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崔致遠對新羅儒學思想傳播和發(fā)展的最大貢獻在于按照實際需要論釋了儒學 “仁” 的思想,并且倡導仁政,重視仁的波及效應。其次,崔致遠還進一步提出了君主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倡導以民為本的民本主義思想。最后,崔致遠的儒學思想中準確地把握了“時中”思想,并將“時中”思想貫徹于文章之中。崔致遠是儒學的傳播者, 并對儒學在新羅的傳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關鍵詞:崔致遠;儒學;思想
崔致遠于公元868年入唐,之后在國子監(jiān)學習儒學,在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即新羅景文王十四年,一舉中第,考上進士。崔致遠于公元877年調宣州溧水縣尉,因參與討伐黃巢,并作《檄黃巢書》而名聲大振,公元881年,任淮南節(jié)度使的從事,在唐生活了十八年,最終以大唐三品官銜榮歸新羅。后因自傷遭值亂世,不復仕進,自放于山水之間,以嘯詠為事。
唐朝高度發(fā)達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對周邊國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紛紛吸收和引進中國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派遣學生入唐求學,并以新羅學生數量為首。為了培養(yǎng)人才,新羅統一之前就曾遣留學生入唐學習,在新羅統一之后,為了學習唐朝先進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文化,新羅更是不斷的向中國派遣留學生,民間也是不斷有學生自費赴唐留學。唐朝國子監(jiān)負責留學生的管理和培養(yǎng)。國子監(jiān)以儒家經典為教學內容,教授儒家正統的思想和文化,其中涵蓋儒家禮儀制度、政治制度和科舉制度等。其中,科舉制度的實施必然使得學子研習儒家經典,科舉制的選仕更加使得儒家思想得以深入人心,進而帶動了儒家社會價值觀念的普及。
崔致遠于公元868年入唐,國子監(jiān)學習,在公元874年,一舉中第,考上進士。公元877年調宣州溧水縣尉,因參與討伐黃巢,并作《檄黃巢書》而名聲大振,公元881年,任淮南節(jié)度使的從事,公元885年,崔致遠奉家信歸國,官拜侍讀兼翰林學士,并在真圣女王時期再度入唐。崔致遠在唐生活了十八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其儒學思想主要是竭盡全力追求儒風,用孔孟之道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治理國家、報效朝廷的政治理想也時常在文章中有所體現。
崔致遠對新羅儒學思想傳播和發(fā)展的最大貢獻在于按照實際需要論釋了儒學 “仁” 的思想??鬃诱J為“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從不輕易許人以“仁”,崔致遠一生積極倡導“仁”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與君曰忠、與民曰仁。在唐朝期間他從軍幕府、刀筆為吏,正逢黃巢叛亂,作著名的《討黃巢檄》,責罵黃巢是“無良無賴之徒,不忠不義之輩”, 他責備黃巢是從儒家的觀念出發(fā),認為“圣上于汝,有赦罪之恩;汝則于國,有辜恩之罪”,闡明的是他忠君報國的儒家政治理念。
崔致遠倡導仁政的說法有很多,符合孟子的“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的思想的有 “政以仁為本,禮以孝為先。仁以推濟眾之誠,孝以舉親之典” ,這里強調上位者只有施以仁政,并以仁政思想來廣施教化,才能國泰民安。崔致遠的政治思想中還有傳統儒學中的民本主義思想,他認為“火生于木,而火猛則木焚,水泛其舟,而水狂則舟覆”,意思在于如果君主是木則人民是火,火生木,也可焚木,君主是舟,人民則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崔致遠在這里用“木與火”和“水和舟”的比喻來闡述了君王與庶民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如果君王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不能充分體會“民心”和“民意”,那么統治地位就會收到動搖,君主統治者要維護其統治地位,就必須施行仁政。
儒家的倫理思想中,中庸之道處于核心地位。孔子思想核心便是“中庸”,中庸被認為是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最高方法論。儒家經典《中庸》之中提到“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小人而無忌憚?!?孔子論“時”, 多指時間、光陰、季節(jié)、時候等義,如:“使民以時”、“少之時,血氣未定”等,“時”指的是一種流變不息的狀態(tài),又與道德理想聯系在一起,如“君子務時”、 “孔子圣之時者也”;“中”的概念在《尚書》中多次提到過?!渡袝防铩爸小钡暮x,基本都可以在“正確、得當”的意義基礎上得以統一。“時中” 便是孔子在“中庸”其執(zhí)兩用中、無過不及的原則,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是中庸方法論的靈魂和核心。崔致遠的儒學思想中準確地把握了“時中”思想,并將“時中”思想貫徹于文章之中。
時行則且行。
雖甘沙礫居后,時止則止。
時不利兮,道未亨也。
海外時來道難抑。
道不可廢,時然后行。
時然后言,志不可奪。
為可為于可為之時。
與其灰滅電絕,曷若為可為與可為之時。
道之將行也,時乎不可失。
踵修蓮宇,威護栢城,金也其時,舍之何俟。
用之則行,時不可失。
舉儒童之善教,麟步失時。
崔致遠踐行儒家的時中思想,同時還積極提倡道學,“道不可廢,時然后行”,便是指生存于農耕社會的人們靠天吃飯,人的行為要自覺遵守天道,但是“人能弘道”,人能不斷琢磨自然的道理,“道不遠人”,道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崔致遠不斷強調儒家的道德和倫理,弘揚道德,將道學作為一種人類的共同的學問來鉆研,以求達道。
崔致遠弘揚道學,將儒學、道教和佛教均作為道學的補充,認為道是混成的,具有包容性,規(guī)定了道學的內涵是儒、道、佛和仙兼容并存的風流道。儒家的“入則孝于家,出則忠于國,魯司寇之旨”,便是崔致遠利用了儒家思想豐富了新羅時期的風流道的思想,使得新羅時期的整個思想都受到了儒學的侵染。
崔致遠的政治思想及政治實踐,甚至道教齋詞、佛教著述以及詩文創(chuàng)作,無不顯示了儒家思想對其的深刻浸染,因此他也被韓國學界尊奉為“東國儒宗”。儒學思想貫穿于他的整個人生經歷,他也為儒學思想在新羅的傳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崔致遠:崔致遠全集,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72年
[2]崔致遠:國譯孤云先生文集,孤云先生文集編纂會,1973年
[3]崔英辰:崔致遠的哲學思想[M],亞洲文化出版社,2001年
[4]樊毓:崔致遠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5]董?。?論崔致遠的哲學思想與歷史觀[D],延邊大學,2010年
[6]喬清舉:孤云詩意——崔致遠詩之哲學研究[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
作者簡介:蒲笑微(1987- ),女,山東淄博人,延邊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朝鮮古代史。endprint