國希望成中非友好交流使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01-03.
[2]鄧福慶.切實做好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7).
[3]宋乃蓮.淺談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J].中國高教研究,2000(9).
[4]張融融.完善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擴大留學生規(guī)模[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
[5]安然,張仕海,吳招勝.非洲留學生教育需求與招生宣傳模式[J].高教探索,2007(5).
[6]鄭江華.面向非洲留學生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3(4).
[7]鄭江華,侯芳,張雷.高等院校非洲留學生校園安全管理研究[J].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2(4).
(責任編輯:張維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